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了的,長大了……
小時候,總希望著自己快點長大,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不再受父母的管制?,F(xiàn)在,自己沒良心的長大了,卻一直想著回到小時候。嘿嘿,話說人可真是奇怪啊……
小時候,身旁的小伙伴一生氣便會冒出:“俺不跟你玩了”,說完,沒等過兩天,馬上又會主動找你玩,全然像沒說過似的,而且彼此玩耍的感情也絲毫未改變……長大后,時常會聽到或男或女的人說:“我恨你”,說這話時,仇恨犀利的目光像利劍一般,直刺別人的心口窩。這話說了,就很難受回去了,即使好收回去,但就是因為現(xiàn)在的人顧及面子、情感、所謂的原則等亂七八糟的因素而不甘收回去。也許這恨不會是太深,會因時光而淡化,但就是因為顧及得太多、恨得太彰顯,才壓迫著這個人開始學會了如何“努力”的去恨,或許僅僅為的是讓那個人看看自己的厲害、也許是讓周圍的人感覺自己很強悍,但——-這些又有什么用呢?自己因外界而逼迫自己去“努力”去恨,自己就知足嗎,真正痛苦的是誰??!想必只有自己知道吧!要是能像小時候說完“我恨你”后,沒幾天又和好如初的做法肯定會遭人唾棄,這樣別人會視你為吃軟飯的家伙、或認為你沒骨氣、會笑話你是傻子、同樣會作出你會再次受傷害的預言而期待著看你的好戲。不管是外界是碎語,還是眼神,都會督促著你“努力”去恨。可那又何必呢?這樣恨過、這樣的不甘心僅僅換來的是別人的簇擁或是贊賞,但你內心真的是自得的嗎?還不如像小時候一樣傻里傻氣的去和好呢!
小時候,每個小孩子對玩可謂瘋狂,從早到晚,甚至連飯都顧不得去吃,天黑了,回到家里,大人們會責備他們,但在他們會絲毫沒有哭喪的表情或疲憊的身體,而停留的是玩完后的興高采烈和滿足……長大后,雖說年紀不大吧,也還是喜歡玩,但玩完后,他們臉上很少有挺留的興高采烈,大部分是頹廢的表情和疲倦的身子,很明顯,這玩啊樂啊沒有深入到他們的內心深處,只不過是蜻蜓點水而已、、要問他們:“好玩嗎?”,他們會很慣性的動作拿出相機展示玩時的風光,就此時,他們臉上會以慣性的形式輕輕一笑。玩,似乎對于他們成為了一種必須有載體記錄的一種活動,這好像在顯示自己沒有白玩。用載體記錄的同時不免也告訴了自己,這玩會淡忘,得用載體幫自己記住。完全不像小時候,玩的很high的記憶,至今自己仍然記得。如今的出去玩一趟,必須得留下點什么,不留下點什么吧,總是感覺自己像白玩了一樣,這種慣性的想法也許是促進了紀念品行業(yè)的興盛繁榮,但是,不覺得這玩有功利性嗎?
小時候,所有的關系都很單純,兩對小手一握,彼此交心,你傻不拉幾的直視她,她傻不拉幾的看著你,就像對方的眼睛是你照鏡子時看到自己的眼睛一樣,完全就是自己看自己的感覺啊……長大后,漸漸的發(fā)現(xiàn)倆手相握的人不一定是朋友、彼此有說有笑的人不一定彼此喜歡、一人愿意幫一人做事時,不一定是情愿的。。那自己看自己眼睛的感覺沒有了,可厭的是,有時會在他們眼中看到那么一絲的疲倦或是有戒心的堤防感或是有防備的應付或是特意顯示自己榮光的不懈或是瞧不起別人的高傲一撇等等,有時真是很厭煩這眼光,感覺忒可惡。忒厭煩了。但是,又不能直接沖他說。因為,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忍耐。我想,這忍耐可能是對自己有利吧!但卻使這些可惡的眼神泛濫成群?。?!
小時候,當從早到晚和鄰居伙伴玩,或男女同學一起做游戲,大人們看見了,不會說些什么,周圍的人看見了也不會碎言碎語……長大后,一個算得上是熟人的人,若看見你和另一個人有說有笑,等到你單獨和這位熟人一起時,他會不自覺地問你:“那個人是誰???”不免的你就得做出:“她是我****”的解釋,若同性還好解釋些;若是異性的話,那些所謂的熟人聽完會偷笑道:“我清楚了”,仔細一想這偷笑挺傻的,人和人說話有啥稀奇?又不是人和動物說話?又不是人和桌子、地板說話啊!那單單純純的關系就這樣解釋不了了,若想解釋,你就得忍受住那段經典的“解釋就是掩飾……”嗨……不知道是哪位神仙大家說出這么經典的話,竟這么流傳至廣??!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要玩的,對那時的我們,沒有太多時間的孤獨、寂寞……長大后,聽到的關于孤獨寂寞的經典語句不由的盛行起來,緊接著,一些關于孤獨寂寞的歌曲也泛濫,同樣,關于其的口頭禪也隨之囂張起來,不時的會聽到:“哥們,空虛寂寞了?。俊钡奶舳涸捳Z。嘿,還真是有意思啊。更樂呵人的是,一些一個人自在但形單影只做事的人士竟被別人掛上了個“孤行狹”的雅號,那真可謂有才?。≡谝庾R中,好像孤獨寂寞就是單純片面的指沒有人陪的單獨的一個人似的啊。。嘿嘿,有趣……(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小時候,我們被揍的次數(shù)絕對的多于長大后了的,或許因為小時候的我們雖小吧,但那時的我們絕對有自己的思想,大人們若是想讓那時的我們干一件我們不愿做的事,“我不,我就是不干”的堅定話語會相當快的脫口而出,那真可謂力索,就算被揍也不干的堅決啊……長大后,被挨揍的次數(shù)少了,可能真的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基本趨從于大人們的了,你個性的思想在時光的磨合和經歷事件的打擊下趨于圓滑,像沒有了棱、沒有了角。雖然年齡大了,但自己最原始的真心思想?yún)s漸漸地少了,這就是被大家稱作的“省心啊”。對于自己的前途、婚姻等等,都很少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了,表面上掛著省心、孝順的頭銜,內心卻時刻的在“墜落”啊,開始認命了,開始不思進取……往往,當一個人開始認命的時候,側面也就反映出其遇到了困難或心情很難過、很傷感。這個可是所謂的算命先生說的哦……
呀呀呀,“我不想不想長大……”,聽到這話,別人會說:“這可由不得你啊,還是老老實實乖乖地吧!”,但是我真的希望小時候的單純和幼稚能對我們這些貌似“長大了的大孩子們”一些啟示……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bject/1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