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比《雍正王朝》節(jié)奏更快的劇嗎

本文是湯(十五)雍正王朝的快節(jié)奏此視頻的文字版,大家可以去看看這個視頻點點贊哦

《雍正王朝》這個劇的節(jié)奏很快,快到什么地步呢?
一上來第一個故事:黃河發(fā)大水。這種發(fā)生天災(zāi)的故事,比如洪災(zāi)旱災(zāi),在古裝劇里比比皆是,一般情況下這種故事的內(nèi)容無外乎這么幾點,
災(zāi)害發(fā)生,皇帝得知消息,派出欽差大臣
欽差發(fā)現(xiàn)當(dāng)?shù)毓賳T的黑歷史黑交易
欽差想追查卻屢屢受挫
最后欽差靠著自身智慧巧妙周旋解決問題
實在解決不了就來個機械將神,比如危急時刻皇帝親自出現(xiàn),把貪官們?nèi)坷K之以法,再深刻一點就來個反套路劇情,貪官們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升官發(fā)財,就這樣的故事,不管什么套路吧,正常情況也得拍個5~7集吧。
《雍正王朝》只用了一集半就把這個故事講完了。
這個視頻我來講一講雍正王朝是如何把節(jié)奏加快的
其實我個人平時不太喜歡看劇,我這一輩子看過的劇估計十個手指頭就能數(shù)過來,接下來的對比我只能從我看過的劇里來對比一下(指三國演義)
《雍》這個劇的快節(jié)奏并不是通過刪減劇情來實現(xiàn)的,拿黃河泛濫這個故事來說,整個故事從頭到尾只有一集半,卻什么都不缺,有開始有發(fā)展有高潮有結(jié)尾
消息傳到朝廷,眾人開始商討方案
皇帝派出欽差大臣
欽差到災(zāi)區(qū)微服私訪,發(fā)現(xiàn)官員劣跡,順便收了小弟
欽差與當(dāng)?shù)毓賳T初次見面,奈何本地官實力太大,第一回合就吃了癟
欽差與反動勢力斗智斗勇,最后巧妙的化險為夷,既懲治了貪官又保護了百姓
這樣的故事放在別的劇里,沒個5~7集能結(jié)束?
那么雍正王朝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我不是什么編劇也沒有學(xué)過有關(guān)的知識,我就用我自己的認知來講講我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我發(fā)現(xiàn)的這個劇節(jié)奏快的第一個辦法:
直接略過眾人皆知?的劇情
最明顯的是年羹堯和蘿卜臧丹增打仗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本身很簡單
雍正繼位沒多久,西北叛亂,雍正提拔年羹堯去平叛,年部署好了兵力,慢慢的把敵人包圍起來,準備一舉殲滅敵人,然而敵人卻莫名其妙失蹤,大軍找了好幾個月始終找不到敵人
首先吶,這個劇他不是懸疑劇也不是推理劇,敵軍具體怎么消失的,又消失到哪里了不是這個劇的重點,這個劇對于這個問題也沒有詳細的解釋
咱們也先不去管陰謀論,比如年羹堯是不是故意找不到敵人之類的,咱這不是個陰謀論視頻啊
找不到敵人,大軍只能干耗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內(nèi)部矛盾就開始顯現(xiàn)出來了,這20萬大軍一天要花掉十幾萬兩銀子,日子一長,國庫也撐不住了,在這么拖下去這大清國自己就先完了
年羹堯這邊,仗著自己兵權(quán)在手大肆屠殺朝廷官員,雍正為了這場仗只能忍著年羹堯各種出格的舉動
最后是烏先生去見了年羹堯,給他指出敵人的藏身之處(不知道烏先生咋算出來的)
哎,重點來了,吳先生指出敵人藏身之處之后,緊接著下一個鏡頭是:
皇宮里來人喊,西北大捷啦!
沒錯,直接把戰(zhàn)爭場面全去掉了
上一秒在軍營里找敵人的位置,下一秒直接大捷,哎,這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啊
這一段確實有刪減的嫌疑,不說這一段了,這整部劇都有很明顯的刪減痕跡啊,這一段的刪減也許就是為了省錢根本沒拍,畢竟這個劇大家都能看出是挺窮的,不過即使真的是刪減了,也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初次看這一段的時候我感覺還挺驚喜的,這個處理方式真的很巧妙
那究竟是怎么辦到的呢,刪除劇情不會使觀眾產(chǎn)生厭煩,我覺得是情節(jié)的鋪墊和情緒的渲染這兩方面非常到位
把情節(jié)和情緒渲染到位了,觀眾自然知道接下來要發(fā)生什么,既然觀眾知道要發(fā)生什么,那我就干脆不拍出來了,留著時間給后面的故事
這種故意隱去劇情的辦法在這個劇里很多,大部分時候都是前期劇情發(fā)展的很有邏輯,情緒渲染的也到位,即使故意隱去接下來的劇情,觀眾也察覺不到
我們就拿年羹堯這個故事來詳細分析一下
?
