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採菊

2017-10-27 16:39 作者:廬山硯人黃愛和  | 10條評論 相關文章 | 我要投稿

說來好笑,第一次讀《採菊帖》不是從王羲之的原帖中來,而是從千年以后的王樓的臨帖中開始的,并且也只是對書法的關注,至于帖中寫的什么并沒有在意,也許那些文字離現(xiàn)在的行文太遠,讀之不知所云,也就一眼帶過。

時至今日,再讀此帖,眼睛透過書法線條穿梭間的流美,將文字的情境和書寫的狀態(tài)也攝入我的閱讀范圍:不審復何以永日多少,看未,九日當採菊不?至日欲共行也,但不知當晴不耳。倫等還,殊慰意。意思是說:不知如何消磨漫長的時日。(閣下你)查看了沒有,初九那天可以去採菊花嗎?到時候我欲和你一同去,只是不知道是否天公作美,天會放晴。敬倫即將回來,甚是欣慰。原來這是王羲之的一個手札,即信函。帖中的倫指王劭,字敬倫,是東晉丞相王導第五子,王羲之的從弟。

讀這樣的書法,讀這樣的文字,更是讀這樣的心境和情致,古人不過隨意的一愿,付之成箋,便是經(jīng)典,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講,是不是奢侈了些,也許接到書信的人當時眼前一亮,但并不驚駭,流美的書法、婉麗的音韻及雅致的邀請,構成晉人立體的精神世界,在他們看來,都是極平常隨意的一件事,但于現(xiàn)在的我們而言,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會讓我們驚羨不已,我們離古人的那份心境、優(yōu)雅和品質太遠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早已是老少必誦,婦孺皆知,但句中情境和意蘊又有幾人領會得來?那種滿足和自適,那份率意與天真不是裝模作樣、拿腔作勢所能做得出來的。那是由往及來,由眼前到內(nèi)心的一個全過程。

東籬下採菊,採一天黃白相雜的星斗,採一筐慢慢變濃的秋色。眉宇間,步履間,襟意間恬淡而從容;見南山更悠然,風細細的吟,云淡淡的遠。一徑荒寒,蜿蜒于南麓垅畝之間,綿延數(shù)十公里,或寬或窄,或斷或連,每于重陽前后,一之間,滿坡滿畈的細碎小花全開了,有黃的,白的,微粉,淡青,秋風一動,亦如長長的溪流滾起萬千波濤,遠遠望去,那股色浪,從云層涌起,逐白波而來。待及近細觀,又是“草色青青近卻無”般,零星散作飛螢,這里一朵,那里一叢,在路旁,在崖際,在目前,在周遭,極富情趣和興味。這些細碎的花兒,從來閑處卑微一隅,自開自落,自有自無,無需澆水施肥,無需登堂入室,去秋來,寒經(jīng)暑往,卑微而不自卑,渺小而不自小,歲歲年年,無迎的來,無送的走。

採菊的詩人左顧右盼,像收拾自己的莊稼一樣,又是個好豐年??梢耘胲?,亦可煮酒,可以佐餐,亦可養(yǎng)眼??少浛山o,可鑒可藏,可怡心入畫,可寄傲歸詩,如果可以,還能寄于情。(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採菊,是古代文人的一種舊俗。緣于文人們對菊花的一種偏執(zhí)的喜好,無論菊花的姿態(tài)、馥郁及品性,總之菊花的人格化讓文士們擬花自比,對花自憐。從屈原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從杜牧的"人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到李清照的"漸秋闌,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都是心境的寫照,人格的自比,從賞菊到採菊,從種菊到品菊,千百年來,菊花承載了文人們多少精神寄托和情感歸依。無論春菊、秋菊,不論山菊、雛菊,從詩經(jīng)中、楚辭中、古典的經(jīng)史子集中都能找到它們的蹤影,在詩人詞客的枕邊夢囈里,文人雅士交錯的杯盞中,都能聞出它細細的花語、冉冉的芬芳。這種風尚,延續(xù)至今,已成風潮,往復之間,已是千年的過往。

記得韓國電影《雛菊》里的女主人公惠英是個畫家,每天到廣場幫路人畫肖像,而像她一樣風不改的,還有某人送來的一盤雛菊,每天雛菊總是準時送到,讓她心里悸動而好奇。我對鏡頭里淡藍色的雛菊印象深刻,那些小花兒像畫家惠英一樣的美麗而純潔。

我見過不少藝術家的工作室,布置得雅致多姿,將生活的藝術化和藝術的生活化融于一體。我的朋友是個陶藝家,她的工作室小而雅致,不足三十平米的工作室排列著工作臺、工具欄及作品展示架,琳瑯滿目,井然有序,仍辟有半間小小的茶室,木質的地板幾個草席坐墊主客分席,原木的條桌案幾供虛云法師銅像,前有小銅香爐常香薰裊裊,輕巧無聲,壁上掛有書畫家高旭奇先生的碑體楷書條幅,寫得輕松自由,不拘成法,文辭也文白參半,極見性情。墻角一隅置一深閨大宅中曾用過的木箱,顯然是哪兒淘來的舊物,古色古香,箱上放一柴窯青花山水瓶,錯落幾枝叢菊,黃白相間,于整個茶室,頓覺生機,不覺眼睛一亮,內(nèi)心暗驚。我腦子里閃過一聯(lián):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日近重陽,憶起北宋詩人潘大林的獨句來。想那個風雨飄窗的秋日,獨瘦的詩人臨窗向晚,目極煙雨,一生困頓,幾度秋涼,半生飄泊,一聲慨嘆——“滿城風雨近重陽”。心境全出,無復贅句,已是平生,所以成就了獨句詩人潘大林。后來詩人貧病而亡,好友謝無逸為了紀念他,就續(xù)寫了這首詩:滿城風雨近重陽,無奈黃花惱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憶潘郎。我倒覺得后詩實屬續(xù)貂,而后續(xù)貂者有增無減,又何止于無逸者也,而獨瘦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窺之者少,體之者鮮,是之者何?

今讀《採菊帖》,不僅讀晉人的書法水準,亦讀晉人的古雅文風,更讀晉人雅致的生活情趣,不因斯遠而忘其風,不因斯雅而忘其志,藝術與生活總是相融相依,如能一體,或已晉矣。

今又重陽,也許是王羲之筆下的好天氣呢,南山多菊,如是,不知還有同行採菊者否?

2017.10.9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47047/

採菊的評論 (共 10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岑巩县| 从化市| 巫溪县| 平陆县| 萨嘎县| 东乌| 浦北县| 南部县| 嘉鱼县| 大埔县| 永靖县| 景宁| 元朗区| 武清区| 陵川县| 海阳市| 四平市| 乌兰察布市| 南丹县| 腾冲县| 乌拉特中旗| 巩留县| 和平县| 丰县| 扬州市| 温州市| 鞍山市| 班戈县| 泰安市| 包头市| 大姚县| 高淳县| 临猗县| 南澳县| 江永县| 专栏| 沂南县| 高台县| 盘锦市| 石门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