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鳥巢
不知南國的哪個醉鄉(xiāng)小鎮(zhèn)絆住了春風腳步,今年的春天來的這么慢,快到清明了天氣還這么冷、這么寒。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蕭殺,除了地里的麥苗,空曠的原野已難以看到生命的東西。只有在那高高的樹梢上的鳥巢,偶爾傳來幾聲喜鵲“喳喳”的叫聲,讓我們才會感到生機。
過去大樹上一般都有鳥巢,鳥的種類也很多。田野及村邊的樹林里總有野鴿子、畫眉、白頭翁以及叫不出名的野鳥,成群成對唧唧喳喳。一棵樹上往往都有一個或幾個鳥巢。鳥有了巢就有了安身之所,就有了溫暖的家。即便是“寒舍”,四壁透風,上下透雨,總也是個家。
據(jù)說人類是從海洋誕生,在樹上生活,在森林里成長,最后從森林走出,才成為現(xiàn)在的人類。鳥兒在樹上筑巢,是浩大而艱巨的工程,需付出常人難于想象的勞動。據(jù)鳥類學家統(tǒng)計,一對灰喜鵲在筑巢的四五天時間內(nèi),至少銜取枯枝、青葉、草根、牛羊毛和泥團共六百余次,其中枯枝二百五十余次,青葉一百五十余次,草根一百二十余次,牛羊毛八十二次,泥團五十四次。
兒時的農(nóng)村,鳥多生活樂趣也多,樹上的鳥巢也多。柳樹上的野鴿子窩,槐樹上的白頭翁、黃鸝巢,楊樹上的老鴰窩、喜鵲窩,啄木鳥洞等到處都是。鳥兒使天空充滿生機,人們一天到晚都在鳥的叫聲中生活。特別一到深秋,天空中一群群艷麗的鳥兒向南方飛去,落在地上五彩繽紛。誰家屋內(nèi)沒有一兩窩燕子,誰家屋檐下沒有幾窩麻雀。
現(xiàn)在人類的生活節(jié)奏快了,生活的范圍廣了。鳥兒也遭殃了,鳥巢低的被人捉了,好攀登的鳥巢被人抄了,挖在樹洞上的鳥巢被人堵了。再加之樹木的過度砍伐,大田里大量的噴灑農(nóng)藥,地上水和大氣的嚴重污染,導致鳥類越來越少。鳥少,鳥巢自然就少。物以稀為貴。偶爾在房前屋后或原野里的樹上看見個鳥巢,調(diào)皮的孩子常常想法兒把鳥巢掏空抄家。鳥巢也少了,鳥類品種少了,有些鳥已經(jīng)絕跡。達爾文適者生存的理論,在人類的朋友身上得到實踐,只有在那高高的樹梢上還能看到零星的野鴿子窩和喜鵲窩。
過去人們常說,鳳凰專落梧桐樹。現(xiàn)在梧桐樹多了,一到春天,鄉(xiāng)村就是梧桐花的海洋??蓡螁稳鄙倭锁P凰,是不是我們的先輩也愛掏鳥巢,愛吃鳳凰蛋。把這神圣、吉祥的鳳凰得罪了,神圣的鳳凰不在落在低矮的梧桐樹上,以致看不到了傳說中的鳳凰。(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愛護鳥巢就是愛護鳥類,鳥語花香的生活一直是人們的追求。愿我們周圍擁有更多的森林,愿樹林里有更多的鳥巢,愿我們擁有更多的鳥類朋友,我們的生活不是更和諧嗎?生活環(huán)境不就更美好嗎?
寫于2012-3-:15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82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