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連日來,由中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開播,并迅速掀起收視高潮。第一集《人心向背》中,周本順、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當事人現(xiàn)身說法,穿插辦案人員、專家學者的講述和分析,多處案件細節(jié)首度公開;落馬高官現(xiàn)身說法,透露鮮為人知的貪腐細節(jié),剖析思想滑坡的心路歷程。昔日身居高位者,如今以這種方式再次亮相,反差之強烈,令觀者感慨萬千。
“廉”、“腐”兩路,對應(yīng)著不同的人生圖景。這些“籠子里的大老虎”,若一直順著“廉”路走,踐行為民情懷,大抵會擁有安穩(wěn)生活,實現(xiàn)人生價值;可一旦沾了“腐”字,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便只能如片中那般。在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前,中紀委再推力作,彰顯出中央堅定的反腐決心,也為全黨帶來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提醒廣大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補足精神鈣質(zhì)、警惕“糖衣炮彈”。
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反腐的力度越來越大,規(guī)定也越來越細,這使得一些黨員感到不適應(yīng):想不通那些常見的人情世故、禮尚往來,到了黨員這兒怎么就成了需要特別注意的危險地帶。甚至有的黨員覺得自己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這恰恰反映出這部分黨員長期以來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忘記了共產(chǎn)黨員與普通老百姓的不同。把紀律挺在前面,就是要喚醒和強調(diào)這種不同:黨是先鋒隊,黨員始終要保持先進性,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
《永遠在路上》采訪了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余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由這些當事人親自現(xiàn)身說法,還原心路歷程,表達深切的懺悔,這在反腐敗宣傳工作中是一次積極的嘗試。讓腐敗分子作為活生生的人出現(xiàn)在屏幕上,講述其被腐蝕和墮落的真實故事,本身就是生動的反腐敗教育,值得全黨深入學習,引以為戒,敲響腐敗的警鐘。
落馬后首度出鏡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顧了個人成長的不同階段,有的人曾經(jīng)兢兢業(yè)業(yè)追求理想,但最終走向了墮落。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漸,或許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個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險之處。這就是生動的警示,這種讓人渾身顫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學習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落馬高官們不約而同談到了外界的物質(zhì)誘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當?shù)奶厥饨巧?,也提到了很多頗有市場的思想觀念。
把這些細節(jié)展示出來,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清醒地看到,腐敗并不只是通報里言簡意賅的陳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圍的隱患,更是每個黨員干部都要保持極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線。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把紀律和規(guī)矩往前挺一步,黨員干部的言行舉止自然得到進一步約束,吃拿卡要、推諉扯皮少了,老百姓的利益就能得到更好保障。(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币愿瘮」賳T為典型,使領(lǐng)導干部增加拒腐防變能力,時時刻刻保持警惕。只有通過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反面典型的威懾力,才能使黨員干部時時刻刻記牢“莫伸手,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句,從心靈深處促進黨員干部真正做到“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所以,警示教育意義重大,需要高速重視,不斷創(chuàng)新,久久為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7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