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北京霧霾和擁堵需要切實可行的措施
日前北京師范大學(xué)管理學(xué)院教授董藩稱,北京的交通比較堵是因為北京的房價太低了,如果北京的房價放開,房價足夠高,就不會有這么多人涌入北京,他們會自動離開,房價自動就可以起到交通疏導(dǎo)的作用。早在2009年,董藩還曾拋出“未婚同居現(xiàn)象刺激購房”的論調(diào)。
放開房價治理擁堵,似乎說得通,但缺乏實證支持。除中國之外交通擁堵的城市有很多,限制房價的極少,外國政府無權(quán)干預(yù)價格。單純房價并不能阻擋外地人進(jìn)京,因為高房價往往伴隨著高收入、高就業(yè)機(jī)會。若北京放開房價管制,意味著市場化程度提高,只會增加北京的吸引力,不會減少。放眼全球,房價高企與交通擁堵往往是伴生現(xiàn)象,兩者不說互為因果,至少互不排斥。
我支持放開房價,但反對把房價和擁堵聯(lián)系在一起講。這里仿造董藩老師的思維方式作一番推理:北京房價太高,反映霧霾不夠重。等到霧霾重到很多人不得不撤離北京的時候,北京的房價肯定就降了。北京房價太高,反映交通不夠擁堵,等到路上動彈不得,就不會有人想在北京生活居住,房價就降了。
主動放毒,主動造堵,可以抑制房價,理論上說得通,照此實施卻荒唐透頂。不要忘記,我們生活在荒唐的體制當(dāng)中,什么荒唐的事情都干得出來。很多事情我們現(xiàn)在還不能做,至少改善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可以做的。
治堵就專心講治堵之道,這是專業(yè)之家,議論價格的合理性那是專制之家。對價格說三道四反映了危險的思維方式,專家嫌房價太低不對,市民嫌房價太高也不妥。嫌房價高,會給政府提供干預(yù)價格的借口。
社會是巨復(fù)雜系統(tǒng),價格是巨復(fù)雜系統(tǒng)的指標(biāo)。市場的功能就是尋找價格,個體以價格為指引決定自己工作和消費。假如價格可以由簡單幾個因素決定,說明交易成本很低,那么市場可有可無,這種情況真實的社會不可能出現(xiàn)。(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取消市場,等于取消社會,瓦解為一個又一個大院。有形的大院,防止外人闖入。無形的大院,防止里面的人走出去。中國人不會想重溫那樣的生活,或者說中國繼續(xù)生活在形形色色的院子里,只是高度降低了,翻墻比文革以前容易了。一個人可以不翻墻,但是不能為墻添磚加瓦。
當(dāng)我們聽說有人嫌房價高,應(yīng)該心里明白,說明這個還不需要房子,他的真實需要是一處住所。住所可以在北京租,若租不起,也借不到,說明這人不需要北京。有人寧愿在北京住暖氣井,說明中國有的地方太不可愛了,連北京的暖氣井還不如。
為什么北京與外地差別那么大?原因有很多,這里只說一點:央企云集北京。作為中國第三大城市,廣州只有兩家央企,南方電網(wǎng)和南方航空。央企云集給北京帶來巨額財富,也造成了難以負(fù)荷的交通壓力和人口壓力。換個說法,央企掏空了全國人民的腰包,北京又想拒絕接納蜂擁而至的窮人。一枚硬幣的兩面,北京不可能只貪其利,不要其弊。
房價可以不予理會,霧霾和擁堵不能不理會。北京治理霧霾和擁堵最干脆有效地辦法,就是命令央企總部遷離北京,鄭州、武漢,這類地理中心是很適當(dāng)?shù)倪x擇,廣州、深圳這類經(jīng)濟(jì)前沿也不錯,還可以選擇環(huán)境壓力比較小的廈門、珠海等中等城市。尤其是中國移動這類業(yè)務(wù)重心、利潤重心都在南方的央企,它們賴在北京,無非是高管們想貪圖北京的戶籍及其衍生福利,為了一己之蠅頭小利卻給中央添堵,實在要不得。
等到驅(qū)趕央企的命令下發(fā),我們會發(fā)現(xiàn)北京堵車緩解了,霧霾也輕了,同時房價也會下跌,以事實證明董藩言論的錯謬。如果連驅(qū)趕央企的決心都下不了,說明北京交通還不夠擁堵,霧霾還不夠重,遲早會重到下定決心的那一天。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3613912/
治理北京霧霾和擁堵需要切實可行的措施的評論 (共 9 條)
- 心靜如水 審核通過并說 好
我能提拔你當(dāng)干部:支持支持再支持,在沒有改變之前,我希望北京霧霾濃成固體,走路都走不動
梅斕:回復(fù)@我能提拔你當(dāng)干部:謝謝朋友品讀支持!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