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諸葛亮玩心理戰(zhàn)是否被司馬懿識破?
巜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是95章回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這是諸葛亮準備最為充分,進展十分順利的一場征戰(zhàn),首先軍隊陣容整齊,賞罰嚴肅分明,號令清楚,南安、天水、安平三郡都叛魏歸蜀漢,一時關中大地震動響應,也就是說諸葛亮是王師義指,各地擁漢反魏勢力暗河深流,形勢對蜀漢政權十分有利。以至魏明帝都到了西邊前線巡視、監(jiān)督。
而蜀漢先鋒馬謖在街亭與張郃對陣中,馬謖違背諸葛亮步署,駐兵于山上,被張郃斷水,山上軍心大亂被張郃所敗。
諸葛亮駐在只有一千多戶的居民的西縣,隨身競無兵保護駐扎,情況危急中,諸葛亮臨危不亂,一番布置后城門洞開,帶著"清風、明月"二僮,攜琴焚香在城樓上幽幽彈琴,還用老生西皮唱出了那句: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這時該考驗司馬懿的膽子和智力了!
之前在菜葉網(wǎng)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在空城計之前,諸葛亮用離奸計,叫人散佈司馬懿流言,曹睿也起了疑心,司馬懿父子三人正在宛城閑居,孟達欲反,司馬懿得到密報,在沒有申奏朝廷的情況下,急速領兵平定新城,切斷了諸葛亮通往長安的路徑,街亭雖小,干系重大,是通往蜀地的咽喉之路,馬謖失了街亭,這時蜀軍已進退無路,魏軍分二路向西城縣殺來,城中只有二千五百兵馬,若棄城而逃,必為所擒,空城計,司馬懿深知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
所以司馬懿看到諸葛亮悠閑自在的彈琴,就給他心靈上造成了陰影。凡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他城中真的埋伏百萬雄兵該怎么辦?萬一中了埋伏,損兵折將該怎么辦,司馬懿吃不透諸葛亮葫蘆里到底裝的什么藥,對這個對手,司馬懿不敢有半點馬虎和輕敵,所以他才會說,不管你是空城也罷,實城也罷,老夫索性不上你當就是了。
后世的眾多論者,認為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小兒科破綻百出,大都為司馬懿不值,也都提出了諾干破城之計。甚至還有人說,司馬懿早己看破之計,只不過怕自己落得兔死狗烹的境地,才故意不破城。至所以有此評論,是因為,人們都是做為局外人來看待此事。就象坐上電影院看電影一樣,你可以評頭論足,但卻無法了解主人公的心境一樣。
戰(zhàn)爭的兇險,不是靠想向能夠體會到的。司馬懿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帥才,迅雷之勢平孟達,定遼東,裝病不朝避嫌疑,充分說明,他不是一個尋常人物。
然而,面對諸葛亮,司馬懿的策略變了。不是因為司馬懿變膽小了,而是因為,對手變了。諸葛亮是司馬懿平生所遇的大敵,所以,他必須十二萬的小心。一次的大意,就斷送了一代名將張郃的性命。
面對城樓上鎮(zhèn)定自若的諸葛亮,如果說司馬懿沒有想到西城是一座空城,那就真小瞧了他。司馬懿至所以會撤退,是建立在對諸葛亮的精準了解的。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弄險,而且,諸葛亮的謹慎也決非尋常人都破解的。戰(zhàn)場上主官的許多判斷都必須在電光火石之間,時機是稍縱即逝,容不得猶豫。
還有就是司馬懿是為了避免“??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劇情重演、原因如下:
政治家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錯失戰(zhàn)機仍兵家大忌、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再怎樣懼怕諸葛亮、但在這方面應該有清晰的認識、就算忌憚城中埋伏;當時憑借簇擁的十萬大軍將彈丸西城圍得水泄不通以觀虛實綽綽有余……或待城內(nèi)糧草斷絕之后、西城或?qū)⒉还プ云??而不是一走了之、何況擒賊先擒王
所以,諸葛亮沒有埋伏,西城是一座空城。司馬懿對此是洞若觀火。而實際上,他果真沒有看穿諸葛亮的計謀嗎?他果真沒有聽懂諸葛亮的“琴語”嗎?
司馬懿這么一個人精,心知15萬大兵下去,必定能取得大勝利。他心如明鏡,可他不愿意這么做。之所以如此,我們從他死前留下的17字遺言可以得出真相:“吾事魏歷年,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驚駭”。
諸葛亮通過他的“琴語”,給司馬懿發(fā)出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忠告,司馬懿先是因為謹慎而停下腳步認真聽琴,接著悟到了諸葛亮的“忠告”而心有釋然,于是便佯裝中計,領著兒子們撤兵了。
有人說空城計是虛構的。而據(jù)明代兵書《百戰(zhàn)奇略》引用戰(zhàn)例。卻是真有的。只是當時城中并非僅有弱兵二千,而是有駐軍一萬余。兵書非野史,凡兵書引用戰(zhàn)例,皆是有可信度的。而根據(jù)軍事常識,凡主帥,則必有精銳親軍護衛(wèi)。所以,兵弱是不可能的。同時主帥駐地,必亦是大軍輜重屯集地。
直至諸葛亮病逝后,司馬懿詳細察看了蜀軍遺留營地部置與丟棄的軍書文冊,深為之折服。嘆曰:亮乃天下奇才也!這是史書中濃墨重筆記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