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思念黃景仁文有感
人如李白心,情比義山深。
詩似納蘭好,景仁何處尋?
注:黃景仁 ?(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xiāng),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古風(fēng)學(xué)李白有成就,律詩學(xué)李商隱善用典,詞學(xué)納蘭而稍直白。
附好文:全文3372字|閱讀共需8分鐘
很多人都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卻很少知道寫這句話的人叫作黃景仁。
與已經(jīng)成為當(dāng)代網(wǎng)紅的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相比,現(xiàn)代人對于黃景仁知之甚少。(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納蘭性德
同樣是大清聞名天下的才子,兩個人差別怎么這么大呢?
當(dāng)各種情感雞湯里都在歌頌納蘭性德的愛情,當(dāng)他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占據(jù)微博、微信、的簽名薄時,黃景仁的那句“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同樣把愛情寫得凄美感人,甚至更為刻骨銘心,卻少有人知。
這不公平!這不公平??!這不公平?。。?/p>
黃景仁,字漢鏞,又字仲則,號鹿菲子,江蘇武進(今常州)人。黃景仁一直是詩紅人不紅,活著,窮困潦倒,死了,身后寂寥。
黃景仁
但黃景仁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詩寫得實在太好。當(dāng)年袁枚就說他是當(dāng)今的李白,在隨園好酒好肉款待他。包世臣說他是“乾隆六十年間,論詩者推為第一人”,張維屏大聲疾呼:“仙才啊仙才,自古以來都沒有幾個這樣的人,最近百年來就出了這么一個黃仲則?!?/p>
讀他的詩很多人都被他的真情感動,尤其是他的情詩,《兩當(dāng)軒集》中的《綺懷》十六首詩,水平直追李商隱的《無題》詩。這首組詩追懷少年時期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讀來令人凄惻動容,字字戳心。郁達夫讀了他的詩后深受感動,以黃景仁為原型寫了小說《采石磯》,把兩人的愛情演繹得更為動人。
《兩當(dāng)軒集》
十五六歲,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黃景仁與表妹相戀,那段愛情成為他短暫一生最美好的記憶。他們倆從小就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表親間走動頻繁也很正常,沒人會看出他們有早戀的傾向,但愛情就像一陣春風(fēng),不知不覺中吹進兩個少年的心中。
黃景仁生得玉樹臨風(fēng),氣度不凡,他的好友洪亮吉說他長得帥,在人群中鶴立雞群,一眼就能被他吸引。
王昶說他風(fēng)神玉立,人們拿他跟秦叔寶相比。
黃景仁也以“檀奴”自稱,說自己貌比潘安,毫不自謙虛。他愛上的那個表妹,那個“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的人,長得啥樣?有幾分姿色?黃景仁的同鄉(xiāng)故交李寶嘉說他的意中人“僅中人姿”,用現(xiàn)代人的話說,一般般啦。
所以,黃景仁詩中,很少出現(xiàn)對她的容貌進行描寫的詩句。但情人眼里出西施,她生著楚楚纖腰,姿態(tài)輕盈,舉手投足間盡顯窈窕之態(tài),足以讓一個少年心醉神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這位戀人之所以讓黃景仁魂牽夢繞、相思不絕,主要還是在于她的性格和才學(xué)。她詼諧幽默,聰慧玲瓏,是個活潑愛笑的女子,不似那些被訓(xùn)練得規(guī)規(guī)矩矩的大家閨秀,沉悶無趣。她還會彈琴、擊鼓,喜歡玩斗草、博棋,多才多藝還會玩。更重要的是她識文斷字知書達理,她能織回文錦、臨摹“飛白”書法,是個有才情的女子。
面對如此豆蔻佳人,黃景仁沒有理由不動心。那女孩子也對才華橫溢的表兄暗生情愫。少男少女在一起朝夕相處,日子久了自然就生出朦朧的愛情。但他們的愛情是不被家長認可的,倆人只能背著所有人偷偷愛戀。一開始他們在窗前眉目傳情,后來心意相通就開始偷偷約會。在鸚鵡面前不敢說悄悄話怕被它學(xué)了舌去,偷偷見面時怕打攪了熟睡的小狗,躡手躡腳地從旁邊經(jīng)過。他們要向所有人瞞住火熱滾燙的愛戀之心,忍受痛苦的相思煎熬。
可能得之不易的愛情更讓人刻骨銘心,背著所有人密會更顯驚險刺激。夜深人靜,酒席散去之后,他們拉開簾子,一起數(shù)著天上的星星。也許一邊尋找牽牛和織女星一邊談?wù)撝麄兊膼矍?a target="_blank">故事。他們耳鬢廝磨,也曾纏綿繾綣,在溫柔如水的情愛中感受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礙于禮教,男未婚女未嫁的表兄妹也不可能隨時能找到借口見面。實在見不了面就只好鴻雁傳書,他們將滿腔的愛寄托于紅箋尺素,傳遞幽幽深情。
他們相戀的日子其實不長,但在黃景仁的回憶里那些日子就如五彩繽紛的畫,足夠讓他珍藏一輩子。即使過了十幾年之后,已經(jīng)物是人非,但他筆下的愛情依然鮮活真摯。沉甸甸的詩情,都能擰出一把淚水來。
黃景仁
美好的愛情總是以慘淡的方式收尾,表妹最終嫁作他人婦。他也將離開家鄉(xiāng)去讀書,相別之時兩人沒有贈別之言,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那個愛笑的女子此時背燈而立,半天都沒有抬起頭來,只見淚水打濕了她的衣服。今此一別可能后會無期,勞燕分飛各自天涯,怎叫人不悲痛?
