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的使用小技巧

MBTI的心理類型,是建立在榮格的類型論基礎上的(內向/外向*感覺/直覺/情感/思維)。MBTI也是從四個維度考察個人偏好——精神支配(內部還是外部)、接收信息的方式(感覺還是直覺)、處理信息的方式(思考還是情感)和生活態(tài)度(判斷還是知覺)。
下面,分別解釋一下這些角度。
精力支配,指我們傾向的信息、能量獲取方式。如果是內部的,則該個人更喜歡通過個人思考和內在的體驗來獲得能量,投入在內的精力較多;如果是外部的,則該個體更喜歡通過人際關系等外部角度獲取能量,投入在外的經(jīng)歷較多。
接收信息的方式,分為感覺和直覺,這里需要注意,感覺和直覺的含義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略有差異。感覺,傾向于通過感官獲取外部信息,接收到的更多的是客觀世界的訊息。而直覺則是通過內部思維想象來獲取信息,通常收集到的是主觀世界的信息。
處理信息的方式中,思考指決策客觀,善于客觀分析一切,憑借客觀信息決策;而情感則是憑借喜好來做決策。
生活態(tài)度,指生活中的個人風格,判斷型的人,條理性強,喜歡生活井井有條的樣子,凡事追求結果;而知覺型的個體,生活隨意,更注重理解事件發(fā)生的過程的意義。
幾種類型又可以簡寫如下:外部E,內部I;感覺S,直覺N;思考T,情感F;判斷J,知覺P。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如何解讀MBTI的測驗結果(測試網(wǎng)絡上都有)。
在MBTI的結果中,是這么排序的:ISTJ、ESTJ、ISTJ、ESTP(即每個維度按照順序出一個特征組成最后的四個字母)。以下說的功能,指的是該特征給個體帶來的影響,分別排序為主要功能(影響最大的特征)、輔助功能(影響次要的)、第三功能和第四功能。
注:每個人首先發(fā)展的是支配性功能(即主要功能),繼而發(fā)展出輔助性功能。青年期是發(fā)展個人偏好的時期,而生命中后期,個體才開始需要發(fā)展其早期被壓抑和忽視了的偏好(即第三和第四功能)。
第一步:在解讀時,我們首先關注的是最后一個維度(生活風格J、P),如果結果是P結尾,則指向(關注)隔位的特征(字母),該隔位特征是個人的主要功能(在未考慮內部外部的情況下);如果是J結尾,則關注臨位的特征(字母),該臨位特征是個人的主要功能??梢岳斫鉃?,判斷型J的人,更傾向于信息處理(臨位的“信息處理”維度),而知覺型P的人,更依賴接收的信息(隔位的“信息接收”維度)。
第二步:之后還需要關注首位的特征(精力支配E、I),如果是E(外部型),則上一步驟找到的主要功能便是“真實”的;而如果是I(內部型),則上一步驟找到的功能是輔助功能,真正的主要功能是排在中間的兩個特征的另外一個??梢赃@么來理解,外部型的人,本身表現(xiàn)出來的便是他最主要的特征(功能),因而測試結果中,通過最末尾的字母可找的就是主要特征(見第一步);而內部型的人,外在表現(xiàn)和內心所傾向的是不一致的,所以,在第一步中找到的“主要特征”是“表現(xiàn)出來的”,而非他真實的主要特征。
第三步:找到主要特征(功能)后,中間剩下的那個便是輔助功能,第三功能則是輔助功能的對立面,第四功能是主要功能的對立面。
舉兩個個具體的例子:一,測試結果為ESTP,先看末位(為P),指向隔位(即S),而加上首位(為E),則可判定該個體的主要功能是S(感覺型),輔助功能是T(思考型),第三功能是F(情感型),第四功能是N(直覺型)。二,測試結果是ISTP,先看末位(為P),指向隔位(即S),而再看首位(為I),則第一步中找到的S并非主要功能,而是該個體外在表現(xiàn)的功能(輔助功能),其內在的真實的主要功能應該是T(P的臨位),第三功能是N直覺型,第四功能是F情感型……
當然,在給當事人解釋時,還是需要以當事人為中心,且多問一些諸如“你覺得這個結果符合你自身嗎?”“哪里符合了,可以說說背后的故事嗎?”“哪里不符合了,你覺得自己是什么樣的呢?”之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