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紅葦白空斷腸,唯有東籬傲寒霜

溫一壺淺白的月光,碾一碗文字的甜香。唱一曲烏衣巷,演一出殘紅落盡的悲涼。走在鋪滿落葉的回廊,聆聽著時光的腳步滴嗒滴嗒作響。那嗚嗚咽咽的笛聲在水面上穿揚, 伴著如霧如紗般的菊香,低吟淺唱。
如夢的夜晚,獨坐花間,一盞清茶裊裊繞梁,看花開蝶舞花落蝶殤。夜未央,月癡狂,蓼紅葦白卸了殘裝,芙蕖化蝶在指間靜靜的綻放。輕舞飛揚,這是詩意的天堂,靈魂的故鄉(xiāng)。
大地披上了風裝,秋雨寧靜而又綿長。天空舒朗,大地空曠。殘紅收進了錦囊,梧桐慢慢地飄黃。無論是眉尖刻下的風霜,還是心底種下的憂傷,都隨著菊的粉墨登場,多了一份儒心詩香,變得柔軟而又芬芳。
喜歡徜徉在菊海,在潔白粉嫩里把心情梳妝,那薄紗似的晨霧在身邊靜靜地流淌,述說著前世過往。六朝的故事早已煙雨茫茫,楚宮的老梅還在千年地凝望。文人雅士的詞章,把平淡的歲月裝璜。離騷來自楚鄉(xiāng),有著傲骨的寒霜。詩意在花蕊里輕輕的啟航,柔軟放飛在心靈的牧場。單純善良是因有詩心暗藏,韻腳的美麗來自佩環(huán)的鏗鏘,堅硬世俗的靈魂寫不出柔婉的篇章!漫天的才情才配得上滿衣的菊香。問一聲:“孤標傲世皆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可見瀟湘。
喜歡隨意的生活,不管道理的短長。人到中年,已是古道斜陽,一臉的風霜愈久彌香。要不是還有擔子壓在身上,每天緊緊張張。那么只有開心才值得我去仰望,快樂的心情才是隔案的一縷馨香!
喜歡蘇軾的豪放,大江東去,浪濤濤,情懷萬丈。被貶黃州,小火燉肉,滿地黃花,青菜羅卜湯,也吟詩作賦寧靜悠長;喜歡陶淵明掛印而去千古留芳。采菊東籬,南上腳下傲繁霜,柴門酒觴悠然伴詩狂;喜歡劉姥姥的話,守多大的碗,就喝多少的湯;喜歡錢鐘書,名利如雞蛋本在別人的筐。(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獨坐黃花上,最喜歡的還是紀伯倫,平淡的文字閃耀著雋永不朽的哲思與光芒,給后人留下不滅的印象。他說孩子只是借我們的腹部來到世上,我們能給予他肉體卻不能給予思想,他的靈魂自有故鄉(xiāng)。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弓拉滿,把箭射向遠方。
他把殘酷的現(xiàn)實當做圣殿,把愛和美當做信仰,深情地為生命點燃了一盞燭光。詩化的散文,散文的圣經,一路過海飄洋,如菊般清香。
喜歡張愛玲,一紙薄涼,寫盡滄桑。平淡的文字透著精美,像雕花的窗,鑲滿惆悵。錙銖的女人當了祖?zhèn)鞯募耶?,只為了心上人的流亡。只有胡蘭成說得出,她的不同凡響。說張不在乎他已有妻室與眾多的女友在身旁,乃至狎妓游玩,也不會放在心上。愛情只會降低女人的智商,文壇的絕唱,彌補不了情海的彷徨。直到有了范秀美,張才收拾起破碎的心房。
秋風斷腸,歲月靜美只能寫在紙上,命運注定的了漂泊流浪客死異鄉(xiāng)。胡的誓言早就花自飄零水自殤,《今世今生》寫滿了薄情與荒唐。我們再讀一遍張愛玲,還是從內到外的美麗與善良。沒有只字的責怪與對痛苦的宣揚,真正的憂傷不會寫在紙上,只會在心底默默流淌,如菊般安詳!
淡然是絢爛后的沉淀,純潔不是無知的白紙一張,高雅只會來自雨后的荷塘。貧富也只是銀行帳上的那一點點脂肪,燭光的庭院各有各的酸甜苦辣登場。風光的背后不是滄桑就是骯臟,麻辣嘗過才知淡極味更長。
秋滿窗,一枕霜,兩袖清風費思量,蓼紅葦白空斷腸,秋菊披霜奏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