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
筷子,我使用得超級嫻熟——這主要跟筷子的正確握法有關,不是吹,我的握法非常正確,筷子在我手里想搛什么就可以輕易搛出什么。吃飯的時候,難度最大的就是搛滑溜的小芋艿頭——我們土話叫“小芋奶奶”——此“奶奶”不是上年紀的女子,而是“小乳頭”的意思——瞧,湯溪話就這么形象地形容出小芋艿頭的那種嫩那種??!這種滑溜的小芋艿頭遇到我和我的筷子,只能乖乖就范。我還可以用筷子搛玻璃彈珠——玻璃彈珠可是放置在盛有淺水的瓶瓶罐罐里——初中元旦游園活動,我總是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搛出足夠多的彈珠,換來幾顆做獎品的奶糖。《世說新語》說,有個性急的王藍田,“嘗食雞子,以箸刺(挾?。┲?,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后來還跟這個雞子過不去,氣急敗壞地又是踩又是啃的。第一次看到,我都笑翻了!——我猜測這個王藍田可能握筷子的方法有問題,像我,可以很輕松地搛出煮熟的鵪鶉蛋來,大幾倍的雞子更不在話下。好了,我不說這個了——在我們鄉(xiāng)下,習慣把筷子放在一個鏤空的陶籃里,掛在廚房的柱子上——通風透氣——這樣筷子就可以保持干爽了——我們取筷子的時候,當然是取一雙,可是,有時候會無意中帶出另一支來——很脆的掉到地上。這個時候,我母親會說,今天有客人來。很奇怪,當天十有八九會來客人——每次來客人,我多多少少能改善一下伙食——有幾次取筷子我就故意想多帶出一支來,可是每次都是一雙,不多不少。這是年幼的我感到沮喪的事情。
我們鄉(xiāng)下有一種“土氣”的說法——我到現(xiàn)在也拿不準是“土氣”還是“吐氣”——大意是說,每個人身上都帶有不同的氣息,這個氣息是跟著這個人的。比如我們村上殺豬殺牛的阿水,他往牛欄或者豬圈一站,那牛啊豬的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牛會流淚,豬大氣不敢出——原本它還哼哼哈哈呢!再比如我吧,曾有個綽號叫“田雞命”——就是掌管田雞死活的,田雞就是青蛙,也有一種個頭小的,土褐色,也叫“活毛”——反正死在我手里的田雞活毛無數(shù)。這樣說吧,一片蛙聲的夏夜池塘,只要我走過去,乖乖,立馬鴉雀無聲!以此類推,張三李四王五,每個人身上都有氣息,人來人往就是氣息涌動交流。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我的朋友則智佐證,說他在山里呆半天,清爽清新耳聰目明,一回到人群,清新清爽沒了,目光渾濁呆滯,好像真氣被大街上的人吸走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氣場”吧,說到氣場,恐怕首推床頭捉刀人魏武帝,哪怕當個侍從,也是英氣逼人;倒霉蛋當然是美男子衛(wèi)玠,可以被女人活活看死——不過普通人見到曹阿瞞,多半會被驚嚇到,按母親的說法是:有些人(包括物)之間相安無事,有些人(物)則互相犯沖——犯沖了,我們鄉(xiāng)下就叫“土氣”(“吐氣”)——得了“土氣”的人,一般是昏昏沉沉,懨懨欲睡,無食欲,有時伴有惡心,想嘔吐,臉色發(fā)白發(fā)青。這個時候,母親就會用一只大碗,裝上清水,取三根筷子捏在一起,口中念念有詞:
許來土,帶來土,飛來土,跟來土;云里土,屋里土,屋前土,屋后土,弄堂土……豎豎便清楚!
她把筷子伸到你的嘴邊,讓你對著筷子哈一大口氣(好像把污濁之氣吐出來),再把三支筷子放在裝滿水的大碗里——三根筷子居然很自然也很緊湊地就豎在碗里了(如果你沒事瞎擺弄,費老半天的勁還不一定能豎起來)!等到筷子倒下,你就神奇地痊愈了!我母親不是巫婆,我的鄉(xiāng)親也不是巫婆,可是她們到現(xiàn)在都會用三根筷子給自己或者別人治病,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