舉行婚禮之前,表妹似乎為愛情做過掙扎,生了一場小病。相別的宴會上,黃景仁眼中的表妹病如西子,比健康時反而更顯嬌媚。然而她卻像即將遠嫁塞外的王昭君,就連手握權(quán)柄的漢元帝也改不了既定事實。她反抗不了命運,對愛情心灰意冷,沉浸在失戀的悲痛之中。見到表兄時她再也無法露出兩情相悅時的天真笑容,唯有在相別的筵席上歌唱一曲,道一聲珍重。
看著心愛之人心如刀絞哭成個淚人,黃景仁心里又何嘗好受。他日漸消瘦,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表妹登車絕塵而去,成為別人的新娘。還不能在眾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心思,此情此恨,一杯酒豈能消愁,縱然十幾年之后仍然無法排解,永遠盤桓在心頭,成為永遠的傷疤,時時作痛。
再見昔日情人,已是她生子辦湯餅宴會之時。曾經(jīng)的少女已為人母,好似不知愁的莫愁女。兩兩相對的場面,像是當(dāng)年同游龍華會的場景,可是已經(jīng)時過境遷。當(dāng)?shù)弥砻眠€留著當(dāng)年定情的銀戒指,黃景仁心中既喜又悲。喜的是她仍念舊情,沒有忘了他,悲的是兩人終究是有緣無分。兩情相悅的戀人卻永遠不能在一起,此一會面尚有借口,下次會面又有什么理由呢?即使再見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重逢之時歡喜又害羞的表妹表現(xiàn)得手足無措,撥弄自己的頭發(fā)釵環(huán)不知該跟舊情人說什么。面對此情此景,黃景仁萬般酸楚皆涌心頭。繁花滿樹的春天已經(jīng)過去,殘紅飛盡,綠葉長成枝頭結(jié)滿了子,表妹結(jié)婚生子的事實誰也改變不了,萬事皆休,情緣也就此而盡。除了死別,恐怕沒有什么這生離更痛苦的事。
花季少年的初戀永遠被埋藏在黃景仁的心底,成為胸口的朱砂痣、窗前的明月光。當(dāng)年與表妹數(shù)春星的夜晚,后來變成了無數(shù)個“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的孤枕難眠之夜?;ㄏ麓岛嵉挠脑怪暎瑑A訴著銀漢迢迢的相隔之苦,女郎織女尚有七夕相會之日,而一載一相逢的相會佳期在仲則眼里竟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璩恋囊估锼氉詫χ潜K燈黯然神傷,倚遍欄桿也無法遣悶消愁。年年歲歲情不減,心卻愈傷,如抽絲剝繭,備受煎熬,一寸相思一寸灰。這段愛成了他心中的執(zhí)念,即使貧病交加也不改其初心,“文園渴甚兼貧甚,只典征裘不典琴”,黃景仁可謂世間癡情男子。
很多人都會懷念自己的初戀,因為對感情的懵懂,所以才更顯得純真,不摻雜任何目的和利益,自然純粹,如萬物萌生。得不到的東西在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印象,戀而不得的初戀更讓人倍感珍惜。所以隔了十幾年之后,黃景仁再回首來回顧這段初戀更顯傷情。盡管他也娶妻生子,與妻子舉案齊眉,也在秦樓楚館邂逅過紅粉佳人,贏得薄幸名,但到底是意難平。他的心靈深處永遠都藏著那個“巧笑倩兮、眉目盼兮”的女子。時間不僅沒有沖淡這段感情,反而讓他的痛苦日甚一日,讓他萌生快點了此殘生的絕望念頭。有人說“情深不壽”,于納蘭性德而言是如此,于黃景仁而言亦是如此。
可能從來都是“天妒英才”,與納蘭性德三十歲早逝一樣,他沒能跨過三十五歲的門檻,與李白一樣客死異鄉(xiāng)。懷著他沒有完成的人生理想,帶著他珍藏一輩子的愛情,走完了貧窮落魄、頑疾纏生的短暫人生。《綺懷》十六首的最后一首他對這段愛情作了一個總結(jié):
結(jié)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入中年。
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
現(xiàn)代人都希望自己能留住青春的小尾巴,二十七歲的黃景仁卻想忘掉青春年少,趕快步入中年。寫下這樣悲傷絕望的詩句,他的心里該有多苦?這是他人生的讖語,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無望讓他覺得未來的日子像一片無邊的苦海,希望日子快點過去,結(jié)束這痛苦的一生。
木心先生非常推崇黃仲則的詩,他說黃仲則是中國的肖邦,愛而不得,浪漫凄涼。今天我們讀來款款深情的詩句,卻是詩人剜心錐骨的情傷。
黃景仁最負盛名的詩作,是他《綺懷(十六首)》中第十五首: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fēng)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zhuǎn)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黃景仁沉浸在舊日的戀情里,永遠懷念青春年少的十五月夜,永遠懷念與心愛的人相伴相知的日子。相思嘆恨讓他心神憔悴,立在深夜的風(fēng)露中已多時,可是他愛的人卻相見無期。
曾經(jīng)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佳句,黃景仁這位地地道道的書生,盡管他人如李白,詩比義山,癡情勝似納蘭,可是在面對心愛的人,卻無能為力,正是應(yīng)他的這一佳句:“百無一用是書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53837/
讀思念黃景仁文有感的評論 (共 10 條)
- 心靜如水 推薦閱讀并說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