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擺攤賣瓜”須避免成作秀表演
“縣長擺攤賣瓜”須避免成作秀表演
4日,正值星期天,山西省府太原南宮廣場人流不息,山西省萬榮縣縣長李永輝率隊奔赴了近400公里的路,來到這里擺攤吆喝,推銷當?shù)氐霓r(nóng)特產(chǎn)三白瓜。(9月4日中國新聞網(wǎng))
此則新聞標題的確取得夠刺眼,縣長、賣瓜、吆喝,當這幾個字眼組成一幅畫面時,冷不丁讓人覺得滑稽或是違和。雖說稱不上什么大官,但好歹也是一縣之長。俗話說,郡縣治、天下安,作為一縣之長,其職責重大、其職權(quán)不小。事實上,對于絕大部分公務(wù)員來說,一輩子能晉升到正科級及以上的仍是極為少數(shù)的,能當?shù)昧丝h長,絕非是秀花枕頭、一無是處。既然如此,緣何舍得放下官架子、接地氣、干起了擺攤賣瓜的行當?還和基層群眾打成一片了?
如果是踐行群眾路線也倒好,就看能否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久久為功了。但群眾擔憂和質(zhì)疑的地方也正在這里。為什么一些官員一出來在公眾場合高調(diào)的演講、推銷土特產(chǎn),就有群眾質(zhì)疑這是作秀?病根就在于群眾對官員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也正是基于一些官員作秀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拙劣演技,明明是高調(diào)的秀自己,在公眾面前唱高調(diào),其虛情假意之明顯,著實讓人倒胃。曾有一則新聞報道,說某某地方護城河污染嚴重,河里的水面上浮出許多死魚的尸體,惡臭無比。在媒體和網(wǎng)友一片斥責之下,當?shù)厥虚L站出來聲稱要下河洗澡以檢驗河水污染治理情況。結(jié)果在數(shù)年過去,也未見市長大人下過河。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豈能當兒戲?為官者信口雌黃,老百姓就只能吐唾沫以示厭惡。
為官者,也是公眾人物,畢竟手里行使著公權(quán)力,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wù),其一言一行也自然會受到群眾的關(guān)注。何況是一縣之長,一反常態(tài),從辦公室里走出來到基層群眾里擺攤吆喝,全然不顧形象,如此豁得出去、丟下包袱,要么是演技了得,要么是真心為民。不管怎么說,只要無損公從利益、無損黨和政府形象、不違法違紀、不觸碰道德底線,認真的作秀也未必要遭至質(zhì)疑。
“縣長擺攤賣瓜”須避免成作秀表演。在公眾的質(zhì)疑之下,一些官員難免會打退學(xué)鼓,但動機純粹的官員自然不會理會這些,只要有利于群眾的利益,只要有利于黨和政府的利益,只要有利于本地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這樣的作秀未嘗不可。“縣長擺攤賣瓜”,表面上看有作秀之嫌,但背后是真心為民的善舉,是在給群眾辦好事。但好事得辦好辦成,才能稱得上好事。官員做好事,有時須低調(diào),有時須高調(diào)。低調(diào)的做好事,旨在把對群眾的關(guān)心融入日常工作當中。高調(diào)的做好事,旨在宣揚??h長的賣瓜之秀,是終會否得到輿論的認同,關(guān)鍵還得看這場秀的初衷和效果如何。(文/伍文胥)(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6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