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大人生
若你能明白佛經(jīng)中的"五蘊皆空",可算是有智慧的人了。佛教中的智慧與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智慧差別很大。佛教中的智慧一般指能反觀內(nèi)照,知道五蘊皆空,達到無憂無苦既而成佛的法門,而我們一般所說的智慧是指能說話做事的方法與技巧。你最好能看一下《心經(jīng)》,自能知道般諾智慧。
佛門之智慧稱為“般若”,因漢語里沒有對應的詞,勉強翻譯為“智慧”。
最簡單的解釋是:斷除一切執(zhí)著、妄想,徹底了悟心性的智慧。
智慧應該是一種明斷世間一個的判斷力。
不會因為人自身的主觀想法影響影響自己決定的能力。
佛教之大智慧,是出世間的智慧,指對第一義的了徹通達,即大般若(為了區(qū)別于世間智慧,而用“般若”;為了區(qū)別于小乘的只證得“五蘊皆空”,而特別用“大”強調(diào))。也就是說,是證得真心本性。(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所以說,佛法智慧,不是世間的所謂遠見、領(lǐng)悟……等等世間智,也區(qū)別于只證“空”未證“有”的小乘佛法。
再補充一點:
心經(jīng)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笔侵傅拇蟪司辰绾吐肪€,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然后“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小乘“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但不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大乘包容小乘,小乘不能包容大乘。也就是說,小乘只入涅磐,不證“真心”,沒有大智慧(般若智),因此,和凡夫相比,乃為圣,但和大乘菩薩相比,乃為愚。
這是佛教大小乘的根本區(qū)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429295/
大智慧,大人生的評論 (共 6 條)
- 山風耳語 審核通過并說 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