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的交警老將
扎根基層的交警老將
──記冊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楊亞興同志
韋元龍 羅陽
三十功名塵與土
基層工作往往是繁瑣冗雜的,是孤獨寂寞的。但是,貴州省冊亨縣交警大隊的楊亞興在枯燥的基層工作中堅持了快三十年。幾十年如一日,風里來雨里去,兢兢業(yè)業(yè),無怨無悔。楊亞興已經成為全隊民警學習的榜樣。
從1995年參加公安交警工作以來,楊亞興一直戰(zhàn)斗在基層第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在基層中默默堅守自己的職責,扎實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職崗位上,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平凡的工作譜寫著一曲曲樸實的壯歌。楊亞興現任冊亨縣交警大隊大隊長、縣公安局黨委委員。(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工作三十年來,即使是在基層楊亞興也不曾松懈。他一直不斷地博覽群書,加強理論學習,吸收知識營養(yǎng)。因為他明白,作為新時期的公安交通警察,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作指導,不懂得用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去推動工作,是舉步維艱的,是難以勝任新時期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更無法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楊亞興始終沒有放松對自己學習上的要求,他利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不斷提高政治業(yè)務素質,努力適應工作的需要。在工作中更是嚴于律己,腳踏實地,勇擔重任,不計教個人得失的敬業(yè)精神為全隊民警作出了榜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使全隊的工作走在了黔西南州交警系統(tǒng)的前列。
凝凍抗災 雪中送炭
2008年冬天,貴州發(fā)生嚴重的凝凍災害,全省交通事故頻發(fā),冊亨縣也深受其害。當時道路結冰,路面濕滑,交通嚴重受阻,有的路段因冰太厚只能封路,救災物資運輸極不順暢,抗災救災工作面臨停滯,形勢危急。楊亞興當機立斷,帶領全隊民警,圍繞“保民生、保暢通、保安全”的目標,奔赴受災第一線。在省道312線、冗渡、雙江等滯留車輛和返鄉(xiāng)人員較多的道路上,楊亞興組織民警在大雪中實行24小時勤務工作制,在刺骨的寒風中疏導和維護堵車路段秩序,安撫滯留人員,引導駕駛員,確保了受阻車輛和人員的穩(wěn)定,保證了救災物資及時送達災區(qū)。
災后,楊亞興依然在前線堅守著。宜弼公路是一條通鄉(xiāng)道路,攔山腰開通,地勢險峻。凝凍災害后,路面特別滑,一些路段甚至已被凍壞,一旦有車輛失控,將會墜入上百米的深谷中,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巨大威脅。楊亞興冒著危險深入到宜弼公路查看路況,封路檢查。有一天,他和戰(zhàn)友在巡查中發(fā)現一輛貨車拋錨在路口,該車輛是道路封閉前駛入宜弼公路的。這時已經沒有過往的車輛可以求救,天氣又非常寒冷,看著夜幕就要降臨,車上的司機非常著急和無奈,當看到楊亞興一行人時,他感嘆地說:“終于看到了希望,終于等來了救援!”為了及時將駕駛員及車輛救回安全地段,背負著司機的期望,楊亞興與戰(zhàn)友們帶上修理工及防滑設備,在風雪中徒步3公里又回到事發(fā)地點。那天夜里公路上全是厚厚的冰雪,他們趴在冰上修理貨車,夜黑風高,汗水滴到地上也迅速結成冰。經過一夜的奮戰(zhàn),終于將困在宜弼公路上的貨車及駕駛員安全救回。
在整個抗擊雪凝災害的戰(zhàn)斗中,楊亞興知道自己身兼重任,始終忙碌在第一線,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冰凍路段,檢查路況,解除險情,救助群眾,通宵加班是常事,有時中餐晚餐合成一頓吃。連續(xù)作戰(zhàn),為的是讓道路暢通,保證重災區(qū)的救援物質能及時送達,為的是給冰雪道路上的司機提個醒。長時間在公路上值班,睡眠不足,飲食不規(guī)律,楊亞興的眼睛熬紅了,山里的寒風一吹,眼淚就直往外冒;在山里的公路,通信基本靠吼,作為隊長的他不僅要指揮協調戰(zhàn)友,還要提醒車上的司機,沒幾天他的嗓子就喊啞了,嚼了幾板“金嗓子”都不見好轉,反而聲音越來越來沙啞,因為加班越來越多,休息時間越來越少??篂慕Y束時,楊亞興瘦了一圈,人變憔悴了,看起來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幾年,但他卻說“這是一名交警應該做的”。由于冊亨縣交警大隊長期警力不足,在人少事多的情況下,楊亞興與民警們加班加點,埋頭苦干,長期在戶外超負荷的工作導致他患上了風濕病,發(fā)作起來,雙腳浮腫,走路都要忍著巨痛。可他總是忍著,堅持與民警們一同上路執(zhí)勤,不肯在辦公室里待著。面對同事們的關心,他總覺得自己要再努力一點才對得起大家。
