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之志

深春的氣溫依然的寒涼,晨曦,有福躲藏在溫暖的被窩里,延續(xù)春眠不覺曉的人兒,該是最愜意的享受吧!而我的美夢卻被一陣清脆的鈴聲所攪碎,好不情愿地被趕出了夢鄉(xiāng),我強迫自己睜開了雙眼,卻發(fā)現(xiàn)屋內(nèi)依然的漆黑。床頭燈亮了起來,那不近人情的光線恣意射向睡眼朦朧的我,神智被喚醒了,身軀被驅(qū)動了,溫馨的睡榻被告別了。家中的燈一盞盞亮起,拖沓的腳步聲漸漸密集,催促之聲也俞見響亮,最后的吆喝聲,所有人才由緩緩變得匆匆,這天,我們?nèi)铱墒且仙郊腊菁腋讣夷傅陌。‘斒帐昂眉榔?,拎齊大包小包,一家子終于上車出發(fā)了。抬頭遠眺前方的觀景,臆想中的春意盎然,碧空無際景色竟未有呈現(xiàn),而漫漫的白霧卻盈滿了我的雙眸。曾經(jīng),熟悉的道路,無數(shù)次經(jīng)過的橋梁,激情登高為之抒懷的城廓,已經(jīng)變得模糊,我似乎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這昏暗的清晨,這遮天蔽日的煙霧,籠罩了我的周遭,混沌了我的世界。老天?。∧喂蔬x擇這一特殊日子?在我蕭瑟的心坎上再涂抹上一層凄婉!難道?這闕灰暗的天幕,這不見曙光的黎明,這黯然的前路,是我盡人孝的回饋?
行走在煙霧彌漫的路上,本該小心翼翼的駕駛,聚精會神于茫茫前路,然而,腦海里卻莫明地滋生許多虛妄。想象那些還賴在被窩里酣睡的人兒,那些還沉浸在春夢里繼續(xù)逍遙的寵兒,戰(zhàn)戰(zhàn)兢兢行駛在路上的我,憤憤不平便也萌生,也許,他們夢境中的景色正演繹著碧空如洗,陽光和煦。我是多么渴望擁抱一縷明媚的陽光,在一個愜意的清晨里,在大自然斑斕的花花草草中,在滿院蔥蘢中漫步,俯身凝視一朵花,一株草,興許,會不期相遇一段濃情蜜意。亦或,乘著寂靜的晨曦,大膽地放縱自己,激情地傾訴自己,任性一回自我的自己!可惜!這等美事美境,想想罷了!能與庭院中那只落單而茫然的鳥兒,對對眼,說說話,已然心滿意足?;剡^神來,礐石永久墓園已經(jīng)不遠,剛剛那些不著邊際的胡思,可不敢在父母的跟前流露。再說,過個把時辰,濃霧背后的那輪紅日終將冉冉升起,陽光定將穿透迷霧灑落大地,大地必將欣欣向榮。那些沉浸在美夢中的人兒也終須起身,終將撐起一張張或真或假的笑靨,在燦爛與陰霾的塵世間游走,人啊!本來如此。
三月初三,老黃歷的清明節(jié),這一天,是我們與父母親約定的團聚日子。為了避開車流擁堵,兒孫們決定早點出門,免得老兩口著急。還真如所愿,一路上除了迷霧耽擱點時間,倒也順暢。當我們迎著墓山拾級而上時,才發(fā)現(xiàn)此間祭拜的人流早已絡(luò)繹不絕,慵懶晚輩竟敢拿早起說事兒,想來頗感赧然,一會兒見了父母大人,定少不了一番數(shù)落。于是乎!我們一溜煙上了山,手腳麻利地割草、打掃、擺紙、描金、上貢品,一陣忙碌過后,終于可以雙膝下跪,舉香齊眉,叩首拜謁了。青煙裊裊衷腸繞,年年寄語可知曉。人世間的情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更何況是陰陽相隔。只是,那份不舍,那份不甘,那份痛,又何以釋懷?趁著焚香間隙,按慣例來到摯友少河墳前,我倆分隔也有二十幾載了,每年,我都會在他的墓碑前,點上兩支煙,你一支,我一支,靜靜地坐著,默默地思念著,時而,也會埋怨,也會流淚,也會神游從前,進而,便有了些隔空的對話。也許是造化吧!少河生前的家與我家只一街之隔,如今,他的墓穴離父母親的墓穴依然是這么近,他不認識我父親,可母親對他卻如兒子般疼愛?;蛟S,當母親也入住這里,他已是家中??汀?/p>
天地輪回,造化弄人,短短的幾個鐘頭,我已是云里霧里,天上人間走了一遭。唐代詩人白居易那首: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這首詩,似乎是為我今日所寫。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今天的手足俱全,百年之后不過一堆白骨。人生苦短、世事無常,朝如青絲暮如雪,來如春夢兮去似朝云,又有誰人可解?忽然間,一縷紅潤的光芒不經(jīng)意間灑落在墓碑上,映紅了家人蕭瑟的臉龐,剛剛嚴肅的氣氛,繃著的神經(jīng),彌漫在心中的潸然悄然間灰飛煙滅了。當一抹春風(fēng)拂過,說笑聲,調(diào)侃聲便縈繞了我們,心扉溫潤了,心潮澎湃了,我們又回到了天倫之中。一大早折騰到現(xiàn)在,心緒總隨天色的陰晴而轉(zhuǎn),總在沉悶與欣喜中交集,終不能把控自己。人活在天地之間,便離不開老天的把控,我們試圖去了解它,認知它,從而找到生存之道,可凡胎俗體的我們要認知它,了解它,簡直是癡人說夢。老天不會說話,也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可它會很真實的把它的真相,把它的本相,完完全全地透露給我們,這便是伏羲氏的天垂象學(xué)說。天機不可泄露,看天色而行,自古人類就學(xué)會了卑躬于天,今天的大霧彌漫,臆想的春意黯然,期待的明媚陽光,心緒隨之起伏,便也無可厚非了。然而,天地運轉(zhuǎn),氣象萬千,本來就是自然界蘊藏的道,怎會因誰的意念而改變?老天的一點點捉弄,使我神行恍惚,愚癡顯現(xiàn)了。
