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彭勃發(fā)展和城鄉(xiāng)一體化藍圖振奮下,我們賴予生存的農村產生了一些奇特現相,令人困惑與震驚。
一:科技的發(fā)展,糧食等農作物越來越高產,然農民卻無法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相反農民越種越窮,越無法跟上時代腳步?,F在的農村空巢村莊,留守的是60、38部隊,農村出現了房子蓋得漂亮的是出外做工、經商或者國家公務員。真正農民的房子是破落老舊怪象,由此引起貧富分化嚴重,家庭結構松散關系不穩(wěn)定社會治安案件多發(fā)等。
為什么會這樣呢?下面例舉一些農民除自身可以提供的糧食等農作物外的其它生活必需品及除生活開支外的一些必要開支比較。
如1:衣服鞋子,30年前,100元可以置一身漂亮,今天想要一身大方體面一點的沒有500元以上你不必去看。 更不講什么品牌服飾。
2:學費,同樣是30年前小學5年級20元包含學雜費、書本費,現在業(yè)務教育了,單書本費,學雜費不用交的,就要100元以上。
3:看病,一個感冒30年前1-2元可以解決,現在有了醫(yī)療保險政府補貼,可以報銷,東檢查、西化驗,打針吃藥掛水,個人也要發(fā)百八十元,恢復的時間還不如以前快,是藥漲價了嗎,不是,是中間層層加價、回扣等傷了藥,損了你腰包。而為什么以前不要現在要檢查呢?那就只能說社會進歩,病毒也進步,沒有檢查就無法科學的判斷下藥。(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舉了這些例子,有人會問,30年前工資多少,現在工資是多少。我想請問一下,有誰給農民發(fā)過工資嗎?農民要不是靠地里刨出糧食,拿去換錢,他們那來的錢。相比那些幾何倍數增長的生活品,糧食價格30年前1公斤2元左右,現在也才5元左右。你可能還會問,糧食增產了呢?我想反問一下,生產成本是不是也漲價了呢?
而地里刨食的農民,由于受自身知識局限、市場信息不了解、政府引導不力等因素的制約,可能因盲目跟風造成供求失衡量高價跌,因信息不明供求渠道不暢賣不岀去農產品,更不必講因自然因素而造成的損失,使農民虧本。政府的政策不透明,社會資源的分配和福利政策的實惠,往往被一些"能人""關系戶"搶占攫取,真正在土地上勞作苦盼收獲的農民無法受益。
二:怪象第二可以說是由第一的延伸,現在的農村寺廟多。修橋造路,開渠挖鉤等靠政府支持撥款。蓋寺建廟無須政府反而富麗堂皇。寺廟活動捐款人人涌躍,從來不會說沒錢過日子這次我就不捐。為什么會這樣呢?就因為外岀人員掙到錢而少了投資渠道或其它因素,而又心靈之上對家的感覺總有空檔之處,自思捐款蓋寺建廟,尋一點心里寄托,對農村的家一絲神往。再者,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農民的精神需求也在發(fā)展,而政府對農村的公共設施與服務缺失,又沒有對上面所提人士的有效引導,很多官員的追求城市發(fā)展政績效應,農村視野盲區(qū)。再者即使這些人士有了投資意向也會選擇城市,不會在農村,不要說那些各方面的便利,就如辦理證件,在城市一站式、快捷的服務,更有在開發(fā)區(qū)由開發(fā)區(qū)岀面辦理完成,而在農村你不花多多時間及多多煙酒溝通上,你不要辦齊。還有是稅收,在城市稅源多,不怎么在乎你多少,只要你有交且?guī)っ孢^得去就可以,而在農村由于稅源少,關注度高,那你就得實打實的來了。由此而來寺廟多且富麗堂皇,也因此引起農民的消極追求,更有可能產生如宗族間,房派間不穩(wěn)定因素。
三:農民政治生活麻木,與農民密切貼身的村官要嗎是有黑色背景的地痞流氓,要嗎就是有錢有勢。選舉票要岀錢出力才能拿到手。有雄心,有熱情、有思維的人離了以上兩種情況妄想選上村官。而以上兩種人選上后,利用職權收刮村里一草一木,利用村官平臺建交上層關系網,擴充生意渠道。真正能為村莊發(fā)展盡心盡力的少之又少。
四: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就業(yè)機會不平等?,F在的寒門能夠岀尖子成了特殊現象,按戶口生育比例,現有的農村學校不夠容納得下,可是事實確是空蕩蕩的校園,稀疏的讀書聲,農民的學子為了尋求更好的教育不得不少小離家,背景離鄉(xiāng)謀求學業(yè),然政策與城市固有的排外,又有幾人登上象牙塔之頂呢?就業(yè)的機會是提供給有準備、有關系的人之手,現在的媒體不是也經常的報道如石油系統(tǒng)等,更不要說官二代的官本位。農民的兒子就是農民,到了城里打工給個農民工的稱呼,難道你還能想飛上天成龍成鳳不成。以前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農民流血又捐軀才有了農村包圍城市而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勝利,而今。
五:政策性缺陷,城市土地稀缺高價,賴予生存的黑土地似乎無限政府收購低廉。城鄉(xiāng)居民同命不同價競公然體現于司法文書,法律體系。農民背朝黃土、臉朝天,一輩子辛苦勞作為城市的發(fā)展提供了生存的源泉,貢獻了自己的血汗,臨了還得了一個賤民的尊稱。
怪象須治理、破除,重建農村就等于重建我們的生存之源泉。農村興旺等于國家真正富強,農民安康社會穩(wěn)定,我是一個農民,我愛我的家,愛生我養(yǎng)我的黑土地。呼吁重視農村建設,維護農民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