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愛玲一次淺顯交流
朋友送了一本張愛玲的書籍,說起張愛玲,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腦海浮現(xiàn)民國時期穿著旗袍高傲卻又脫俗的女子,口耳相傳的張愛玲是一位矛盾的奇女子,對愛情、婚姻、人性有著刨根見底的見解,作品有些尖銳卻又有些自由隨性,一向灑脫的我不免期待起來這本書。
三五天的時間我粗略翻看了一下,給我最大感觸是她對人物面部表情和著裝刻畫的細致的程度,文筆簡直是登峰造極。那些細致的小元素反應出人物性格、心理及情感變化。小說卻又緊跟現(xiàn)實,在故事情節(jié)的襯托下赤裸裸的反應人性本質與那時那景社會下多種情感混雜的悲涼畫面,猶如豐腴的美女卻又不失骨感,真真的耐人尋味。同時人物成長經歷,大大顛覆兒時信仰的那種付出便有回報,“真善美”就一定會幸福。在這種相互沖擊下讓我自己無限性的接觸了生的真諦!《心經》一段父女畸戀,對女主小寒的心理刻畫,展現(xiàn)當時社會丑陋及女權底下的狀態(tài);《金鎖記》的悲慘的曹七巧,側面反映了金錢對人性的腐蝕;整本書也許就《傾城之戀》是溫暖人心的,但是在玩美結局下掩蓋了整個人性、猜忌的過程,總是讓你挖掘出更多真實復雜的東西。男女主人公經歷了成熟男女的滄桑后,不在純粹的相識交往,用渺小的力量與命運抗爭到最終的不離棄,文中的一句“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最終兩個自私卻成就了一個戰(zhàn)爭年代的圓滿。此外書中還有幾個小故事,真實的民國寫生,側面的展現(xiàn)了人性自私、冷漠,又以情愛婚姻的虛假陪襯,在生命脆弱與現(xiàn)實的殘酷陰森的世界里交錯著、沖擊著····
我想我喜歡這種真實的總能讓人挖掘出深意的作品,比起那些浮華或者腐蝕人心逃離現(xiàn)實的完美,以及所謂心理雞湯,這種,也許更能把握人生方向;這種,也許更會讓自己明朗、清透;這種,也許更讓自己淡然、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