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遺跡古城·尼姆記憶之八——窈窕食女借居法國

羅馬遺跡古城·尼姆記憶之八
——2009年生活在尼姆
尼姆周邊(2)
一路田野風光,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后,進入里昂。
查到關于里昂:“里昂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的形成可溯源至公元前6世紀。因其位于兩條河流(索恩河和羅訥河)交匯處的地理位置,水上運輸方便,為里昂的早期發(fā)展提供了條件。根據(jù)里昂西部的富維耶山高盧城遺址的發(fā)掘信息,部分歷史學家推斷,里昂可能為當時的高盧人(Gaulois)的首府,其人口數(shù)量甚至可能一度超過20萬。現(xiàn)在人口約60萬,即巴黎,馬賽之后成為法國第三大城市。
公元前43年,愷撒的代表呂西·姆那提尤斯·普朗庫(Lucius Munatius Plancus)占領了里昂,建立了盧格杜努姆(Lugdunum),這也是現(xiàn)代里昂城市的前身。但由于戰(zhàn)亂,此后近1000年間里昂的地位不斷衰落,直到中世紀中期才逐漸恢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里昂處于法國中部,不但在地理上而且在飲食方面都是法國南北分界,也作為南北聚合的重要城市。里昂的老街(Vieux Lyon),位于法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發(fā)源于阿爾卑斯山脈的羅納河(La Rh?ne)與另一條發(fā)源于東北部的孚日山脈(海拔400米)西部的索恩河(La Sa?ne)之間,呈南北狹長型分布,地形平坦,海拔在170米左右。汨汨水流向南去,極美的兩河風景,柔和的黃昏,屹立的雕塑,河岸上不同風格的建筑,里昂因其多宗教并立的特點而建造的各種宗教種類較多,天主教教堂、基督教教堂、清真寺和猶太教堂,以及市中心橫跨兩河的橋梁,即彰顯了里昂這個城市的古老文化歷史,也呈現(xiàn)出作為法國曾經(jīng)的絲綢紡織工業(yè)及其集散地這一重要工業(yè)城市的遺風。
之前,我曾有幸參加過里昂二大紡織服裝系學生的設計作品展示。首先學生們除了理論學習以外,學校設有材料庫,具有服裝鞋子提包飾品制作的各種面料材料,尤其是新材料。學生們憑自己的證件去領料,在學校開設的制作間去完成畫在圖上的作品。然后學校還在同一條老街上擁有兩家店鋪,一家以銷售飾品為主,另一家就在斜對過兒用來展示師生們的作品,并對外銷售。
學生們不但一件件掛起或擺放好衣服裙子褲子,裝點上絲巾圍巾披肩,胸花胸針飾品,還買來一些展示開幕式所需的甜品酒類,簡單的一次性餐具酒具。讓人們在一種輕松的雞尾酒會中的氛圍中觀賞作品。還有請來的當?shù)孛襟w人,學生分別在自己的作品旁邊講述自己的設計理念,接受咨詢。在電視屏幕上放映著更多的作品以及探討設計,手工制作的過程以及半成品成品。像是一臺服裝秀。一個班里的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但都用法語與來參觀的人們介紹著交流著。
展示結(jié)束關門后,跟我的學生們一起在里昂那街道不寬,店鋪林立的歷史文化老街區(qū),逛街吃飯。他們不忍心宰我哎。四個人一頓飯一百多歐元平均每人不到三十歐元(要知道全法國的學生們在學校或大學城的食堂里吃飯一個人一頓飯不過3,5歐元?。。?。然后乘坐老城開往“富爾維耶爾”("Fourvière")方向的纜索火車,到富爾維耶爾山上去觀夜景。
