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上,可能贏得人生;贏在起跑線上,可能輸?shù)羧松?/h1>
Be yourself, go your own way, take the course of it

每個瞬間,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教育孩子,也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
“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
如果是馬拉松那樣的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
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由于沒有保存體力,致使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輸在起跑線上,可能贏得人生;贏在起跑線上,可能輸?shù)羧松?/p>
欲將取之必先與之是大智慧。
父親拿什么去教育孩子?是用自己的風度。
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別人犯錯誤的時候,父親如何表現(xiàn)風度,是帶給孩子內(nèi)心的一種力量,也是帶給孩子的一個空間。
母親的情緒、性格與脾氣,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fā)育。
母親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于平和,內(nèi)心世界穩(wěn)定。
母親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
母親要學的第一個字是:虛。
很多母親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且忍不住很快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nèi)涵。
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nèi)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
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母親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急躁又不可理解。
為什么這樣?可能就是這個“虛”沒做好。

做不到不露聲色、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
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么變得謹小慎微,要么對抗性強,親子關系難以順暢。
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
母親強勢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母親一直強勢的狀態(tài)里,一點點削弱。
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xiàn)對孩子的托舉,孩子的內(nèi)心會逐漸自信而堅強。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母親要學的第三個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
越柔和的母親,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越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叫嚷的母親,往往難以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
家庭教育有情有禮,情在禮前。
每位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家長的心態(tài)應該放在哪?
不要急著報班、著急找家教、著急找一些方法層面的東西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教育需要有情有禮,這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須遵守的原則。
教無定法,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需要的方法是不同的。
現(xiàn)在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是什么呢?有情無禮。

家長愛孩子的時候愛得沒邊,關心孩子的時候,連孩子的襪子都要給他穿、給他洗。
另一個現(xiàn)狀是有禮無情,尤其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感情鋪墊。
任何層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給被教育者傳達教育者本身真實的內(nèi)在情感。
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們講一些東西的時候,家長再把道理點出來。
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孩子才會主動說:“媽媽,那我該怎么呢?”
這個時候一個小道理過去,才有可能實現(xiàn)帶給孩子的一種引導能力。
家長內(nèi)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