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兒時的鄉(xiāng)村之夜
經歷了一天的聒噪忙碌的工作后,像往常一樣下了班吃過晚飯后,本想著躺在舒適的床上酣暢的睡上一覺,以此來消除這一天工作中所帶給我的疲勞。要知道我可是一位喜歡讀書的“書癡”我始終認為讀書就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芬芳。
于是,我便把沉甸甸的勞保鞋丟棄在鞋架上,腳穿一雙拖鞋,將絨松松的睡衣披在身上,走進了能給我無限溫暖的書的世界中。正當我看到唐宋詩詞一章的時候,突然感覺心海里有些起伏不平,這時腦海里突然閃現(xiàn)出這樣幾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月落烏啼霜滿天、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中以描繪夜晚能夠聽到雨滴聲、聽到烏啼聲、聽到寒山寺的敲鐘聲為借用的手法,用來烘托夜晚的安靜達到了極致程度?;蛟S有人喜愛這樣靜謐的夜晚,可是我卻認為不然。因為在我內心里,我始終認為不論夜晚多么靜謐,我卻始終能夠聽到靜謐中隱藏的喧鬧聲。
于是,我腳蹬一雙單鞋,快步跨門而出,去尋找、聆聽那在我看來屬于我的靜謐中隱藏的喧鬧聲。
談到夜,自然會說到夜的開始。夜的開始是從斜陽附和著彩云冉冉下墜后,出現(xiàn)暮色降臨那刻開始的。夜的深邃空間里鑲嵌出一彎弦月粲然,微笑著發(fā)出明亮的光,喚醒周遭熟睡的星星,一個個爭相點著小蠟燭,隨聲附和眨著那亮晶晶的小眼睛,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徘徊在此刻大地上的我,真可謂“流連忘返”啊。
這時,忽如一陣清風撫摸著大地萬物。你聽:樹枝舞動著樹葉,樹葉搖曳著樹枝,互相間發(fā)出“嘩嘩啦啦”的聲音;不同的飛鳥與小蟲,此刻也是到處肆意活躍著、鳴響著,發(fā)出“吱吱、咝咝”的聲音;此刻,還有那躲在墻角的貓兒也在不停的犬吠著,似乎有意要參與到這樣熱鬧的氛圍中,一心想著這樣的喧鬧和歡唱怎么能夠少了它?總之,此刻我們細細品味著這各種抑揚頓挫和各式各樣的聲音,此刻我們的內心深處又怎能不產生強烈的共鳴呢?
不知不覺中,我突然想到了記憶中兒時的鄉(xiāng)村夜晚。童年是每個人的難以忘懷的時刻。那時的我們不會想下一秒會有什么事要發(fā)生;不會想下頓飯還能不能填飽肚子;不會想當工作丟了房貸如何還?無憂無慮的我們每到春天的到來就會在漫山遍野的花海里來回穿梭;到了夏季就會在綠蔭的樹林里乘涼;到了秋天就倘佯在果實累累的果園里,體會豐收的喜慶;到了冬天就會在那皚皚白雪的場景里堆雪人、打雪仗。尤其每逢到了月圓的時候,幾個伙伴們集結在一塊做游戲:瞎子摸黑、公安抓小偷、抓特務。要知道在晚上做這類游戲就算有月亮提供照明工具,也只能看其形,不能觀其貌,只有走進才能辨認。(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特別是到了酷熱的夏天,夏天的晚上并不遜色于白天的熱鬧的場景。在那時,經濟相對落后,像風扇、空調之類的家用電器上未普及。吃過晚飯后,站在胡同口放遠望去好比螞蟻搬家似的前赴后繼的向外涌,人們手里有的拿著掃把、有的拿著涼席、有的拿著凳子、有的拿著蒲扇。
瞧,你看那一家三口多幸福啊,大人小孩都在不停的指著天上的星星,母親還在用另一只手為孩子搖著蒲扇,或許父母在用數星星的方式教會孩子數數呢;或許父母在給孩子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呢。
這時突然想起發(fā)生在我身上一件有趣的事情,夏天吃過晚飯后,我對奶奶說你拿著涼席先到路上占個位置,我先去家后的小樹林里抓了幾個知了。約過三刻光景,我就很容易的手拿一把知了,一頭汗水的我急匆匆的往回走,找到奶奶的位置。本想躺在席子上休息會,這時知了從手里掉了一個,蹲在原地左摸摸、右摸摸還是沒找到,突然在半米處的位置,感覺有個大小猶如知了的東西在向外爬著,于是,粲然一笑的我情不自禁的說了句:“看你往哪逃,這回可不能讓你走丟了!”緊接著便去捏它。我“啊”的一聲,手非常痛,細細一看原來是只蝎子,原來我的手被蝎子狠狠的蜇了一下。疼的我哇哇大哭起來。
常言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個教訓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彷如昨天發(fā)生的一樣,歷歷在目。至此以后,我在也不敢到了晚上胡亂的向地上摸來摸去、光著腳丫在地上亂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