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峽別院
金絲峽別院
翁大明
朋友,當(dāng)你從金絲峽的前山門走進(jìn)去,領(lǐng)略了金絲峽的飛流瀑布、奇山異水,你就準(zhǔn)備打道回府嗎?不,你不用這么急的。你大可走出后山門,到大竹園走一遭,因為在金絲峽后山門數(shù)十里方圓的范圍內(nèi),可以圈點出一處金絲峽的別院,你在這里會探尋到不一樣的景觀,感受到不一般的情趣,就像看完了一場精彩的大戲,還想去探索幕后的秘密。
將軍臺下仙女淚,見證一段動亂的歲月
剛剛走出金絲峽后山門,在兩山對峙之間,你遠(yuǎn)遠(yuǎn)地便可以看到一座百米見方的巨大的巖石,神龜般匍匐在還算比較平坦的山腳?;緵]什么土壤的巖石上,居然長出一簇參天的大樹,枝枝依傍,葉葉婆娑,蒼勁,優(yōu)美,孤獨中透出些靈秀。你不妨在這里停下來,辨認(rèn)一下這七棵里哪一棵是榔樹、榆樹,哪一棵又是楓樹和椴樹。你完全會驚異于這七棵巨大的樹木,怎么會從這裸露的巖石上長出來,而那些懸掛在樹上、飄蕩在風(fēng)中的有些褪色的紅布,又是哪些虔誠的香客在尋找何方神靈的庇護(hù)。
那方石臺,原來就是將軍臺;那七棵樹,原來就是七仙女??!崇禎二年,李自成兵敗商洛山,窮途之際派出七名自己的貼身侍衛(wèi),沿丹江而南下,從鴻蒙未開的金絲峽潛逃至白魯?shù)A,在這方石臺上招兵買馬。在一個寒冷的夜晚,他們點燃的一堆篝火吸引了七仙女的目光。七位仙女翩然而至,面授機(jī)宜,幫助七名侍衛(wèi)召集了七百名壯士,為李自成東山再起積蓄了力量,之后這支隊伍便活動在鄂陜邊界,過起了亦兵亦匪的日子。七位仙女本指望這支隊伍能夠軍紀(jì)秋毫無犯、救黎民于水火,誰知后來卻軍紀(jì)不嚴(yán),燒殺虜掠,逐漸暴露出盜匪的猙獰面目,并不可思議地居然向七位仙女逼婚。失望之余的七仙女堅決不與盜賊為伍,毅然化作參天大樹,數(shù)百年來一直挺立在這方巖石之上。這段凄美的故事,便永遠(yuǎn)凝固在這個將軍臺上。(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每每走過將軍臺,我都要久久地佇立在這里。我不知道這七名侍衛(wèi)進(jìn)入生龍寨后是不是成為了將軍,也不知道他們在商洛山里到底做了哪些為人不齒的事情,更不知道這七棵樹是不是真的就是七位仙女的化身,這些我是用不著去考證的,就像我沒法考證那位最小的仙女是否在銀河的彼岸等待著她心愛的牛郎。我所嘆惋的,是那些男人不見了,那些女人也不見了,只是這方石臺,還默默地匍匐在這里,那七棵大樹,依然蒼翠蔥郁。心中的那點雜念,便如風(fēng)一般的飄散,飄散……
那座古廟那間房,抹不去的紅色記憶
繼續(xù)探訪金絲峽別院的深處,你會來到原白魯?shù)A鄉(xiāng)政府的所在地。這個鄉(xiāng)雖然已經(jīng)合并到十里坪鎮(zhèn),但那古樸的、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的院落,依然沐浴著朝霞或者夕陽,與潺潺的溪水、嘶嘶的蟬鳴和一群群黃?;蛘呱窖?,構(gòu)成了一副完美的田園景象。鄉(xiāng)政府的院落旁邊,有一處陳舊的老房子,墻壁已經(jīng)被歲月的風(fēng)雨侵蝕得斑駁陸離了,但那“打土豪,分田地”的字樣,在我童年上學(xué)的時候還可以清晰可辨,現(xiàn)在你去看,還可以模糊地看到“土豪”的輪廓。1932年12月上旬的一個傍晚,就是在這處老房子里,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在這里建立了白魯?shù)A區(qū)蘇維埃政府,張和敏便是第一個蘇維埃政府的主席兼秘書長,張和春、張和林分別做了這個政府的副主席和委員。從此,這里點燃了人民革命的熊熊烈火。