事必躬親 心細如針
2008年是奧運之年,中華大地迎來了百年奧運夢。為了確保奧運期間的安全,冊亨縣交警部門從四月份就開始投入到奧運安全保衛(wèi)工作中。在奧運會的五個月里楊亞興與戰(zhàn)友們主動放棄了節(jié)假日,深入各條道路開展秩序整治,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和奧運精神,他認為這才是一名交警慶祝奧運的方式,要為奧運盛事盡自己的一份力。
在奧運火炬?zhèn)鬟f期間,奧運物資轉場車隊兩次通過冊亨縣轄區(qū)。為了確保奧運物資轉場車隊的絕對安全暢通,烈日炎炎,楊亞興多次深入到車隊通過路段,仔細查勘并記錄每一處具體路況,親自制定警衛(wèi)方案。在接送車隊過程中,親自駕車護送,確保了奧運轉場車隊的絕對安全。在那舉國歡騰的五個月里,楊亞興和他的戰(zhàn)友們加班加點在公路上執(zhí)勤,日曬雨淋,個個都嗮得像一截黑炭。那時正值學生放暑假,公路上車流量比平時多很多,加上奧運的重擔,楊亞興失眠了幾個夜晚才熬過來,同事都勸他睡不好就不要上公路執(zhí)勤,很危險,可他不忍心看著戰(zhàn)友們冒著酷暑在外奔波,堅持打起精神到公路上執(zhí)勤。在道路執(zhí)勤中,他總是做文明規(guī)范執(zhí)勤的標兵,耐心向群眾解答各種問題,嚴格用法律、規(guī)章來檢查對照自己,要求自己,給群眾一個滿意的服務也給自己一份心安的答卷。
細心的楊亞興不管上班下班他都把自己當成一個人民警察,時時刻刻銘記自己的職責,當人民群眾遇到危難之時,能及時挺身而出,為群眾排憂解難。
2009年7月8日,楊亞興出差途中發(fā)現公路邊的警示墩不見了兩個,路上并無破壞痕跡,出于幾十年的職業(yè)敏感,楊亞興下車走到到路邊仔細查看。果不其然,他發(fā)現有一輛小貨車墜入山下!那兩個警示墩就是被這輛小貨車撞落到山谷下的。坡陡谷深,過往的車輛都沒有發(fā)現山下的貨車。楊亞興站在原來警示墩的位置,遠遠地只看到小貨車側翻在山下,周圍沒有人,也聽不到呼救聲,心急的他很是擔心車里的傷亡情況。但苦于四處陡坡無路下去,楊亞興索性另辟蹊徑,棄車徒步下山,與同事繞了1公里多山路來這輛小貨車旁。他和同事發(fā)現駕駛員被緊緊卡在駕駛室內,車在滾落時車門鎖已經被撞壞,無法打開。由于事故發(fā)生時間較長,駕駛員已奄奄一息,昏迷過去,楊亞興叫了幾聲司機都沒反應。他一邊撥打“120”,一邊找木棒撬開駕駛室,把司機抱出來。對傷員做了簡單的包扎后,用木棍制作簡易的擔架,他和同事一起,一步一步地爬著陡峭的山坡,及其艱難地將傷員抬上公路,和急救車一起將傷員送往醫(yī)院。由于搶救及時,保住了駕駛員的性命。這位來自浙江的司機的家屬找到冊亨縣交警大隊時,激動地說“你們是我們全家的恩人!”。
2009年春運來臨,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外出打工回程人員較多,春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壓力加大。為確保春運安全,保證廣大群眾能平平安安回家與親人團聚,楊亞興與戰(zhàn)友們在各條運輸線加班加點執(zhí)勤。南盤江省級春運服務站是西南到沿海的重要通道上的服務站,春運期間每天通過的客車達到一百六十輛左右,確保要道的春運安全,責任重大。楊亞興主動到遠離城鎮(zhèn)僻遠的服務站駐勤。為了更好地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服務,他購置常用藥品在服務站建起“便民藥箱”,為不少暈車感冒的旅客雪中送炭。他還設立了指路服務臺,24小時免費提供開水,周到的服務使廣大旅客在服務站感到了回家的溫暖。寒風瑟瑟,楊亞興只想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在外勞碌奔波的務工人員體會到家的感覺。楊亞興用自己的行動,樹立了公安交警“為人民、愛人民”的良好形象。
在交通警察的崗位上堅守了快三十年,楊亞興一直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因為他知道,他的工作關系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風吹日曬雨淋他從未放棄過,發(fā)燒感冒頭痛他也未曾妥協過。他始終堅信,只要他還為群眾的平安戰(zhàn)斗在一線,自己辛苦冒險也是心安的。
多年來,楊亞興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足本職,樂于奉獻”,楊亞興用具體行動釋譯著自己的座佑銘。在這種平凡的工作中展現出不平凡的風采,用一個個平凡的音符譜寫出一曲感人的壯歌,一個扎根在基層的交警老將,用他幾十年的行動在踐行他對黨和人民許下的諾言。
(作者簡介:韋元龍,男,大學本科文化,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攝影家協會會員?,F任貴州民族報社貴陽新聞周刊、黔西南新聞周刊主編,中國龍網、貴州地方新聞網總編輯。舒麗,女,大學本科文化,貴州民族報社記者,貴州地方新聞網辦公室主任。羅陽,男,大學本科文化,貴州民族報社、貴州地方新聞網特約記者。韋元龍聯系電話:0851-;。;。,通訊地址:貴陽市云巖區(qū)中華北路109號眾廈大樓8樓《貴州民族報》社,郵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