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
有很多文學藝術作品,很難懂,比如王家衛(wèi)的電影《2046》,就有很多人說沒看懂。其實什么叫“懂”呢,就是有理解、有共鳴。而這種理解的共鳴又是單向的,多邊的,一百個人看紅樓夢,就有一百個看法,誰也不能說誰就是錯的。
記得流沙河曾經說過看不懂的詩不能說是壞詩,好象真實的意思是針砭某些詩人故意把詩歌寫得晦澀,但前幾年“梨花體”被罵那么慘,可見太淺白了也不行。
其實就像郭德綱力挺小沈陽時候說的“做藝人賣的是藝,怎么走是自己的事,有沒有人看那都是業(yè)務上的事,”很多時候評論家都和我一樣,閑著沒什么事而已。
其實詩歌是不同于說話的,終究是有回味的。比如我曾經舉例過的這一首:《剩下我一人》
我的侄子
他5歲半
和另外一個孩子
出去玩了
詩當然是大白話,但要注意的是題目:剩下我一人,這里邊就有空間,也就有了詩意。
這是我的個人看法,想象一下兩個5歲半大小的孩子在一起會是多么吵鬧,他們出去玩,屋里會突然靜下來……
回到那 《2046》,男主角堅守自己的狗屁信念,不投入進去,他是怕傷害誰,還是怕誰傷害到自己?回來回憶說“如果能放下過去,就……”那是對別人說的,更是對他自己。也就是說他最終也沒能放下,而這沒能放下的,卻是從來都沒出場的人物。
女主角們,有的也堅守,勝利了,出人意外的大轉折;有的卻還是失敗,沒規(guī)律可循的,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愛因斯坦曾經給卓別林修書一封:“你的電影《摩登時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你會是個偉人的。愛因斯坦。”一周后,愛因斯坦收到回信:“我更加欽佩你?!鄬φ摗郎蠜]人能懂,你已是一個偉人了。卓別林?!?/p>
我讀《變形記》,讀《尤里西斯》,像很多人一樣,只看自己看懂的那一點,哦,更正一下,是自以為看懂了的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