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家教學觀看課堂教學改革
近日,“國培計劃”(2014)中西部教育專家名師講師團在四川某市開展送教下鄉(xiāng)培訓活動?;顒影才庞幸痪€教師和特級教師的獻課,也有師范院校教授、碩導的專題講座。
在教師獻課中,一線教師與特級教師同課異構,都執(zhí)教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直線、射線與線段》。一線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注重從生活中認識三種線。她用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無限的伸縮變化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直線的無限延長,用手電筒的光形象的展示射線與線段的特點,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良好。另一個某市的特級教師則采用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法,整節(jié)課都是“老師問,學生答”,老師讓學生從畫線段開始一步步學習線段、射線與直線,學生按照老師的思路層層深入,知識點落實到位,知識邏輯性強,但完全沒有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純粹的認識三種線及相互關系。
這樣同課異構,兩節(jié)課的優(yōu)缺點顯而易見。講師團的一位專家(某師范院校教授)點評時,表示支持特級教師的課堂,他認為數學課堂本來就是純理論的,不必聯(lián)系生活,他說:“數學同生活本來就沒有聯(lián)系,只要把知識點落實到位、把知識結構弄清楚就可以了”。他反對一線教師把游戲帶入課堂,反對把課堂設計得游戲化和具有童話性,他說:“數學課堂應該回歸理性本質”。他嚴厲批評一線教師用金箍棒比喻直線、用手電光比喻射線與線段是完全錯誤的,他說:“金箍棒是圓柱不是線,手電光不是直線傳播的”。
專家的點評自然有他的道理,有他的科學之處。然而,有一點我想不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改革教育思想、改革課堂結構、轉變師生角色、改革教學方法,要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素質,要讓數學生活化,讓學生經歷自主、合作的探究學習過程獲得學習方法與情感體驗,發(fā)展能力。這位教授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版)新變化》講座中還反復講為什么要改革、如何改革,可實際點評課堂的時候觀點卻全然不同?
課改十年,我們覺得很糊涂,在今天,仍然覺得很糊涂。課改究竟怎么改?是按照“課標”要求使數學課堂學習生活化還是按專家說的“回歸數學課堂的純理論性”?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式的學習還是“教師問、學生答”式的教學?
我是覺得,課程改革首先應該改革教育教學思想,并且應該從教育教學專家、名師特級教師們改起,因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更多的改革者。如果說把自己與別人的教育思想、教學觀點不同的地方抽出來自圓其說,就是專家理論,就用來宣傳和影響教育改革的話,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就會走進更深的泥塘、陷入更大的誤區(qū)。(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