心的弱點——逃避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詩人可以看得出逃避沒有什么用處,尤其是精神的逃避。我們可不能這么看,肉體可以逃出危險的境地,精神有時候也得逃避,起碼能讓自己清爽些。不過有時候我們本該面對的事情,卻要去躲得遠遠的,不該你出頭的時候你卻去挺身而上,這是不是就是自己的一個弱點呢?
逃避與精神上的超脫或者所謂的隱逸絕對是兩碼事。古人有無數(shù)的隱逸之士,有無數(shù)的超凡之人,于是世之標(biāo)榜。只要是你不順,你就可以說自己是個隱士,不愿意合于世俗,喜歡隱匿在山林。倘若這個時候恰恰有個圣明賢主聽說了你、找到了你。三顧不到,你可能就喜氣洋洋的重回世俗。對著世界說自己本躬耕于畎畝、不求聞達,怎奈與圣主談得投機,只好出來耍耍。你們只想到了自己,想沒想過你那片土地被你們污染的是不是一塌糊涂。山神土地都為你隱居在自己的地盤上蒙羞,假托于文士寫了個《北山移文》。同樣也讓我想到了錢鐘書對《伊索寓言》中蝙蝠故事的看法。蝙蝠遇見獸說自己是獸,遇見鳥說自己是鳥。錢老看透世人,認(rèn)為要是人的話“在鳥類里偏要充獸,表示腳踏實地;在獸類里偏要充鳥,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賣弄風(fēng)雅,向文人裝作英雄;在上流社會里他是又窮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間,他又是屈尊下顧的文化份子”。這樣的人其實就是逃避,逃避于自己失敗,欣喜與自己成功。另一個說法就是逃避了自己的志向,順應(yīng)了自己心中的弱點。
可既然是人心中的弱點,人與人就不能夠有什么不同,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逃避。家庭搞得要分裂,大家精神都要崩潰,人人沒了主意。有的人熬不住,不尋思著想辦法,只知道放下來遠走高飛。不能謂之曰不負(fù)責(zé)任,只能說他是一個樂于逃避的人。有的人把對方弄得心煩意亂,自己知曉后說句對不起,消失得無影無蹤。對方的心都叫你勾起來了,你卻一點也不負(fù)責(zé)任,只知道逃走。結(jié)果不僅僅是留幾句罵名,還會遭到無盡的恨意,最后自己也會落得無數(shù)的后悔。
逃避有時候越逃越是逃不脫。有的人為了自己的一個己見,禍患還在忽微不知道補上,繼續(xù)的掩飾、逃避。結(jié)果越來越復(fù)雜,事情越來越每個結(jié)果。對于心情可以逃避,對于該面對的事絕不能逃避。當(dāng)重重壓力搭在肩頭時,有時候不得不去找個時間開開心心的忘掉責(zé)任,使自己快活起來。當(dāng)然這只限于找個時間,而不是永遠。要是人一輩子都是更名換姓的去避難,那可真是難熬。
越是自己心里要逃避的人越是說別人在逃避,越是知道自己有某方面弱點的人越愿意說說它,好顯示自己沒有。這就是逃避,我是在說著逃避的人,愛逃避的人卻最愛于批評的說著逃避。
王福來2011-2-19(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9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