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我對你很糾結
生活中,大多物與事于時光一起付之東流不可留,有些記憶和事物卻悄然保留了下來。
我必定要說的是它——索尼愛立信K530c。很普通的一款手機,黑乎乎的外表,小巧玲瓏,握在手里沉甸甸的。之所以擾亂我心緒,是因為它風風雨雨陪伴我整整七年了。歲月無情涂刻斑駁陸離,漆落的按鍵印證手指輕快挪移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七年,對于人生也許不是太長,而對于一臺手機已算是耄耋之年了,仿佛一顫巍巍的拄杖老人,舉步維艱,生命脈搏漸微。在推陳出新的手機年代里,它本該早遭拋棄了。我也想過給女兒當玩具算了,轉(zhuǎn)念一想,她摔得固然開心,我看得也心痛,因此還是把它封存起來留作紀念吧,也算是對它沒有始亂終棄的最好證明了。
而我總把舍不得以新代舊歸結為三個原因:
一、耐用。跌地多少次已沒數(shù)可計,三次掉水里倒記得很清楚,其中一次浸水至少超過半小時,盡管這樣撈起吹干照樣能用,看不出有什么大問題。唯一消失的功能是聲音(不知是否與浸水有關),只可用“振動”功能代替。充電器則在連接接口的頭處斷線,更換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電池,用過幾年的電池壽命已接近極限。去年去鎮(zhèn)上的手機零件店更換電池時,被告知早已絕版,要訂做;在廣州番禺,又去問過相關的店,又被告知機身太老,沒有可匹配的電池——也難怪,索愛公司都已倒閉,誰還會賣它的電池?無可否認,耐用是一直沒更換手機的重要原因。
二、懷舊。與別人一樣,我也有與生俱來的懷舊情結。用過的物件越是長久就越是舍不得丟棄,不是因為還有多少用途,而是它承寄了難以抹煞的憶記——不管是甜是苦,畢竟是相互滲透的?;蛟S這就是睹物思舊的緣故吧。
三、要求低。2003年至今十二年里共買了4部手機。第一部是在諾基亞輝煌初期時與同事在二手店買的6510,它機身較厚,毫不起眼,鮮為人知。絕版得早可能是其后來者,經(jīng)典的8310。此機外形精致,已進入彩屏時代,是當時很多人追逐的對象,其風靡程度不亞于現(xiàn)在的蘋果系列機型。后來,我也把6510換裝了8310的機殼,“炫耀”了一陣子。第二部是2006年買的三星,是用得最短時間的一部,僅一年。第三部是索愛,也僅用了一年左右就給了當時在校讀書的阿妹,她像是也用了兩三年,很不簡單。第四部就是現(xiàn)在的索愛K530c,2008年年頭于深圳田貝手機專賣店購買的;性能是其系列機型中較普通的,最難以忍受的是打字太慢,字數(shù)越多彈字就越慢,像極了一頭累壞的牛,令人懊惱。顯然,對于手機我一向要求不高,能打、接電話,能發(fā)短信、能上網(wǎng),價格合理可接受,絕不會去追捧時下流行前沿最新最好的機型——我總認為,與其花幾千元買一部高性能手機,還不如買一臺配置高一些的筆記本電腦;不說別的,看電影時視野都寬闊些——這是我一直沒頻繁更換手機的主要原因。(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今年以來,買手機這事兒已提上議事日程。平時對這個市場缺乏關注,走進手機店像是在菜市場買菜,無從下手??粗至址N種的手機,眼花繚亂,越是多選擇就越是難選擇,除非之前已確定買那一款,要不像逛菜市場買菜,往往都會空手而歸。目前進口與國產(chǎn)機交替登臺,像蘋果、三星、華為、小米、魅族等機種都比較流行。國產(chǎn)和雜牌手機應該不在我的考慮范疇,很多國產(chǎn)手機外形都很好看,質(zhì)量卻不怎么樣。而蘋果與三星,就性能而言,蘋果顯然要勝一籌,就性價比說來,我覺得三星更理想些。有時候看著身邊的親友們都在用這些耳熟能詳?shù)氖謾C,我也想順應一下潮流,有時又想逆潮流去買一部“與眾不同”的,內(nèi)心的矛盾像兩頭掐架的牛,一時難分高下。
想不到一向?qū)κ謾C不怎么多要求的我,而今也要糾纏于“買什么手機”這樣的問題來,好比有些事情,表面滿不在乎的樣子,內(nèi)心卻糾結得很。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4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