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感悟

光陰這個詞語很有意思,有一打沒一打過著的時候,中年歲月就不期而至了?;剡^頭看看,流過淚,流過汗,也苦過,也笑過,事業(yè)小成,家庭小康,似乎有點小富即安的感覺。
一旦內(nèi)心安靜下來,便有一種極度的孤獨和恐慌感,我在將來的歲月中還能做點什么,沒有過硬的技術(shù)和技能,離開了單位又如何生存下去呢,找不到答案,也沒有頂點頭緒。
這就是我人到中年的狀況。不想去想,是因為還有“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絲僥幸。不得不想,是因為還有一份“敢問路在何方”“總有一個好日子”的焦灼與期盼。思來想去,中年以后的人生就這么讓人無奈和神傷。
與我同齡的或有著同樣境遇的人,又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在微信中遇到一個早已離崗在家抱孫子的同學(xué),對我的“不惑之問”很感興趣,在了解我的處境后,給了一個“處方”:人到中年,在單位走留都一樣,如果實在要離崗回家,就瀟灑轉(zhuǎn)身。
如何瀟灑而又坦然的轉(zhuǎn)身?他告訴我說,關(guān)鍵在于心態(tài)和追求,凡事能否看得開,來人世一次到底追求什么?是事業(yè),多大算好,多小算差,其實適中最好。是家庭,多大的幸福才算有福,多小的煩惱才能無事可樂,其實和諧才是最好。是身體,多大的疼痛才算性命攸關(guān),多小的傷口才算三生有幸,其實平安健康最好。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邁不過的溝溝坎坎。
道理顯然都明白,做起來要通達(dá),就要坦然面對得失。一位朋友,到了中年,專注于做志愿者,當(dāng)上了“紅十字”會志愿者服務(wù)隊的隊長,還兼著當(dāng)?shù)亍白哪?a target="_blank">鳥”服務(wù)協(xié)會的秘書長,雙休日還有一天的值班任務(wù),他整天樂此不疲。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甚至是一些切身利益,還那么熱心,在于生活得有意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的一位同事,上有老、下有小,除了正常的工作,他還在去年開通了兩個微信公眾號,一個是每天按時推送全國各地文學(xué)愛好者的作品,一個是每兩天推送一篇自己的學(xué)習(xí)感悟,從未間斷過,每天忙的不亦樂乎,早晨接收各地讀者投送的稿件,晚飯后編發(fā),睡覺前推送,這些額外任務(wù)都是在每天的正常工作之外完成,但他一點也不覺得累,現(xiàn)在推送的作品和自己的文章已經(jīng)結(jié)集出版,這就是中年以后的人生,有些累但快樂著。
我常拿同事的故事來勉勵自己,人到中年不是感嘆、不是抱怨,而是珍惜光陰、樂觀前行。我們相信,人一旦有了堅定的意志和力量,就有了開墾人生荒原的鏵犁,任何堅硬的土地都會留下勤奮者的足跡。只要付出了努力,揮灑了汗水,剩下的,不妨就交給時間,去證明一切。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1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