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低保奇聞趣事

低保是目前人們不需要通過勞動的途徑就可以獲得錢的唯一經濟來源,也就是不勞而獲的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需要付出就可以每月都有一定的固定的經濟收入,而且對于拿著低保的人來說,還伴隨著有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住院可以減免門檻費、用電可以減免電費、用水可以減免水費、看廣播電視可以減免電視費,兒女上學可以減免學雜費等等,就連衛(wèi)生費都能夠減免,甚至打官司還可以得到相應的法律援助,因此低保就成為許多人爭搶的香餑餑、唐僧肉,在老百姓口中就有一句話打工不如吃低保。
不過要想得到低保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低保的門檻并不是每一個困難戶和窮人都有機會跨越得過去的,其中還藏有許多的貓膩,在吃低保的人群中并不是家家都是困難戶,而真正的困難戶又有多少人能夠享受低保呢。雖然國家的低保政策擺在那里,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就是說政策歸政策,到了地方就變換成了地方的政策,也就是上有上的規(guī)定,但是縣有縣里的規(guī)定,村有村里的說法。當你去找低保人員管理人員討說法時,那些低保人員管理人員可以說出你不能享受低保的一大堆理由,而且大談特談地方政府的規(guī)定,不過具體規(guī)定也不是你能夠看得到的,當問他們要文件規(guī)定看時他們會說那是內部文件是不允許外傳的。而當你駁得他們詞窮句盡的時候,就來個相互踢皮球,當你到村里去說你自己的困難時,村里會把責任往上推,當你去縣鎮(zhèn)一級管理人員反映情況時,他們要么就把皮球往下踢,要么就說等調查調查再說。
在縣城的人民政府前、文化館前、塘子心前交界處的中心地帶,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政府門前,乃是縣城最為熱鬧的去處,這里不是交易市場,但是論熱鬧卻比縣城的任何一個農貿市場、超市、商場都要熱鬧。在這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下雨,每天都聚集著成百上千的人。人們來這里也不是為了交易商品、購物,而是為了消閑。來這里的人從中年人到老年人等等不一,自然也參雜了那么一些無所事事的閑人了,當然年輕人是不屑一顧的。于是人們每天到這里唱燈,對山歌,跳鑼鼓舞,當然也有拉二胡、打麻將、打牌的,自得其樂,而更多則是要一杯茶漫不經心的在調侃,說一些家長里短,發(fā)生在人們身邊里的奇聞趣事。
可是當低保出現以后,低保也就成為了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了。
在見了面之后,人們都會相互詢問對方你有沒有拿低保,低保拿哪一個級別的,甚至相互打探所在村子吃低保的情況。一個說他們村子因為拿低保吵的不可開交,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最后村里規(guī)定以穿過他們村子的一條水溝為界,今年溝東邊的拿,明年溝西邊拿,風水輪流轉,人人都有機會。有一個說:“他們村規(guī)定是腳斷手斷才可以吃低保,因此倒沒有多少爭議。有一個說:他們是從年齡最大的來,身體有殘有疾可以優(yōu)先考慮,這個也無可厚非。有一個說他們村舉行的是摸牌,摸著寫有低保字樣的就拿低保,沒有寫低保字樣的就自認倒霉,有一個說他們村是通過抓鬮來定,能不能拿低保就靠你的手氣和運氣了,真是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