“兩千多年前,羅馬帝國在的山坡上建立了城市里昂。富爾維耶爾山是里昂的搖籃,也是里昂基督教的發(fā)源地,所以又被稱為祈禱山,里昂的光明節(jié)也和這座山息息相關.這里有建于19世紀的巴洛克風格的圣母教堂(Basilique Notre Dame de Fourvière),還有古羅馬時期的劇場和羅馬高盧博物館。站在山上全城景色盡收眼底,對面的山是Croix-Rousse區(qū),昔日紡織工人們聚集的山坡,也被稱為紡織山。從這里還可以看到匯集在兩條河流中間的半島區(qū),當然晚上也是個賞夜景的好地方。
在山頂上矗立著高27米,長66米、寬19米的富維耶圣母教堂(也有稱之為富維埃爾修道院)。教堂的平臺是居高臨下俯瞰城市的極好地點,教堂本身集中體現(xiàn)了19世紀末在法國基督教建筑中占據(jù)主流的那種對裝飾的無限狂熱?!?/p>
還曾應學生們的熱情之邀住在學生們的租屋里,一起做飯吃。得益于里昂發(fā)達的第一產(chǎn)業(yè)和羅納河豐沛的灌溉之力,學生們能夠去蘋果園摘果子摘花,包裝,運輸。用這種打零工的方式正道自己的零花錢。趁他們上學打工之際去超市逛逛買些東西,給他們燉排骨燒雞塊兒,還咬牙買了肥鵝肝(一個不大的罐頭包裝要付37歐元?。。?,跟學生們一起品嘗一下。那短短幾天在里昂的逗留了解到他們生活的各種趣事和不易——那些一般他們都不會跟家長講到的但自己要流淚的辛酸經(jīng)歷。回想起這些情景,腦子里浮現(xiàn)出他們的作品,即被他們感動又為他們的成長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但由于尊重學生們的設計版權,答應過他們只留存照片,但不能在此登載照片。非常遺憾。
車子一路疾駛,很快我就被眼前這座壯觀不已古羅馬露天大劇院打斷了回憶。
“建于公元前1世紀的古羅馬劇場是與圓形競技場齊名的古羅馬時期的著名建筑。遺留在市中心的大理石圓柱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當年羅馬時代的繁華與絢爛。早在公元前43年,古羅馬人就在里昂建成了豪華的大劇場。劇場規(guī)模發(fā)展迅速,到公元2世紀,劇場內(nèi)增加了近萬個座位,可見當時劇場演出的盛大景象。這個宏偉的圓形大劇場是舉行角斗士角斗、人獸搏斗和展示珍奇野獸的地方。劇場呈橢圓形,規(guī)模很大,可容納五萬多名觀眾,直徑百余米,外層墻高為48米,共分4大層。劇場四周有階梯和斜坡走道,中間為競技場,場內(nèi)設有80個出入口,觀眾可方便迅速退場。經(jīng)過里昂考古學者幾經(jīng)研究,現(xiàn)已重建了當時的舞臺結(jié)構,劇場保存到現(xiàn)在的有寬達百米的外臺、背景裝飾壁、舞臺遺跡等。仍然保存完好得一大一小2個半圓形劇場,如今已不僅僅是個供游客參觀的出土文物,而是時常會舉辦大型音樂會、演奏會、歌劇等演出的場所”。
這也是保存至今法國最古老的劇場之一,可同時容納人。它擁有極佳的聲響效果,至今仍然時常舉辦文化活動。南側(cè)還有一個小型劇院。
羅馬帝國在其繁盛時期,奴隸主為了尋求豪華舒適的生活,也由于意大利南部有儲藏量極大,也非常有名的采石場。名氣最大的莫過于卡拉拉采石場了。所以重點發(fā)展了城市建筑。因此在工程建設方面,具有突出的成就。當時羅馬帝國發(fā)展建設,不僅僅限于本國,還擴大到所有它所占領的一些地區(qū)。
劇目演出還在進行中,我卻神游了?;仡欀以诜▏拇笪餮笱匕兜拇a頭,小鎮(zhèn),快艇飛馳在大洋里。地中海溫暖的陽光,觡腳的石子,紅色巖。盧瓦爾河畔的酒莊,奶酪。。。。。。以及種種經(jīng)歷。
至此,全文完畢。謝謝各位的關注和鼓勵。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ibi/vmhy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