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話三通
1、晝看人,夜讀書
友人每問,最近忙啥。答曰:晝看人,夜讀書。
原先以為,讀書容易看人難,其實,讀書不易,看人更不易,兩者皆難矣。夜里,讀書讀出志氣,立誓要學(xué)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白天,還得不嫌銅臭去找錢。夜里,讀書讀出精神,今世要學(xué)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白天,還得小心翼翼看上司的臉色行事……倘不如此,我另外又有什么辦法呢!
多少年來,在我眼里,人流如織,行色匆匆,連他們的面孔都來不及看清楚,只是覺得每個人都在理所當(dāng)然地為自己的生計而勞累奔波,一個個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蕓蕓眾生,有人活著是為了別人好;有人只是為了自己好;有人既為自己好,也為別人好;有人活在世上則純粹是為了讓別人不安寧。于是,也便有人樂,有人哀,有人喜,有人怒;也便有了好人、壞人、不好不壞的人……
案頭置有《周易》,閑暇偶爾翻翻,對“周”、“易”兩字印象深刻。我沒有研究過《周易》,似懂非懂,但我自己覺得《周易》的精髓就在“周”、“易”,“周易”的注釋很多,可我喜歡將“周”理解為“周而復(fù)始”、“規(guī)律”,將“易”理解為“變易”、“變化”,“周易”,乃有規(guī)律地變化也。
白天看過了一張張喜怒哀樂的臉,識別了一會好人壞人不好不壞的人;晚上翻開書在字里行間細(xì)細(xì)地品味和探究其緣由世間:茫茫人海,人心有善惡,人格有尊卑,古今無非一轍;短短人生,來時握雙拳,去了撒兩手,因果原來一律。人海,人生,“周”而“易”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2、夜讀滋味長
讀小學(xué)時,爸諄諄教導(dǎo)我,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頭腦清醒,讀書,記得牢,效率高,早晨讀書最好。讀高中了,便自說自話地認(rèn)定讀書最好的時光在夜里,最好是深夜――夜讀滋味長。
夜里安靜,夜讀的滋味長,就長在安靜:安靜使人思緒奔瀉,安靜使人浮想聯(lián)翩。在安靜的夜里讀書,是一種寫意的精神享受——
夜幕剛落,盡管白日的喧囂還在延續(xù),但比起白天畢竟安靜多了;而讀書的好時光,乃是在旁人進(jìn)入夢鄉(xiāng)的時候——先不開燈,讓融融的月光灑滿房間,靜靜地佇立窗前:遙望明月,讓清涼的月光洗去白天繁囂的生活,讓思緒的野馬盡情奔跑在茫茫無際的天宇;遙望明月,滿天空無色的月光,不知不覺間心里會默念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類的句子;此時,心宇緩緩地緩緩地盛滿了秀美的夜色變得無限空曠,說不盡的蒼茫、空朦、含蓄、深沉、充實、豐富……思隨心轉(zhuǎn),心有即有,心無則無,佛趣禪意,神思飄渺。然后開燈,將思緒搜回,從書房抱過一摞書刊,置于枕邊,寬衣上床,疊數(shù)只軟枕填入后背,選定一種舒服的睡姿,信手拈來一本,隨意翻看。遇投合情趣的讀下去,不入眼的就隨手扔在地板上,當(dāng)眼皮漸漸的沉重起來,書刊早已經(jīng)撒滿一地。書似青山常亂疊,明月不知君睡去,燈如紅豆宜深思,夜深猶照讀書床。
這樣,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收拾昨晚散落一地的書刊。其實,平日里我倒是個工作、生活講嚴(yán)謹(jǐn)?shù)娜?,什么事情追求個井井有條。但就是改不了這夜讀里亂丟亂甩的習(xí)慣,不知為何,唯獨在夜讀這一件事上,我就偏偏喜歡這種懶散的方式,隨意而舒心。夜色迷朦,書頁在夜燈閃爍中生出一種神奇的魅力:讀蒲松齡的《聊齋》,鬼影躍然紙上;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或希區(qū)柯克的懸念小說,則兇險驟增、神秘頻添……
讀明人《五雜俎》:“夜讀書不可過子時,蓋人當(dāng)是時,諸血歸心,一不得睡,則血耗而生病矣。”“子時”,23點至凌晨1點――而我卻于此時讀書最好?
3、書里日月長,讀中天地寬
書里日月長,讀中天地寬。讀書,給了我一個自由的空間。這個空間允許我作個性的思考,深度的探索;允許我在古今中外睿智的思想中暢行。讀書敏銳我的思想,錘煉我的語言,促成我成功的自我表達(dá)和社會交流……
“好書不厭百遍讀,含英咀華吐芬芳。世間惟有書事樂,莫負(fù)青春好時光?!泵鎸σ粋€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唯有讀書、才能給我一個冷靜思考的時空。
書里日月長,讀中天地寬。近十來年,我最愉悅的事也是讀書之后,點燃思想的燈火,照亮自己人生的道路?!凹核挥?,勿施于人?!薄安灰晕锵玻灰约罕?。”……每次閱讀,我的胸腔腦袋每次總會增加新的空間。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22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