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邏輯
人口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重要的問題。人口問題牽連很多方面,下面就幾個問題進行探索。
1、為什么人們說老家河南,產生這種說法有什么依據。實際上老家河南這種觀念并非空穴來風。生命三要素是陽光、溫度和水。但是繁衍人口除了以上三點外還有氣候和糧食,在古中國,土地能生產多少糧食,就意味著這片土地能夠養(yǎng)活多少人口,糧食的多少意味著這片土地的人口自然容納量有多少。河南地處華北平原,溫帶季風氣候,環(huán)境適合人類生存,河南大平原,盛產糧食,因此能夠養(yǎng)育的人口也多,糧食多是現今河南擁有戶籍人口全國第一的根本原因。糧食產量的提高是中國近代人口爆發(fā)的主要原因,紅薯,土豆,玉米,小麥的傳入促進了國家人口的大爆發(fā)。糧食的多寡導致了不同地區(qū)人口的多寡。兵家必爭中原也,戰(zhàn)爭在河南大地上不斷地爆發(fā),這就導致河南人口不斷的遷出河南,遷到沒有戰(zhàn)亂的地方。黃河不斷地決堤也導致河南人口為了躲避水災而逃離河南,糧食是人類生存繁衍的根本因素,在古中國一片土地能生產多少糧食就意味著這片土地能夠孕育多少人口。河南這片土地由于生產了大量的糧食,所以養(yǎng)育了大量的人口,而這些人口的很多又因為戰(zhàn)亂、水患、饑荒等原因逃離了河南,這些人逐漸在其他省份安家立業(yè),所以可以這么說,中國人的根在河南,所以也就有了老家河南之說。
2、工業(yè)化的進行促使人們遠離家鄉(xiāng),世界一體化,由于國家要與全世界人做生意,而海運成本低,很多商貿活動都在沿海城市進行,所以產生了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的崛起。工業(yè)社會,糧食的價格相對于工業(yè)產品很低,這樣人口是逐利的,人口紛紛流向沿海城市,或者說沿海城市的崛起受益于對外貿易,受益于改革開放。
3、中國的人口快速減少是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中國的人口患有計劃生育后遺癥,當年的計劃生育的目標是減少人口,但是就家庭方面,其也在進行計劃生育,個人計劃生育目的是生育男孩,國家的計劃生育和個人的計劃生育相結合,導致現今的適婚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這是生育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4、大的城市生存成本很高,但是政策導向卻把年輕人都往大城市趕,城市化是人口生育率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5、人口問題其實是個經濟問題,其與房地產、股市、債市相關聯,房地產長期看人口,化債,促使股市上漲要通脹起來。要使通脹起來,先要使消費起來。想要使消費起來,先要使年輕人背上家庭債/孩子債。根本方法是促使年輕人結婚,生孩子,消滅單身群體。(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6、年輕人結婚先要有婚房,但是大城市房價太高了,年輕人根本買不起,那就讓大城市房價下跌,或把產業(yè)鏈遷到小城市,大城市不能太大,超級大城市如果房價不能降下來,那么其就是避孕環(huán),圍城,青年人,興致勃勃的前往,結果一個個變成單生狗。
7、減少單身人口,把其作為政治目標,下發(fā)到各地。青年單身就是通縮,通縮利空房地產,債市、股市,青年都成婚就是通脹,通脹有利于化債、有利于股市、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