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緣水度

案頭一本翻閱的《圍爐夜話》,一杯剛沏的泗交綠(厚民晉茶),君子蘭邊還是那本《圣教集序》,二胡默默地躺在琴匣里。屋子里靜靜的,似乎可以聽見毛筆與紙的摩擦聲,歇下用小楷抄錄《茶經》的手,目光逡巡,思緒悠悠。
山東陳厚珉先生,乃山西種茶第一人,創(chuàng)業(yè)艱難,終得功成,其志可嘉!泗交綠茶,發(fā)于南國,受命乃遷,其情可嘆!自古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而今晉茶當以陳老為至交。泗交,是我剛參加工作的地方,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多年來,魂牽夢縈難以割舍。今為泗交茶莊抄錄《茶經》,“水陸草木之花甚蕃”,“以一葉而能勝諸花者,此君也”。目之所及,茶緣遂結。
“花不可無蝶,山不可無水,石不可無苔,水不可無藻,喬木不可無藤蘿,人不可無癖”。余生性愚頑,卻貪玩不已。諸多喜好,無一精到。雖有古訓“大
癖煙酒茶”,但遇煙酒二物,退避三舍。茶道之藝,終覺其繁,又不欲作牛飲,遂敬而遠之??上Я苏煞蛏?,每每自嘲自謔,感慨系之。曾杜撰句曰“幸鐘煙酒茶,惜無翰墨詩?!鄙暇湟嗪逍?,卻遠無“池塘鎖煙柳”之意境。
夫天地之間,人為靈長。對自然萬物,唯利用是圖,獵器、漁網、云梯等物太多的傷生血腥,滿含了心機,似乎也談不上什么大智慧,本能而已。況且本能一旦失去限制,就有破壞生態(tài)的趨勢。欲壑難填,唯心靈之升華,對于生活藝術的追求,才是人類高于、區(qū)別于其他生靈的精神殊途。原本簡單的泡茶被人們演繹得如此詩意:“百鶴沐浴、觀音入宮、仙姑懸壺、春風拂面、關公巡城、韓信點兵、茶羽霓裳、金風玉露”。不由人遐想,于蘭亭之屬,得紅袖添香,該是極愜意極享受的美事。茶的發(fā)現緣于“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而南茶北徙的實現,則是奪自然造化之壯舉,垂千年不朽之盛事也!
“若無詩酒,則山水為具文”。正是因為泗交的山水,才有了厚民晉茶(泗交綠),也因了厚民晉茶,泗交的山水便初看為山水,品茗之時又非山水,茶后余香,于蒙眬中山水復歸山水。來自南國的佳人驀然回首,情人卻在中條深處。泗交的山水千年等一回,等到了晉茶姑娘的點染,愈發(fā)青翠!不久的將來,泗交無疑會以茶山而聞名于世!吾人卻因緣而果,似不能離茶須臾也。(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且住,莫非又要沉迷于茶乎?不可不可,當化冰為水,洗滌塵埃,當明了善水“利萬物而不爭”之理,以水之平之柔去度世間萬物。世間萬物如書法樂理等無不有度。平與不平、適與不適之間唯一個“度”字。蕓蕓眾生,喜好不一,平日所見,如垂釣、打獵、獨行、驢游、戲曲、棋牌、球類、飲酒吐霧、歌舞、喜文弄墨等等,只要不損人利己,不傷生不沉迷不拔,均為樂事。如昔人云,“酒可好不可罵座,色可好不可傷生,財可好不可昧心,氣可好不可越理”。全在一個“度”字,如能喜好之余,為人服務,豈非善耶?
厚民晉茶之緣,泗交興感之由若合一契。心念陳老,厚珉厚德。泗交山水,善“度”茶緣!陳賢大業(yè),厚民福民。吾本憨陀,唯以茶代酒敬友,以水墨丹青益友而已!先生歷盡艱辛,“度”得晉茶。余殘守中庸,水度茶緣,慚愧慚愧!
閉目啜飲,心靜如水。再執(zhí)筆抄錄《茶經》,“四之器 ,則,量也、準也、度也。。。?!薄?/p>
姚 冰 20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