八十年過去了,這團(tuán)烈火依然燃燒在這大山深處,把用鮮血染紅的黨旗,襯托得更加鮮艷。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河和通村水泥路前行兩公里,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是一所傳承了千年的古廟。廟后奇峰突起,廟前古柏參天,紅門灰瓦,天井小院,青磚壘成的兩層小樓,透出些古樸的氣息,兩旁的兩處廂房,把小樓襯托得格外端莊肅穆。1946年7月23日,中原部隊在趙川前坡嶺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后,中共中央中原局就是在這座關(guān)帝廟里召開會議,討論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guān)于“依靠鞏部及廣大民眾在陜南十余縣建立根據(jù)地”的電報指示,決定將中原部隊分散為七支,在以商洛為中心的豫鄂陜邊開展游擊戰(zhàn),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建立根據(jù)地。這個會場現(xiàn)在依然陳列在這個院子里,當(dāng)年參加會議的中原局常委李先念、鄭位三、陳少敏,委員戴季英、任質(zhì)斌和第二縱隊司令員文建武用過的桌凳、留下的電文,仿佛還在向人們默默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告誡人們倍加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就是在這次會議后,李先念先后與西北局商洛工委書記王力、陜南游擊隊領(lǐng)袖鞏得芳會合,成立了豫鄂陜邊區(qū)黨委、豫鄂陜邊區(qū)行政公署和豫鄂陜軍區(qū),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建立了5個分區(qū)、29個縣、59個區(qū),100多個鄉(xiāng),牽制了國民黨進(jìn)攻華北、華東解放去的兵力,為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南下作戰(zhàn)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現(xiàn)在,這座小樓的墻壁上,赫然懸掛著“中原局白魯?shù)A會議會議室”和“中共白魯?shù)A村黨支部、村委會”、“廉政教育基地”的牌子,作為宗教廟宇的跡象已經(jīng)淡去,紅色旅游,成了前往金絲峽旅游的游客們的一個最佳選擇。逢年過節(jié),當(dāng)?shù)氐娜藗兌家ゼ腊?,與其說表達(dá)的是對關(guān)帝的虔誠,不如說是對革命先輩的緬懷和追思。
在金絲峽別院的范圍內(nèi),在一個偏僻的近似于荒涼的名叫安溝的地方,1946年8月建立的鄖商縣人民政府舊址,在經(jīng)歷了半個多世紀(jì)風(fēng)雨的洗禮后,依然在深山峽谷之中見證著那段如火如荼的歲月。這是一處土木結(jié)構(gòu)的三間瓦房,位于原白魯?shù)A鄉(xiāng)西坪村安溝田家大院,當(dāng)年的鄖商縣人民政府隸屬于豫鄂陜邊區(qū)行政公署第三專員公署,縣長陸誠、潘友哥就在這里辦公,指揮著下轄的六個區(qū)人民民主政府。房東田英新早已作古,黃老太太也去了新疆,但那處房舍還在,房前的那個碾盤一動不動,像是在等待著久別的親人。
天生一個仙人洞,昭王后裔繁衍的地方