立于山巔之上,迎面漫灑的朝陽,遠眺腳下這片大好河山,我的心已被這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色所融化。遠方的三江之口,正源源不斷地把生命的乳汁注入汕頭港灣,滋養(yǎng)了潮汕千百萬子民,那綿延千里的山巒疊嶂,庇護了這一方勤勞聰明的人民,也葳蕤了這個族群的燦爛文化。潮人,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精神,回饋上天的恩賜。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潮人在歷史長河中得以一脈相承,生生不息,其致勝的法寶不正是有了傳承嗎!曾經(jīng)混沌的我,因為秉持了潮人的傳統(tǒng),沒忘了家風(fēng)傳承,牢記為人本分,承蒙父母,摯友的庇護,心靈得以洗滌。我身后的親人,是我生命中注定的牽連,父母給了我生命,更傳承了家風(fēng)族訓(xùn)。雖說父子只有區(qū)區(qū)十二載的緣分,可他注入我血液里的人格秉性,做人擔(dān)當,顏面自尊,卻永遠在我血管里流淌。母愛如天,她的堅韌,她的無私,造就了她的后代永不言棄,正直人生的品格。我與摯友少河不過十八載的人間緣分,我們一起走過懵懂少年到初黯世事的時光,他豁達的性格,寬闊的胸襟,無私的賦予,感動了我的一生?;仨g,人生不過匆匆?guī)资d光景,總在相伴相別相忘中緣起緣落,而那個深深根植于你心中的人,必定是給了你心靈的震撼。緣長緣短,緣深緣淺,終不由我們把控,而先人的音容笑貌,永遠盈滿我們的生命??梢源_信,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一定會記得他們。大將軍衛(wèi)青那句千年之后誰還記得誰?是??!有些人走了,你可能十幾年、幾年、甚至只有幾天便會忘了,然而,漢武帝劉徹,大將軍衛(wèi)青的名字,卻讓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真真確確地緬懷了千秋萬代。因為,他們開拓的豐功偉業(yè),走在了巍巍中華的正道之上。我感慨于命運的威力,屈服于塵壽長短的宿命,然而,天降恩澤與我,賜予我生在一個尊道之家,常有善德之人為伴,有家風(fēng)、傳統(tǒng)、文化的接力棒傳遞與我,繼續(xù)傳遞下去,該是我不二的使命。
人類走過了茹毛飲血的弱肉強食年代,也走過了功名利祿的唯我時代,可人類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先賢帶領(lǐng)我們步入道德天地,總結(jié)出功、德、民之間的關(guān)系,自此,追求品格、素養(yǎng)、德行的境界成了人類的終生目標。上聞之人懂得了敬畏于宇宙深處的道,懂得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人融合為一體。然而,人天性中的慵懶、貪婪、虛榮卻總是如影隨形,人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墜入魔障,故而,品格的修行成了一輩子不懈的功課。回想今晨的慵懶,莫明的妄想,滋生的愚癡,如佛教中說的:貪嗔癡慢疑。如何管束虛妄、震懾魔障、弘揚正道之心呢?今日上山祭拜,不想有了一點感悟,修煉自己,升華品格,正氣盈身,虛懷若谷,胸有乾坤,這情懷便是家人永遠的追求。記得兩年前,我去印尼參加國際潮團總會第十九屆國際潮團聯(lián)誼會,來自全世界三千多潮子齊聚這里,無不歡欣雀躍。當東道主印尼潮人總會主席,商業(yè)巨子曾國奎老前輩宣布本屆大會開幕時,會堂中響起了飽含潮人鄉(xiāng)情的國際潮團會歌,每一人無不是熱淚盈眶地高聲歡唱,因為,每一個人都代表著身后的六千萬潮人參加這一宏大盛會,我們都無比驕傲。東道主的不懈的努力,忘我的辛勞,無私的奉獻精神,更讓我們敬仰。聽聞,這是印尼潮團總會經(jīng)過多年爭取才得以舉辦的,為了今天,他們已經(jīng)準備了整整四年時間。市井都說商人唯利是圖,可是,為了這一盛會,為了一場沒有金錢收益的活動,他們甘愿耗費時間,精力,金錢。