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專業(yè)課 | 戴海崎《心理與教育測量》(第4版)復習重點筆記真題詳解
戴海崎《心理與教育測量》(第4版)復習重點筆記真題詳解
?
節(jié)選自識庫學習網,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1.1 復習筆記
一、一般測量概述
(一)測量及其種類
1.測量的定義
測量是指依據一定的法則使用量尺對事物的屬性進行定量描述的過程。這一定義包含四個關鍵詞:
(1)“一定的法則”,是指任何測量都要建立在某種科學規(guī)則和科學原理基礎之上,并通過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測量過程。
(2)“事物的屬性”,是指所要測量的客體或事件的特定特征。
(3)“量尺”,是指測量中所使用的度量工具。
(4)“定量描述”,是指測量的結果總是對事物屬性的量的確定?!皵盗俊辈粌H指描述事物特征的符號,而且指一種有序的量。數量具有四個特性:區(qū)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
2.測量的精確度
測量的精確度既與測量對象的性質有關,也同測量時所用的工具有關。
(1)測量的精確度決定于測量對象本身的性質。可根據測量對象的性質把它分為三種類型:確定型、隨機型、模糊型。
(2)測量的精確度決定于測量工具(量尺)的精密性。盡可能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是保證測量精確度的重要條件。
3.測量的分類
根據測量對象的性質和特點,測量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物理測量:即對事物的物理特征的測量。
(2)生理測量:即對機體生理特征的測量。
(3)社會測量:即對社會現象的測量。
(4)心理測量:即對人的心理特征的測量。
(二)測量的基本要素
一個完善的測量數量必須具備兩個基本要素,即測量的參照點和測量的單位。
1.測量的參照點
(1)參照點的定義
測量的參照點是指在測量工作中,測量前測量對象的數量的固定原點。
(2)參照點的分類
①絕對參照點,即以絕對的零點作為測量的起點。
②相對參照點,即以人為確定的零點作為測量的起點。
(3)參照點的常見使用情形
①最為理想的測量參照點當然是絕對參照點,因為它的意義最為明確。
②在人們難以找到絕對參照點的情況下,就必須改用相對參照點。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
2.測量的單位
理想的測量單位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具有確定的意義,即對同一單位,所有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不允許做出不同的解釋。
(2)具有相等的價值,即第一個單位與第二個單位之間的距離等于第二個單位與第三個單位之間的距離。
(三)測量的量表
量表是指能夠使事物的特征數量化的數字連續(xù)體。斯蒂文斯根據測量中使用的不同參照點和單位,區(qū)分出四種不同水平的測量量表:
1.稱名量表
稱名量表只是用數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數字對事物進行分類。稱名量表又可細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命名量表;二是類別量表。適合對稱名量表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統(tǒng)計方法有百分比、次數、眾數和χ2檢驗。
2.順序量表
順序量表中的數字與實數軸中的數值具有相同的順序性,即不同的數字可表示測量對象的等級、大小和程度的差異,但它既沒有相等距離的單位,也沒有固定的測量原點。換言之,它既不表示事物特征的真正數量,也不表示絕對的數值,因此不能進行代數運算。適合于對順序量表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統(tǒng)計方法有中位數、百分位數、等級相關系數和肯德爾和諧系數等。
3.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不僅能夠指代事物的類別和等級,而且具有相等距離的測量單位。等距量表的數字是一個真正的數量,這個數量中各個部分的單位是相等的,因此就可以對其進行加減運算。等距量表沒有絕對的零點,它的零點是人為假定的相對零點。適合于對等距量表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統(tǒng)計方法有平均數、標準差、積差相關系數、等級相關系數以及t檢驗和F檢驗。
4.比率量表
比率量表是最完善的測量量表,因為它除了具有類別、等級和等距的特征外,還具有絕對的零點或固定的原點。適合于對比率量表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統(tǒng)計方法除了與等距量表相同的之外,還有幾何平均數、變異系數等。
二、心理與教育測量的性質
(一)心理與教育測量的定義
心理與教育測量是指依據一定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在測驗上對人的心理特質和教育成就進行定量描述的過程。理解這一概念需要注意的是:
1.心理與教育測量依據的法則在相當程度上是一種理論,很難達到如同物理測量依據的法則那樣普遍被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科學水平。
2.心理與教育測量的對象是人的心理特質和教育成就。
3.心理與教育測量的量尺是由有關領域的專家經過長期的編制、試用、修訂、完善而逐漸形成的標準化測驗,它的編制是一項高度專門化的系統(tǒng)工作,要達到科學所要求的水平絕非易事。
4.心理與教育測量的目標雖然是對人的心理特質和教育成就進行定量分析,但這種定量分析的精確度遠不及物理測量的精確度。
(二)心理與教育測量的理論基礎
1.兩個著名的命題
1918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觀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數量”。1939年,麥柯爾進一步指出:“凡有其數量的事物都可以測量”。這兩個命題被公認為是心理與教育測量的理論基礎。
2.心理與教育測量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1)人的心理特質和知識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現象一樣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不僅包含質的方面,而且包含量的方面。因為有差異,所以有必要測定差異的數量,描述差異的程度。
(2)心理特質和知識水平雖然不能直接測量,卻必然要表現于人的外部行為之中,并調節(jié)著人的外部行為。因此,通過觀測人的外部行為的差異,就有可能測量出人的心理特質和知識水平的差異。
(3)心理與教育測量的準確性、可靠性和精確度如同其他一切測量技術一樣是相對的,也同其他一切測量技術一樣,必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而逐步提高。
(三)心理與教育測量的量表
從本質上講,心理與教育測量的量表屬于順序量表。這是因為一方面教育測量和心理測量領域的參照點均為相對參照點,另一方面教育與心理測量的單位遠沒有其他測量的單位成熟和完善。
在實際研究中,為了克服大量統(tǒng)計分析方法不能應用到順序量表的分數上的缺陷,通常將順序量表上得到的分數轉化到等距量表上去解釋。
?
