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舅納稅
老舅納稅,說來話多。
老舅今年78,讀過書,種過田,開過店,辦過廠,退下來,搞收藏,收藏字畫、收藏玉石,還收藏各類發(fā)票。有人問他,你收藏字畫、玉石,值錢;收藏發(fā)票,做什么?他說,反正跟納稅有關系!
當年,老舅還是個僅以田里收成為唯一收入的地道農民,但對納稅,卻極有獨到見解。提起納稅的事,老舅總會滔滔不絕:“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古來如此??鬃拥摹?jié)用而愛人’,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說的都是‘以民為本’、‘以人為本’?!悦駷楸尽?、‘以人為本’體現(xiàn)在納稅上,就是倡導人本納稅,彰顯人文關懷。我當好一個農民,就要納好農業(yè)稅。”年年早稻收進,曬燥、揚凈,老舅總是挑選上乘的谷子灌進麻袋推著獨輪車早早自覺送到安華糧站。
后來開小店,當小店老板。因為地區(qū)偏僻,盡管小店生意不錯,但利潤并不豐厚,每月都繳120元左右的稅費,有人問他:“這么大的稅款繳上去,你不覺得虧嗎?”老舅的臉上流露出由衷的微笑,說:“我的小店現(xiàn)在之所以生意不錯,多虧國家把我們繳上的稅款撥下來修公路。以前通往我們小店的路不好走,小店的生意不好做?!彼€說他女兒在一個條件好的學校里讀書,學校建設的某一部分錢也許就是他繳的稅款?!皼]有人納稅,哪來公路和學?!阏f我虧不虧?”老舅反問。
積累了一些經驗和資金,老舅自己辦了個小廠,一辦十多年,他的廠子辦大了,工人越招越多,利潤越來越大,年年都是市里的納稅大戶……年首歲末,收到稅務機關發(fā)給的“業(yè)務培訓”短信,老舅也一個不落地參加,幾年下來,老舅自己竟成了半個納稅專家。每逢企業(yè)管理的人員聚在一起,老舅說得最多的一番話就是“國富則民富,國強則民強。國家稅收如同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企業(yè)和個人是機器上的零部件,機器缺少了零件無法正常運行,而零件失去了機器就如英雄無用武之地。作為納稅人,特別是企業(yè),是國家稅收正常運轉的基礎?!?/p>
2008。這是中國人民值得永世紀念的一個特殊年。新年肆虐的雪災,壓不垮12億人民寬厚的肩膀;“5·12”汶川大地震,摧不垮12億人民堅忍不拔的斗志。那時,有一個聲音振奮人心,“孩子,別哭,不要怕,政府會養(yǎng)你們的?!崩暇苏f:“在天災人禍面前,你就更看得見納稅的好處了!”老舅富有詩意地說:“稅收在哪里?稅收就在孩子帶著淚水的笑容里,在‘叔叔,我要喝可樂’的幸福里,在成千上萬有家可歸的帳蓬里,在一聲聲謝謝里,在一個個擁抱里……”(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2008。北京奧運讓全世界的人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中國傲立在東方,身為中國人莫不感到無比的光榮與自豪。處處歡聲笑語,時時笑逐顏開。換作老舅的口吻說,稅收在哪里?稅收就在怒放的煙花里,在歡騰的人海里,在一根根百折不撓的鋼構里,在堅如磐石的水立方里……
10年前,老舅把做大了的企業(yè)讓位給兒子,自己退回家里,一心搞起收藏,收藏字畫、玉石之外,尤愛收藏各式各樣的發(fā)票,不管買什么,他都要問營業(yè)員要發(fā)票。上新華書店買幾本他孫女用的卡通讀物,他會拿著小票要求營業(yè)員開正式發(fā)票;每次乘坐公共汽車,即使是一元錢的公交車,他也會跟司機要發(fā)票;就連到照相館洗幾張照片,他也要求照相館老板給發(fā)票;到餐館吃頓飯,就更別說了,一定會不怕麻煩地站在柜臺前死死等著營業(yè)員開出一張發(fā)票來……對老舅醉心于收藏發(fā)票的行為,曾經有人竊竊私語,表現(xiàn)出明顯的鄙視,明里暗里說老舅“精狗比”,懷疑他這些年不花一分“私房錢”,所有的東西,只要開得出發(fā)票的,都要想方設法去兒子的企業(yè)里報銷?要不,他開那些發(fā)票干什么呢?不過,細心觀察,老舅似乎又不是那樣一個人。老舅衣著樸素,穿的都是大眾衣(從來不穿名牌);他不抽煙,喝的酒也很隨便,連過年給大家喝的也還是自家釀的米白酒;他為人和氣,對村里的老人,路過了,總會進門去探訪探訪,由此人們也常常不信老舅真會是個“精狗比”。那天,老舅打開他收藏發(fā)票的抽屜時,直讓大家驚呆了,大大小小,整整齊齊,層層疊疊,整整一抽屜發(fā)票。更為令人驚訝的是,老舅從床下又拉出一個樟木箱子來,那里面,竟然也全是發(fā)票,只是顏色已泛黃。發(fā)票,在一般老百姓眼里,無非是個憑證,可有可無,照個相呀,買本書呀,打個的呀,要開發(fā)票做什么呢?然而,在老舅的眼里,發(fā)票就是稅,發(fā)票就是錢!老舅隨手拿出一張10元的人民照相館開出的發(fā)票,對著大家說,這張發(fā)票里,就有5角錢是入了國庫的,如果我不跟照相館要發(fā)票,這5角錢就是照相館的了,而這5角錢理應是要作為稅收入國庫的呀。大家這才恍然大悟,老舅收藏發(fā)票原來是逼著人家按規(guī)定向國家納稅呢!再一問,才知老舅“收藏”發(fā)票,比收藏字畫、玉石要早得多,已經足足有了30年歷史。靜心想想,我們每一個公民,其實都應該象老舅一樣,樹立“發(fā)票”意識,從細微處做起,為國家稅收做點貢獻的啊。
還是老舅說得好,畢竟,“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21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