從原白魯?shù)A鄉(xiāng)政府駐地向南進(jìn)發(fā),首先擋在你面前的是一座直插云霄的高山,這是金絲峽別院里的最高山峰,叫做天池嶺,山上蒼松翠柏,林間野花飄香,偶爾還會竄出一只野兔,或者是一只探頭探腦的松鼠和搖搖晃晃的野雞。那蜿蜒的山路,在陡峭的山嵐上曲曲折折,百回千轉(zhuǎn),你爬上去或許會產(chǎn)生一種飄飄欲仙的快感??诳柿?,你順手就可以采摘到野桃、山楂或者是“八月果”。你大可不必?fù)?dān)心爬不上去,因為通往天池嶺的山路,已經(jīng)變成通村水泥路了,你可以爬行,也可以乘車,各自有各自的妙處。登上山峰,那美麗的天池盡收眼底。山頂上的天池大約三百平米,四周居然還環(huán)繞著一圈淺山,池內(nèi)的蘆葦修長茂密,白云在蘆葦之間飄來飄去,微風(fēng)過后,一片瑟瑟之聲。佇立在天池邊,你會感到你連接著天地,你的身心都在和天地對話。
不僅有美麗的天池,還有神秘的洞穴。在金絲峽后山門不遠(yuǎn)處的大竹園村,奇山異峰的深處,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洞穴,而木河紅巖嶺陽光巖的仙人洞,便是最為秀麗、最為險峻、也最有傳奇色彩的一個。這個洞位于木河北岸的半山腰,呈橢圓形懸掛在懸崖峭壁之上,藤蔓叢生,樹木掩映,險峻異常,人跡罕至,真是一個仙人居住的地方。但是,這個洞,人們寧可叫她“先人洞”,因為這個洞原來居住的是周昭王的后代、翁氏宗族的先人。明朝末年,從錢塘郡遷徙而來的昭王后代曾經(jīng)居住在這個山洞,在這個山洞里過著仙人一般的生活。但在一個風(fēng)高月黑的夜晚,巖洞被盜賊焚燒,這一家老小在烈火之中真正羽化登仙,只有起恭、起成兄弟倆幸免于難,于是昭王后代的這一支,自起恭、起成之后,便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金絲峽周圍方圓數(shù)百里的土地上,活躍在以大竹園為中心的小川、寬坪、西坪、三官洞、蒿坪河以及商南縣城、鄖西縣城,逐漸恢復(fù)其名門望族的聲名。數(shù)百年的風(fēng)雨,沖刷不掉歷史的記憶,那山洞洞口上壘起的塊塊巨石、以及搭建在巨石之上的簡易門窗,仿佛仍然在訴說著那段段滄桑歲月。
與仙人洞相鄰的,還有一個洞,叫做黑龍洞,是一個與金絲峽相匹配的旅游景點。如果你想看黑龍,那就翻越朝陽溝,穿行大竹園,從壁立千仞的大石峽擠出去,溯木河而上,拍幾張“一線天”、鷹頭峰、蓮花盆的照片,便可以緩步來到黑龍洞山腳下。拾級而上,回首之間,香爐山、蠟燭臺便映入眼簾,那黑龍洞的洞穴也便近在眼前。黑龍洞的洞口呈半圓形,高八米,寬九米,兩邊有兩條巨大的鐘乳石。走進(jìn)洞穴,又有一條酷似蓮花的鐘乳石倒立在大廳中央,稍稍靠里的地方,端坐著頭帶黑盔、身披鎧甲的黑龍爺。陪伴著黑龍爺?shù)?,是神態(tài)各異的救世觀音、黑虎財神和祖師爺。這時里面的光線,或許稍顯幽暗,但你不妨打開手電,或者舉一束火把繼續(xù)探尋,叮咚的泉水會把你引上龍床,在碧波蕩漾的水潭里,用清冽的山泉洗一個開心的涼水浴。每年的六月十二,是黑龍爺?shù)纳?,這里如織的人流盡顯香火的鼎盛。但你不必等到六月十二的,因為平時你來,更會增添一份內(nèi)心的寧靜。
而如果你想看黃龍呢,那就過“天池”而南下,穿小川經(jīng)寬坪,到安溝那個鄖商縣舊址的附近,在一座奇峰的半山腰,找到那處遠(yuǎn)近聞名的黃龍洞。黃龍洞比黑龍洞要小一些,但卻顯得出奇的秀麗。蔥郁的山林里,突兀的山石下,居然有這么一個好去處,懸崖里面是一個百米見方的洞穴,穴內(nèi)敬奉著一尊端莊的黃龍神像,周邊散落著看不清字跡的殘碑?dāng)囗佟6囱ǖ耐饷婺?,卻有一條巨大的石拱環(huán)繞著洞穴門口,像一彎隱沒在林中的月牙,上面纏滿了青藤,還有些許山竹隨風(fēng)搖曳。這洞與拱之間,也就是10米不到的樣子,真像是專門為這個黃龍居住的地方搭起的一幅彩門。人們說,這黃龍與黑龍原是一雙情侶,但沒法考證的是,黑龍為什么去了大竹園的木河,而黃龍卻住在了西坪的安溝。勞燕,分飛在什么時候?……
鄉(xiāng)風(fēng)醉人酒醉人,好一處世外桃源
