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有的人》有感
《有的人》詩歌里面都是魯迅的影子和氣息,讀來如在原野,看風吹草浪,野草搖搖,生息不止。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边@是兩種“有的人”。前者囊括了很多種人,他們騎在人民頭上,他們把名字刻在石頭上,想要“不朽”,他們活著別人就不能活;后者同樣囊括了很多種人,他們俯身為人民當牛馬,他們甘愿化作野草,等著火焰將其燃燒,照亮原野人間,他們活著為的是讓別人更好地活著。
“牛馬”和“野草”都是魯迅筆下地意象,在《有的人》之中呈現(xiàn)是致敬,是感懷。惺惺惜惺惺,臧克家是能夠感受和理解魯迅的思想和他的生命價值的。
在這首詩歌里,臧克家諷刺者人民的敵人,那些虛偽自私的人間魔鬼,歌頌者奉獻者?!膀T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在臧克家的《老馬》中老馬形象是如此的深刻,它吃苦耐勞,它隱忍無奈,它身上有痛,它眼看前方。
能夠感受到臧克家對詩歌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從小就是圍繞著文學詩歌的。他的父親,他的庶祖母也是有才氣的,經(jīng)常帶領著臧克家在文學的世界里快樂,培養(yǎng)著他對于文學文字的敏感和靈氣。更有意思的是他家的一個佃戶,經(jīng)常同他講著故事,從這些故事里面,他接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靈魂,也愛上了這充滿生機的世界。臧克家愛著鄉(xiāng)村,因他生于此,長于此,也是在鄉(xiāng)村的生活讓臧克家感受到了人間的愁苦、窮疾和貧富差距,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同時,他的血脈里流淌著鄉(xiāng)村氣息的血液,有著善良淳樸的美好品格。這些,在他的詩歌的形式內容以及整體的風格上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在求學生活中,他讀著很多其他詩人的詩歌,積攢著,成長著,感悟著??偢杏X,臧克家好像就是命中注定地會成為人民的詩人。
《有的人》是在紀念魯迅,但同時他在歌頌者偉大的人民,歌頌那些人性中的美好部分,奉獻無私,善良誠摯。《老馬》中老馬的形象是那么貼近農民的形象,以至于讀來,那一匹負重受累的老馬就是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這是讓人心痛的,沒有一個善良的人可以無視漠視人間那些苦難降臨在淳樸善良之人身上,這種憐憫是一種感同身受。臧克家出身鄉(xiāng)村,他的眼睛和記憶里面必定是有農民的血淚汗的,同時目睹著農民身上的劣根性,所以筆下的老馬不會反抗,它選擇了隱忍,如同幾千年以來被壓迫的社會下層人民一樣,習慣了被壓迫。
30年代的新詩,就形成了以殷夫為前驅、蒲風為代表的中國詩歌會詩人群堅持“詩的意識形態(tài)化”、“大眾化”,和以徐志摩、陳夢家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為代表的現(xiàn)代派詩人群強調詩歌的貴族化、純詩化兩種截然不同的創(chuàng)作局面。然而,處于這一時期的臧克家徘徊游走于兩者之間,既關注現(xiàn)實、揭露社會黑暗、有著深刻的批判意識,又提倡詩美、注重詩歌形式、深受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浸染;既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又具有鮮明的私人性或主體性;既弘揚了詩歌的擔當精神,又捍衛(wèi)了詩歌的美學理想,在公共性與私人性之間獲得了適度的平衡,實現(xiàn)了詩歌公共性與私人性的統(tǒng)一。
臧克家認為詩人一定要成為“時代的候鳥”,是的,他成為了一只美麗的候鳥,飛過這一段歷史,留下了美麗的羽毛和聲音。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ibi/vfbndkqf.html
讀《有的人》有感的評論 (共 5 條)
- 逐夢星空 推薦閱讀并說 散文網(wǎng)一枝獨大,你也會名揚天下!若想獲得更多推薦機會切記以下幾點,(一)散文、詩歌,小小說是本站的三大優(yōu)勢板塊和發(fā)展趨勢;(二)文章的內容固然重要但是一個好的標題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過長,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讀者的心從而讓人有一種過目難忘的視覺沖擊和心靈享受!心若在,夢就在,有夢就會有未來!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夠一如既往的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可讀性的優(yōu)秀佳作來!
- 漫舞洛城 推薦閱讀并說 相聚散文網(wǎng),共筑文學夢!回首過去我們一路高歌猛進和勇往直前,放眼未來我們更是豪情萬丈和信心滿懷!中國散文網(wǎng)正是有了廣大文友的信任理解和關愛支持才變得更加枝繁葉茂和旺盛強大,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散文網(wǎng)的廣大同仁和領導同志們預祝所有的文友以及您的家人和朋友們個個都幸福安康,萬壽無疆!最后還要衷心的祝愿所有的兄弟姐妹們都能夠在新的一年里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真善美和正能量的經(jīng)典佳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