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味道
科技的發(fā)展,在改變了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葬送了一部分人的前程。
網(wǎng)絡(luò)取代了運動。小河邊樹林里已經(jīng)很難見到孩子們嘻戲的身影。從七零后到零零后零,自我陶醉在虛擬的世界里的比比皆是。持槍掄刀殺來搶去,有的到了著迷的地步,把網(wǎng)絡(luò)里的行為復(fù)制到現(xiàn)實中。以至于走向犯罪,毀了自己的一生,辜負長輩的希望。
孩子的聰明被誤導用在了什么地方?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的將來會是什么樣?恃強凌弱欺負同學被廣泛的傳播,還沒有辨別能力的孩子會不會被誤導認為是英雄行為。女漢子、娘娘腔、變性人、同性戀,這些扭曲的人生在網(wǎng)上大肆炫耀,這些低級無聊的東西又能輸送給少不更事的青少年什么?從環(huán)境到靈魂的污染,不能不說是人類的悲哀。真不知道該稱贊這個科技發(fā)達的時代還是該討伐這泛濫的網(wǎng)絡(luò)。
我想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會對童年有著深深的著眷戀吧!?他們是歷盡艱辛的一代,也是幸運的一代。經(jīng)歷了磨難也享受了繁華。這中間的發(fā)展有他們的付出,也有收獲。從貧窮到小康,賦予了這一代人珍惜的品德和一顆感恩心。使他們成為了一代有擔當肯努力的人。在抓魚摸蝦的泥水里長大,榆錢、槐花是難得的零食。雖然貧窮卻快樂著,無憂無慮。不用像現(xiàn)在的孩子,要絞盡腦汁的編瞎話,去掩飾自己的過錯,欺騙家長和老師。打豬草、放羊喂豬做飯,照看弟弟妹妹等等。調(diào)皮之余分擔著父母的負擔。有時五歲的姐姐抱著三歲的妹妹會姐妹一起摔倒。有時看到樹上的榆錢,就忍不住饞蟲的誘惑,把妹妹扔在一邊,爬上樹去大口的擼下榆錢往嘴里塞。吃夠了滑下樹,顧不上擦肚皮上被樹干劃破的傷口流出的血,就著急的滿世界去找妹妹。在小河邊玩泥巴的妹妹早成了一個小泥人。害怕被媽媽罵,急忙脫下妹妹的衣服在河里洗干凈,掛在樹枝上曬著。等媽媽招呼回家吃飯了還沒干,終究也沒逃過一頓責罵。
童年時,媽媽在灶膛里烤的玉米那么香;童年時,伙伴們挖個坑,再找點玉米桿來點燃后,在里面燜熟地瓜那么甜;折根玉木桿,嚼起來比現(xiàn)在的甘蔗還好吃。捉來螞蚱用狗尾巴草穿成一串拿回家,讓媽媽埋進灶膛的火星里,不一會噴噴香的美味就出爐了。那應(yīng)該是最早的燒烤了吧?!那可是純野味沒有一點污染的佳肴。
有一段時間我心血來潮,想去燒烤攤好好吃一頓那童年時沒吃夠的美食。結(jié)果,吃遍所有的燒烤店,也沒能找到那童年的味道。(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4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