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之血尿證治 1、外邪侵襲,邪熱傷絡(luò) 【證候】流涕咳嗽,咽喉紅腫疼痛,
慢性腎小球腎炎之血尿證治
1、外邪侵襲,邪熱傷絡(luò)
【證候】流涕咳嗽,咽喉紅腫疼痛,或有發(fā)熱,脈浮數(shù),舌紅苔黃。
【治法】解表驅(qū)邪,清熱涼血。
【方劑】銀翹散合小薊飲子加減。
【藥物】金銀花、連翹、桔梗、薄荷、荊芥、牛蒡子、生地黃、小薊、滑石、木通、蒲黃、藕節(jié)、淡竹葉、當(dāng)歸、山梔子、甘草。
【加減】咽喉紅腫疼痛,加射干、馬勃、蒲公英;伴發(fā)熱,加柴胡、青蒿、蘆竹根;咳嗽有痰,加前胡、魚(yú)腥草、紫蘇子。
2、心火方盛,下移小腸
【證候】口舌生瘡,心煩不寧,手足心熱,小便短赤,舌尖紅,苔黃或燥,脈數(shù)。
【治法】清心瀉火、涼血止血。
【方劑】黃連導(dǎo)赤散合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
【藥物】生地黃、木通、甘草梢、竹葉、黃連、大黃、黃芩。
【加減】口瘡口臭,加穿心蓮、淡竹葉;尿急尿痛,加金錢(qián)草、石韋;夜臥不安、齘(xiè)齒,加梔子、石膏。
3、濕熱下注,灼傷血絡(luò)
【證候】小便短赤,胸脘滿悶,嘈雜不舒,口干不欲飲,饑而不欲食,或發(fā)熱汗出不解,大便黏滯不爽,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方劑】黃芩滑石湯加減。
【藥物】黃芩、滑石、茯苓皮、豬苓、大腹皮、白蔻仁、通草。
【加減】尿色鮮紅,加大小薊、仙鶴草;尿色暗紅,加生蒲黃、劉寄奴;尿急尿痛,加石韋、車(chē)前子。
4、肝失疏泄,郁而化火
【證候】尿血鮮紅或如葡萄酒,或濃或淡,時(shí)重時(shí)輕,急躁易怒,大便干結(jié),眩暈頭痛,口苦咽干,舌深紅,苔黃燥,脈弦數(shù)。
【治法】清肝泄熱、涼血止血。
【方劑】丹梔逍遙散加減。
【藥物】牡丹皮、梔子、當(dāng)歸、芍藥、柴胡、茯苓、白術(shù)、薄荷、生姜、甘草。
【加減】尿色深紅,加白茅根、側(cè)柏葉、青黛;尿液混濁,加地榆、石韋;大便秘結(jié),加酒軍、蘆薈;眩暈頭痛,加鉤藤、龍膽草;口苦咽干,加生地、黃連。
5、肝腎不足,虛火傷絡(luò)
【證候】手足心熱;咽干,盜汗,腰膝酸痛,舌質(zhì)紅少津或少苔,脈細(xì)數(shù)。
【治法】滋腎降火,斂陰攝血。
【方劑】知柏地黃丸合二至丸加減。
【藥物】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女貞子、墨旱蓮。
【加減】尿血明顯,加白茅根、仙鶴草、紫草;咽紅咽痛,加木蝴蝶、蘆根;腰膝酸痛,加杜仲、菟絲子。
6、瘀血阻滯下焦
【證候】小便黃赤或混濁,面色晦暗,或有腰痛,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diǎn)瘀斑,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血。
【方劑】桃紅四物湯加減。
【藥物】桃仁、紅花、當(dāng)歸、生地黃、白芍、川芎。
【加減】小便灼痛,加滑石、車(chē)前草;大便秘結(jié),加大黃、檳榔;血尿久不止,加血余炭、側(cè)柏炭、小薊炭;病程日久,瘀血明顯,加水蛭、廑蟲(chóng)、三棱、莪術(shù)。
7、脾腎不足,血失封攝
【證候】浮腫不明顯,面色萎黃或蒼白,頭暈乏力,耳鳴目眩,納差便溏,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細(xì)弱。
【治法】調(diào)補(bǔ)脾腎,固攝止血。
【方劑】無(wú)比山藥丸加減。
【藥物】山藥、熟地黃、赤石脂、巴戟天、茯苓、牛膝、山萸肉、澤瀉、五味子、肉蓯蓉、菟絲子、杜仲、太子參、生黃芪。
【加減】納差便溏、畏寒肢冷,加肉桂、制附子;舌紅苔黃、脈細(xì)數(shù)等,去巴戟天、肉蓯蓉,以生地黃易熟地黃,加女貞子、墨旱蓮、知母;血尿明顯,加仙鶴草、墨旱蓮、白茅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