考研真題詳解 | 更多考研真題詳解,可轉識庫學習網?
?
1心理測驗實質上測量的是( )。[統(tǒng)考2019年研]
A.人的行為指數
B.人的行為整體
C.人的行為標準
D.人的行為樣本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心理測驗實質上是對行為樣本的客觀的和標準化的測量。
2在心理學實驗準備階段,使用心理測驗對被試進行測試的主要目的是( ?。?。[統(tǒng)考2019年研]
A.心理診斷
B.描述評價
C.控制觀察
D.取樣分組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心理測量在實驗研究中的應用主要是為了用測驗結果對被試進行實驗分組,以達到實驗設計的要求。
3在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不屬于四種合成分數指數的是( ?。統(tǒng)考2019年研]
A.言語理解指數
B.知覺推理指數
C.數量關系指數
D.加工速度指數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WISC-Ⅳ共有15個分測驗,量表結構為“四指數”結構,分別是言語理解指數、知覺推理指數、工作記憶指數、加工速度指數。
4下面具有絕對零點的測量工具是( ?。北京師范大學2018年研]
A.溫度計
B.體重儀
C.智力測量
D.SCL-90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C兩項,溫度和測驗成績只有相對零點。B項,體重有絕對零點,體重儀可以測量絕對零點。D項,SCL-90是癥狀自評量表,沒有絕對零點。
5根據榮格的人格類型量表編制的測驗是( ?。統(tǒng)考2018年研]
A.CPI
B.NEO
C.MBTI
D.MMPI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榮格將性格分為內外傾,一對母女M、B在其理論的基礎上編制了MBTI(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這是一個職業(yè)性格測驗。
6在某項測驗中,總分高分組被試在某題的通過率為0.70,低分組被試在該題的通過率為0.20,那么該題的區(qū)分度為( )。[統(tǒng)考2018年研]
A.0.25
B.0.45
C.0.50
D.0.90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當題目較多時可以將被試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將高分組的通過率減去低分組的通過率即可得到區(qū)分度。
7能夠用來考察測量各個側面變異性的測驗理論是( )。[統(tǒng)考2018年研]
A.概化理論
B.經典測驗理論
C.真分數理論
D.項目反應理論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概化理論和項目反應理論是當代測量理論,項目反應理論是一套關于被試能力估計的理論。而概化理論則是關于誤差分解的理論。
8計算機自適應測驗設計的主要理論依據是( ?。?。[華中師范大學2017年研]
A.概化理論
B.經典測驗理論
C.項目反應理論
D.認知診斷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項目反應理論是計算機自適應測驗的理論基礎,其基本思路是:被試的某種心理特質和他們對項目的反應(正確作答的概率)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可以用數學形式表達。項目反映理論通過數學模型建立起項目參數、答對概率、被試能力之間的關系。
9某企業(yè)考察不同工齡員工的離職意向,將整個企業(yè)3000名員工按工齡分為三組,兩年以下有1000人,兩年至五年有1500人,五年以上有500人。如果采用按比例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取容量為600的樣本,那么,從兩年至五年工齡的員工中應抽取的人數為( )。[統(tǒng)考2017年研]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整個企業(yè)人數為3000,分層取樣抽取600人,每一層分配的人數為:ni=n(Ni/N),則兩年至五年的需抽取人數:600×(1500/3000)=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