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孩子

遠觀孩子
女兒12歲,1米65的個子已經(jīng)趕上她媽媽,在小區(qū)里散步,小朋友們不少已叫她阿姨,孩子催的,不經(jīng)意間不到40歲的我和同院看孩子的老人們一樣成了爺爺輩份,真有點歲月不饒人的傷感,但這也是人生規(guī)律,我們必須正確對待。
正確對待自己日益變老的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孩子的長大。老話說的“兒大不由娘”,往往是在孩子遇到大問題、大坎坷時父母發(fā)出的感慨,此時已是做父母的感到十分棘手或無力回天,只能遠觀而難以插手了,后悔當初由于溺愛而沒給孩子自主思考、獨立發(fā)展的空間,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們又應了老話“不撞南墻不回頭、不見棺材不掉淚”。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句告訴我們:遠觀才能看到全景,在繁花似錦中發(fā)現(xiàn)景色的美中不足,在滿目蒼夷中發(fā)現(xiàn)景色的獨到之艷。放眼世間萬物,存在就有道理,失去后悔晚矣,當今壓力蠻大的社會,一個個在孩子們身上發(fā)生的不幸事件足以引起我們的警醒。
遠觀孩子,要宏觀上獨立、微觀上調教。孩子年齡和對父母的依賴度是絕對的負相關關系,家長要正視這種關系,才能保證適當?shù)倪h觀程度和有效性。孩子從出娘胎就已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物,擁有了獨立成長的權利,父母在思想上就應該有一種“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境界,在盡到父母該盡義務的同時,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做到宏觀上培養(yǎng)孩子獨立成長的環(huán)境,從遠處著眼,客觀的發(fā)現(xiàn)和評價孩子的優(yōu)缺點,從而進行適度的引導和調教。
遠觀孩子,要情感上交融、行為上遠離。對待孩子,決不能感情用事,正說明情感和行為二者關系要保持適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有任性的表現(xiàn),給她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不斷增加她自我糾錯的經(jīng)歷,才能鍛煉她自我糾錯的能力。情感投資要用在刀刃上,在孩子自糾遇挫時用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格是最關鍵的,父母的人生遺憾千萬不能強加在孩子身上,因為他們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遠觀孩子,才能使作為父母的我們避免自溺其中,我們要堅信“兒孫自有兒孫?!?,在行為上要多多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也不成熟,我們在和孩子一起攜手進步和成長。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74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