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鉆地核彈,1枚就可以刨掉夏延山的打擊之王!

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不需要質(zhì)疑。到目前全球實際實爆過的最大當量的核彈是炸彈沙皇。這是一種大型的氫彈。自重超過27噸。爆炸威力被認為在5500萬噸TNT當量以上。而超級大國也實爆過當量在2500萬噸級以上喝彩城堡超級核彈,爆炸威力基本在炸彈沙皇的正好一半。其實炸彈沙皇原本定位在當量1億噸,只不過擔心負面影響太大。最終減少了熱核裝藥之后才在新地島上空實爆。爆炸后的沖擊波差點把已經(jīng)飛到150公里之外的圖95轟炸機凌空掀翻。投彈的飛機的高度瞬間下降了數(shù)千米之后才穩(wěn)住航線。而巨大的爆炸沖擊波把核爆區(qū)周邊十幾公里的永久冰川都融化了。巨大的電磁沖擊造成整個歐洲西北部的無線電中短波通訊中斷了幾個小時。有研究認為,炸彈沙皇的沖擊波讓整個歐亞大陸瞬間移動了接近1厘米,長期的影響不可小看。

雖然大當量核爆的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度都大得驚人。不過當代各大國都幾乎不再裝備當量超過1千萬級的超級氫彈。大部分保留的只有幾十萬噸級到百萬噸級的三相彈,還有部分直接是更單純的裂變彈。也就是最簡單的原子彈。爆炸后放射性污染嚴重但是整體威力卻相當有限。而核爆主要的殺傷效應在于沖擊波、光輻射、電磁脈沖殺傷和后續(xù)的放射性沾染。而對建筑物和地下掩體來說。光輻射、電磁脈沖和放射性沾染都作用不大。真正的殺傷力度來源于核爆初期的超壓造成的大范圍沖擊波。一般在大當量氫彈的爆炸瞬間的核心區(qū),也就是1到2公里的范圍內(nèi),瞬間的沖擊超壓會超過200兆帕。也就是每平方厘米超過2噸的壓力。這個壓力比步槍發(fā)射彈丸時的初始壓力還要翻倍。因此超壓極大??梢云茐拇蟛糠值孛娴拿裼媒ㄖ?。導致建筑物的損毀并且崩潰。

不過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氣是可以被壓縮的。因此核爆的超壓通過大氣的傳播是非常不靠譜的。在核爆的核心區(qū)的1到2公里內(nèi),可以直接壓垮普遍的民用建筑。但是到3公里之外。當量30萬噸級的彈頭最多只能吹倒大樹,和臺風吹來的威力差不多了。而到了5公里之外。核爆造成的超壓。此時只能算是一陣微風拂面。而到了更遠的10公里之外。30萬噸級的彈頭爆炸,就只能聽個響而感受不到什么沖擊波襲來。到了可以無多大危害而圍觀的程度。也正是因為核爆通過空氣傳遞超壓的不靠譜。因此用現(xiàn)在的普通分導彈頭打擊對手的加固核彈發(fā)射井或者超級設防的地堡;也同樣不靠譜。因為當代的加固核彈發(fā)射井和超級地堡。設防能力普遍可以承受250兆帕到300兆帕的超壓。因此即使30萬噸級的W87核彈頭在這類地面高度設防的工事上空的100米爆炸。也不能直接壓垮或者連根刨掉這些防核設施。這些發(fā)射井和超級地堡。在硬扛住第一輪核沖擊以后,仍然可以進行反擊。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根本原因,就在于當代的大部分洲際導彈的普通分導彈頭都太輕,只有250到300公斤左右,如此之輕的彈頭在再入大氣層后會快速減速。而且其結構強度也不強,無法真正鉆地后再爆炸。對發(fā)射井和超級地堡的實際破壞效果。還不如常規(guī)的炸彈之母之類。不過炸彈之母太大,必須臨空投擲,而且鉆地最大也只能進入100米左右。而超級地堡一般有300米以上的玄武巖或者花崗巖防護層。據(jù)說某方研發(fā)了一種超級鉆地鎢合金彈頭。彈體非常的細長,超過10米,前部是鉆地實心體。后部才是氫彈爆炸裝置。自重在2噸左右。仍然可以用大型洲際導彈作為單彈頭發(fā)射。落地速度仍可以保持在10馬赫以上,因此可以輕易地鉆透500米的玄武巖防護層。進入內(nèi)部再引爆氫彈??梢源_保在地層中留下一個直徑不小于400米的超級大洞。一發(fā)就可以把夏延山超級核戰(zhàn)地堡刨個底朝天。這個超級內(nèi)爆坑塌陷后,會在地面留下一個直徑不小于1公里的大彈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