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農(nóng)——常將有日思無日
一個50多歲的中年男人,頹然蹲在一輛小三馬車前,身邊有幾個嶄新的蘋果箱,車上也有。
下午6點,陽光依舊燥熱。
不時舉著喇叭喊一句,“賣好富士蘋果!”
“多少錢?”
“一塊七一斤。”
看到想要的水果,停住匆匆的腳步,支好小車子,車筐里是剛從超市買的雞蛋——1塊9毛8一斤,價錢雖遠低于去年的3塊多,畢竟還是雞蛋,沒有因價錢便宜改變性質(zhì),皮薄內(nèi)軟不禁摔,可不能歪到地上。(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蘋果大大的,圓圓的,泛著紅撲撲的自然本色,罩著小塑料袋,外層還有個防碰壓的白泡泡套兒。這么熱的天,38度,彎腰摸一下,蘋果發(fā)涼,顯然是今天剛從冷庫拉的。
家里人少,吃不了太多,跟賣蘋果的商量,能不能不成箱或半箱買,有 7、8個就夠。人家明顯不樂意,說不賺錢,買的少不夠麻煩的。扭頭看看,小車子有點移動,就著地勢的傾斜度想做個乾坤大挪移,忙轉(zhuǎn)身扶一把。男子面色有點不對,大約以為我要走,想著賣幾個是幾個,馬上同意可以不成箱買,把一個箱底兒里的幾個都裝走就行。
成交。
回家洗菜,做飯,吃飯。
那個男子的聲音一直在小區(qū)里轉(zhuǎn),或遠或近。
“賣好富士蘋果!”
“買好富士蘋果類來啦!”
喊了好久,一直很有規(guī)律,大約沒人喊住他,所以才能保持著差不多的節(jié)奏。天已經(jīng)黑透,9點半多,才住了聲音,走了。
飯后出來走兩步兒,見有個小儲藏室開著門,一位老先生正搬個小凳子坐在那里仔細地擺放新下來的大蒜。一頭頭蒜帶著紫色的內(nèi)皮兒,干干凈凈擱在一個水桶大的瓷缸里。一看就知道,這是趁價錢低,買來腌的。
有個拉面店,臨街柜臺上擺著冒尖兒的一不銹鋼盆帶皮兒蒜,閃著紫瑩瑩的亮光,慷慨大度地等食客們拿。1塊8一斤,不復上個月以前那種一塊錢一頭蒜的盛景。超市的蒜干燥點兒,不是新下來的,還賣10塊錢左右。顧客們不傻,結(jié)賬時排著一大長隊人,沒見一個買貴蒜的。
想起價錢一直在跌的雞蛋,前幾天已聽說有養(yǎng)雞場嫌賠錢,不想干。或許到秋天或冬天,雞少了,價錢會上漲點兒。
豬肉不貴,菜場賣的好后座肉才10塊多一斤。
不知制做飼料的玉米賣多少錢一斤。
眼看著小麥快熟了。該有收割機成群結(jié)隊轟隆隆沿著京廣公路下山東河南了吧?南邊的小麥收的早。用旋耕機和播種機,種子,底肥,澆兩三次水,追施化肥,除草,殺蟲,再澆好幾次水。然后用聯(lián)合收割機,烈日炎炎,還得時刻提防火災。
人工和農(nóng)用三輪車不計成本,不知今年的小麥收下來,賣的錢能不能夠本兒?
很少吃玉米面窩頭,可嫩玉米是喜歡的,饅頭烙餅餃子包子面條更是日常生活離不開的。
或許,該再買十幾斤雞蛋,去芝麻醬店買一塊錢的芝麻泥渣,滴些花椒大料水,拌點兒鹽,挨個包好,擱盆里腌咸,預備著以后吃。
想想還是算了。吃那么咸干嘛?
生活必需的食品如此不值錢,而房價醫(yī)療卻那么價錢高,同樣高的,還有結(jié)婚教育等費用。
不知道為啥活著,看著賣蘋果的都覺的累。我已經(jīng)很努力的在吃蘋果,買雞蛋。
一彎細細的月掛在西邊高天之上,拿起手機,對了半天,拍下來的,還是一個明亮耀眼的路燈,月亮小到幾乎看不見。天好黑,默默走在路燈的光影下,吹著晚來的涼風,散著一天積下的燥熱,想些與己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的心事。
有一點點困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91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