金絲峽的奇山異水、自然風(fēng)光固然會使你陶醉,但金絲峽別院那漂浮在群山峻嶺之間的裊裊白云、盤桓于茂林修竹之中的飛鳥珍禽,以及那翻卷著雪花的涓涓溪水,更令你神往。
在這云霧繚繞的群峰之間,有一條水泥路宛如游蛇,若隱若現(xiàn)地起伏在山嵐溝壑 。沿著這條松柏夾岸的彎彎山路,翻天池,過小川,穿過小桃園,在一抹淺淺的山梁上,那不是桃源勝似桃源的自然村落便盡收眼底。這個村叫做西坪村,入云的高山包裹著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谷底平地,“浴盆”似的鑲嵌在群山之間。垂柳掩映的一道小河,在“浴盆”的中間劃出了一道“S”,河的東邊,隸屬于陜西商南的十里坪鎮(zhèn),而河的西邊,則屬于湖北省鄖西縣三官洞天然林保護(hù)區(qū)了。站在這里,或許你立即會聯(lián)想到“一腳踏三省”的白浪,但這里遠(yuǎn)沒有白浪的喧鬧,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片寧靜的、祥和的、恬淡的,古樸得近乎于與世隔絕的自然風(fēng)光。那散落在小河兩岸的三二十戶人家,雖然分別屬于陜鄂兩省,但隔河相望,應(yīng)答有聲,站在自家門前,就可以和鄰省的村民對起山歌。田間地頭忙綠的身影,是湖北的也是陜西的,因為他們早就模糊了地域和籍貫的概念了,湊在一起,抽一支煙,拉一會兒家常,便是一種愜意的小憩。端著自家的飯碗,可以串門兒到對面的人家夾上些菜,遇到有酒,還可以小酌幾口。這邊公牛的發(fā)情,必然引起那邊母牛的回應(yīng),那邊的一聲雞鳴,這邊的雄雞也就“格格格格”地叫個不停,貓兒狗兒天天廝混在一起,產(chǎn)下的崽兒便也沒有了戶籍上的分別。河邊那蒼勁的核桃樹,樹根在陜西,樹枝卻在湖北搖曳,絲絲垂柳,枝枝交傍,秦風(fēng)楚韻,相互PK,秦楚文化就是這么直接地交融在一起了。
西坪村的春天,來的要比金絲峽稍晚一些,但只要春風(fēng)拂過,那“浴盆”周圍的漫山遍野,便慢慢地彌漫了春天的氣息,漸漸泛青的蒼松翠柏愈發(fā)湛藍(lán),緊緊地包裹著這個村莊,其間點綴著瘦黃的連翹花,一簇一簇山桃的花蕾,不停地吐出點點粉紅。新雨過后,仲夏的村落更加迷人,山上的碧綠連接著田里的碧綠,瓜果的枝蔓攀援上瓦屋的房頂,房前幾聲蟬叫,屋后一片蛙鳴,雷雨過后那絢爛的彩虹,橫跨在東西兩邊的山頭,與那條南北走向的小河相映成趣。人們說湖北鄖西是牛郎織女的故鄉(xiāng),如果是這樣,牛郎織女的家一定就在這個西坪村,那條不是銀河的小河,便是王母娘娘用銀簪畫出來的界河;如果這條河便是界河,那牛郎織女的相會,就不會那么地艱難。八月剛過,樹葉泛黃,家家戶戶煙囪里飄出的裊裊炊煙,一縷縷飄蕩在小村的上空,房梁上開始掛滿金燦燦的玉米和紅彤彤的辣椒,綠色褪去,光了一個夏天膀子的山民,沒有忘記給自己添加衣裳。大雪紛飛時節(jié),山村白雪茫茫,冰雪封堵了進(jìn)山了路,小村便顯得更加與世隔絕。出門得少了,人們就建一個酒坊,搭一個灶臺,弄一些酒曲,用黃橙橙地玉米釀造出一壇壇包谷酒,那寂靜的山村,便彌滿了醉人的酒香。到了年關(guān),那芬芳的美酒愈發(fā)醇厚,醉了人,也醉了那個村,紅塵的煩惱,便與這個世界毫不相干。
你還想暢游在金絲峽的別院、奔放你那無羈的足跡嗎?那就去鄖西吧,去那天河里沐浴,去聆聽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
如果你知道了金絲峽還有這么一個別院,朋友,你愿意走進(jìn)這個別院嗎?走進(jìn)了這個別院,你才會因為頓悟而不虛此行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68267/
金絲峽別院的評論 (共 16 條)
- 荷塘月色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