我在想,支撐他們堅定地走下來的力量,是鄉(xiāng)情?是奉獻?是情懷?還不足以表達其內(nèi)涵。舉目當今世界,也只有潮人社團能夠舉辦如此規(guī)模的世界性盛會了,那日晚宴,曾國奎老先生平淡樸實的致辭,讓我振聾發(fā)聵,他說: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印尼潮人想請全球的鄉(xiāng)親們吃一餐飯。樸素?zé)o華的語言,承載著老先生博大的胸襟,濃濃的鄉(xiāng)情,更是代表了廣大潮人無私的情懷。那晚,我問同桌的丹麥潮團來了15人,我問:丹麥有多少華人?他說:600人左右,其中潮人不足百人。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有15%的代表千里赴會。試問?千里迢迢來到雅加達,哪一位不是不辭辛勞準時而來,又有哪一位潮人會推托呢?潮人族群之所以生生不息,源遠流長,“膠幾人”已深深浸入了我們的血液,“先做人,后做事“的淺顯道理,內(nèi)涵了潮人的精神世界。潮人清楚地知道,只有把自己融入族群,為族群的興旺發(fā)達而努力,才配做潮人,才無愧于祖先。愿意請客,欣然赴宴,這便是祖先傳承給我們的正道。
潮汕,自古被中原文化所邊緣,曾被貶為南蠻之地。然而,先民們卻汲取了漢文化的博大精深,發(fā)展了獨特的潮汕傳統(tǒng)文化?,F(xiàn)如今,潮汕最完整的保留了漢文化的精髓,潮汕話,潮汕文字便是漢文化原型的甲骨文。邊遠的潮汕未被上蒼遺忘,相反,更得天老爺?shù)亩鲗?,得以一脈相承,在這方水土之上總能彬彬濟濟。世人總以為潮汕人只善經(jīng)商,殊不知,有許許多多的杰出英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享譽海內(nèi)外的學(xué)界泰斗和書畫大師饒宗頤,把畢生睿智奉獻給了傳統(tǒng)經(jīng)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xué)、藝術(shù)、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xué)科領(lǐng)域,推動了漢文化的發(fā)展。我們敬仰的莊世平老先生,靠著審時度勢、對經(jīng)濟、金融的廣博知識以及不懈努力,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他深刻體現(xiàn)了中華赤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在他人生的盡頭,毫無保留地把兩千多億資金奉獻給了國家,而自己的兒子卻開著出租車謀生??氯A,新中國外交元老,他開拓了外交戰(zhàn)線上一個個堡壘,為新中國加入聯(lián)大,為香港回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召喚海外僑胞回國參加改革開放建設(shè),更是他外交事業(yè)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早年投身革命,不惜拋棄舊世界的富裕家庭,為共和國的強盛殫精竭慮。有太多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在他們的身上上演,那份對國家,對民族深深的愛,正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根!他們的名字,將深深根植在家鄉(xiāng)子孫的心,也必定會鐫刻在泱泱中華歷史的大典之中,因為他們走在了華夏文明的正道之上。
鯤鵬展翅九萬里,鴳雀翱翔蓬蒿間。這是莊子《逍遙記》中的故事,水中的魚卵可以進化成怒而飛的鯤鵬,而人類不也是從單細胞演繹而來,只是,有的人可以胸懷環(huán)宇,騰飛在蒼穹之上,有的人卻只能在蓬蒿之間徘徊。忽然間,我明白了些許,當我們還滯留在混沌之中,潮汕傳統(tǒng)文化熏染了我們,指引潮人走上傳承的正道,寬闊了胸襟。而一代代潮汕賢達,用他們的無私奉獻,教育了潮人,更用他們天地人為一的世界觀,福澤了子孫后代,注入了鯤鵬的智慧基因。多么祈盼,潮人有更多后代,不再拘泥于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如鯤鵬一般遨游天際。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anwen/vqhm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