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驀然回首間

閑暇無事,我喜歡聽聽音樂,以緩解工作中的壓力。尤其是王錚亮的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聽后,使我動情、動容,不由自主地雙眼潮濕,淚花長流。
也許,有的人是感傷、惆悵、幽怨,幾多的滄桑,幾多的人生苦短,幾多的命中注定,幾多的懷才不遇……幾多的功業(yè)未建、壯志未酬而身先老的酸澀、唏噓和感喟,紛紛涌上了心頭。
也許,有更多的人是因為有幾多的警醒,幾多的惕厲,幾多的奮發(fā),幾多的壯懷激烈,幾多的時不我待,瞬間,使得心頭一緊,時不我待之緊迫撞擊心扉。
我想,之所以人們對“時間都去哪兒了”如此敏感和驚悚,不外乎是人們對于時間是由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構(gòu)成的連綿不斷的系統(tǒng)這一定義的哲學(xué)描述,理解得有多么深刻,而實在是人們對于人生的短暫這樣一個普通命題的感受之深切。
是人們驀然回首間,對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生命過程,在不知不覺間就都不知去哪兒了的驚嘆,更是人們對于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生命過程不知不覺間消失時,自己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的反省和追問,是人們生命意識的自覺和頓悟,也是人們對于自己是已有所建樹,還是庸碌無為等的驚悟。
所以,我時常在捫心自問,時間究竟都去哪兒了?這個問題也時不時在我腦際縈繞,始終揮之不去,叩擊著心扉,觸動著肉體和靈魂,長時間困擾著我,以至于我時常失眠,夜不能寐。想著想著都有些后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是個有追求的人,從沒想,過安逸舒適的生活。特別是《鑿壁借光》的成語典故:“匡衡勤奮好學(xué),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亮光,讓亮光照在書上來讀。同鄉(xiāng)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锖饩偷剿胰プ龉凸ぃ植灰獔蟪?。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于是匡衡成了大學(xué)問家?!苯o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童年時期所處的家境,也以匡衡那時好不了多少,所以年輕的我下決心苦讀書。以至于到現(xiàn)在,故鄉(xiāng)的人們把我作為典范還喋喋不休的教育他們的下一代。
在我老家丹水河畔,與我家住不遠(yuǎn)的姑舅老表,一次我到她家家訪,她便對他的兩個兒子說:“舅舅一無靠山,二無關(guān)系,硬是靠自己勤奮、苦讀闖出去的?!甭犓@么一說,我有些臉紅,羞得恨不得有地縫能讓我一下子鉆進(jìn)去。勤奮、苦讀是不假,雖然現(xiàn)在參加了工作,但是沒能做出巨大的成就,而令我臉紅。
有感于生命和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匆匆消失,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發(fā)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慨嘆。南宋愛國將領(lǐng)岳飛激勵自己“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美國大發(fā)明家富蘭克林告誡人們,“你熱愛生命嗎?那就別浪費(fèi)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古今中外這些做出了一番事業(yè)者的事例告訴我們,只有珍惜時間,奮發(fā)有為,生命才會充實而歡樂,富有意義和價值,從而煥發(fā)出光彩奪目的光芒,也才不會聞聽“時間都去哪兒了”而驚心和不安,因為“辛勤的蜜蜂永遠(yuǎn)沒有時間悲哀”。
由此,如果你正是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就應(yīng)該早早地樹立遠(yuǎn)大志向,珍惜青春年華的每一分鐘,付諸行動,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努力追逐自己的個人夢;如果你已是人到中年而尚未有所建樹,就應(yīng)該聞雞起舞,積極振作,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努力有所作為,“休將白發(fā)唱黃雞”;如果你事業(yè)未成而已經(jīng)年過半百,抑或是到了兩鬢斑白的老年,也不能遲疑蹉跎,應(yīng)該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態(tài)度,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只爭朝夕”,爭取失之東隅,而收之桑榆,免得“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老大徒傷悲”。
我想,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當(dāng)今這個偉大的時代。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家堰鎮(zhèn)中心學(xué)?!?/p>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5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