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

明媚的春光里,捧一本書,不管是看過的還是沒有看過的。獨處在芳草萋萋里,讓溫暖照在臉上、撒在書上、映在字里行間。不管是真心在看書,還是思緒早已如蝴蝶般飛舞,這時候的心里總是溫暖而暇意的。有時候閱讀就是一種溫暖的感覺。
炎熱的六月,翹了課、拿一本小說或是什么文摘、不管是隨手拎來的還是特意準備的。獨自扎進樹林里,端坐于幽靜與清涼之下,不覺涼風襲面,不聞小蟲低鳴,如處子般凝神靜氣。春秋匆匆過,聚散細細品。亦或惆悵、亦或激昂、亦或欣喜、亦或沉思。有時候,閱讀就是另一堂課。
秋陽和煦,拿一本書,在草兒還未枯黃的小徑邊、石凳上。不管你身邊有沒有人陪伴,不管對面會不會有你期待的人走來,你總不會覺得太孤單。有時候,閱讀就是一種相伴。
暖氣燒的如身邊爐火般暖和的冬夜,電視還開著,又拿起《史記》,蜷縮在沙發(fā)里。翻不了幾頁,那些不認識的或是半認識的古怪而又形形色色的字符,就會如夏季里的蚊蠅一樣,嗡嗡地作響著來迷糊你的雙眼。不管書是掉在了地上,還是一直抱在你的懷里。短短地一眠,睜開眼就恍如歲月匆匆,而你卻一直未走遠。有時候,閱讀就是你的無眠。
看《春秋》、《戰(zhàn)國》是一種閱讀,吟李白、杜甫是一種閱讀,聽劉蘭芳、單田芳亦是一種閱讀,觀紀錄片也是一種閱讀。閱讀早已不拘形式,然其根本卻從未改變。(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默默地讀,靜靜地想。讀只是過程,想?yún)s是一個開始,共鳴與心得也許才能算是結果。關羽熟讀《春秋》,然不知進退,辱人犬子,死亦必然,是謂白讀;杜聿明常習兵法、傲立黃埔,然不識權變,故有野人山損兵、遼沈淮海全軍盡墨,是謂亂讀;馬謖之死自不必多言,是謂誤讀。
吾輩泛泛自然沒有麥城之名節(jié)、統(tǒng)兵之機運。所以愛讀則讀,善思則思,不必為讀而讀,為思而窮思。光陰如流水,大可不必浪費在裝模作樣上。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事事關聯(lián),順其自然,能行則行,何必強求!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2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