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畸形耳朵產生的原因
? ? ?小耳畸形(就是小耳朵的意思)是一種天生的外耳畸形癥狀,百分之九十的小耳畸形病人都是只有一側的耳朵受到影響,當然也有雙側耳朵都受到影響的,而男孩比女孩更易有小耳畸形。在單側小耳畸形的病例中,右邊的耳朵比左邊耳朵更易受到影響的。全世界的發(fā)病率為0.83/10000到17.4/10000不等,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1.4/10000。
小耳畸形可以分為四種等級:
第一級:有一只比較小的耳朵,可以看到耳朵的構造,還有一條窄小、但確實存在的耳道。
第二級:只有部分或一半的外耳廓,有一條堵塞或狹窄的外耳道,引起傳導性的聽力損失。
第三級:完全沒有外耳,表面只有像花生般大的殘余結構,也完全沒有外耳的耳道和耳膜。
第四級:完全沒有耳朵。
關于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病因,目前仍在不斷研究和探索之中,很難將其歸咎于單一的遺傳因素或環(huán)境因素。寶寶出現(xiàn)小耳畸形后,許多父母常會感到很內疚,覺得是自己的原因所致。其實大部分小耳畸形患者為散發(fā)病例,并不存在家族史,小耳畸形的病因目前尚無定論,故這些孩子的父母不必過于自責。
? ??

新生兒小耳畸形的發(fā)生,可由多種危險因素引起,如準媽媽在孕期采用了先兆流產藥物保胎治療,或是服用了抗感冒或抗生素類藥物,維甲酸類藥物等;準媽媽在孕期長期接觸具有毒性的化學腐蝕劑或射線輻射;母親屬于多產次或高齡產婦,或患有糖尿病、居住在高海拔地區(qū);胎兒出生時體重偏低等。由于胎兒的耳部發(fā)育時間很早,常在孕期兩個月末已形成雛形,故這些因素均可能干擾胎兒耳部的正常發(fā)育,并可能誘發(fā)小耳畸形。建議準媽媽在孕期遠離這些危險因素,以降低寶寶發(fā)生小耳畸形的風險。
安波博士為了縮短手術的周期,結合自己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的技術,研發(fā)出了新型的皮瓣技術,將其融入到了耳整形手術之中,不僅放寬了耳畸形兒童的條件要求, 更是可以實現(xiàn)將耳廓和聽力再造同時進行,大大減少了整個改善手術所需的時間,使耳畸形矯正手術可以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