首先,要把故事講清楚,把劇情的沖突點 也就是矛盾,完整的表現(xiàn)給觀眾,有時候還要不止一個矛盾
比如這個故事中,清軍和叛軍的矛盾,年羹堯和雍正矛盾,年羹堯和各地送糧官員的矛盾,雍正與八爺黨的矛盾,朝廷和收稅地之間的矛盾,所有這些矛盾都擺出來,都講清楚,大軍20萬人拖了這么久必須要和敵人決戰(zhàn),再拖下去軍心都散了,年羹堯借助著自己的權(quán)利作威作福,肆意妄為,國庫沒有錢,朝廷為了搞錢也是想盡辦法收稅,搞得各地也是很難辦,
各地的糧食都收不上來,送不到前線,年羹堯以此為由殺了好幾批送糧的人,搞得最后,全國各地都不敢去送糧,去了就得殺頭誰還敢去啊,就這樣你還拿他沒辦法,皇帝都保著他呢,可皇帝也是沒辦法啊,剛剛登基不久,著急要樹立威望,要推行新政,要澄清勵志,但是外有西北戰(zhàn)事,內(nèi)有兄弟搗亂,雍正自己為了保全大局只能一忍再忍,你說前期都咋進幾百萬了,到了這一步難道雍正還要把年羹堯撤了不成?那這仗還怎么打啊,
有了這些矛盾之后,再把劇中各個角色因為這些矛盾而產(chǎn)生的情緒使勁往上推,年羹堯在軍營里當(dāng)土皇帝,各地官員人人自危,雍正也愁眉苦臉,忍氣吞聲,這些情緒再反過來讓矛盾進一步激化,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又會使得角色情緒再進一步上升,矛盾和情緒相互作用,讓所有觀眾都覺得這些矛盾在不解決事情就要失控了,這些矛盾在不解決這個電視劇就沒法再演下去了,
注意這一句話,這些矛盾再不解決這個電視劇就演不下去了,
這里就涉及到另一個辦法了,就是站在第四面墻的角度來看到劇情,雖然矛盾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地步,但這是個電視劇啊,既然是電視劇,那就得有頭有尾有理有據(jù)啊,這才演到30集,后面還有十幾集呢,我就是什么歷史都不懂,我也肯定會知道這場仗大清肯定會贏啊,這大清肯定不會在雍正這里亡國啊對不對
所以雖然劇中矛盾對立到了頂峰,但是跳脫出這個電視劇站在第四面墻的觀眾的內(nèi)心肯定知道,這些矛盾最終一定會解決。
劇情鋪墊到這一刻,矛盾解決的辦法那是非常非常明顯了,就是贏!贏!贏!
只有打了勝仗這些矛盾才會緩解,當(dāng)然了要解決這些矛盾那是很難的,只能暫時緩解一下,讓劇的節(jié)奏慢一下,畢竟不能一直讓觀眾緊繃著情緒
既然觀眾都已經(jīng)知道接下來的勝利在所難免,那直接刪除也不會讓觀眾產(chǎn)生任何不適
這個辦法劇中用了好幾次,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比如23集諾敏案
雍正派諾敏去追討地方財務(wù)虧空,諾敏則用從村鎮(zhèn)bank借來的錢充當(dāng)庫銀,這樣一來只用了半年時間就把幾百萬的虧空搞定了,后來雍正一想這事不對頭啊,要債這事我當(dāng)年又不是沒干過,怎么可能半年要回幾百萬的債啊
之后雍正派田文鏡和圖李琛兩個欽差先后去查,田文鏡中途從鄔先生處(又是他)得知這些錢都是從bank里借來的,諾敏聯(lián)合當(dāng)?shù)貎砂俣嗝賳T合伙來欺騙皇上,這種情況下官官相護想讓他們認罪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那怎么辦呢
辦法分兩邊,田文鏡這邊立馬去張貼告示,通知benker們:官府借來的錢限期兩天內(nèi)來領(lǐng)回,超過期日就上交國家,當(dāng)?shù)豣anker們不知道這是計,看到消息后肯定會來領(lǐng)錢,這一來領(lǐng)錢,那諾敏這事自然就露餡了,另一邊,為了防止本地官員們給banker報信導(dǎo)致計劃失敗,圖里琛去想辦法拖住這些官員,正好這群官員都在一塊聚餐,省的一個個去找了
但這個拖住的過程啊非常艱難,諾敏眼看自己要身敗名裂不惜撕破臉皮,酒席之上劍拔弩張,好在圖庫晨跟著皇上見得多了,他當(dāng)場就念了一首詩,這還是大清朝的土地嗎?!
圖里琛先禮后兵,最后憑借自己一米九的大個子鎮(zhèn)住了場面,到了這一步,諾敏這群人都知道:自己要完蛋了,接下來的劇情觀眾肯定能猜到了,banker們來領(lǐng)錢,中了田文鏡的計,招出實情,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之后可能還要bnaker們寫個證詞簽字畫押之類的,流程還是要走一走對吧
但是這些場面都沒有出現(xiàn),到諾敏自知完蛋的這一刻為止,這個故事結(jié)束了,下一個鏡頭就是得知真相的雍正在皇宮里破防的場面
說到這里我想起一個電影,《仲夏夜驚魂》,如果你沒聽說過這個電影的話,那這個導(dǎo)演的另一部電影你可能聽說過,《遺傳厄運》
《仲夏夜驚魂》這個電影的劇情很簡單,甚至有些老套,就是幾個年輕人在旅游時,無意中進入了一個邪教聚集地最后慘死的故事
這個電影在開頭的時候也使用了前面我們討論的辦法,一群年輕人想要去一個遠的地方旅行,但是女主角內(nèi)心很猶豫不想去
我們作為一個觀眾,內(nèi)心肯定很清楚,她雖然猶豫不決,但是最后她一定會去,首先她是女主角,肯定會參與接下來的劇情,你一個女主角要是不去,拿著電影還怎么演啊,其次這種年輕人作死的電影,肯定是人越多越好看對不對,反正不管最后有什么理由,女主角肯定會加入這群人一起去作死,至于女主角怎么被說服,那就看電影怎么給出答案了
這個電影的解決辦法和前面的一樣:根本沒拍女主角被說服的情節(jié),上一個鏡頭女主角還不情愿,下一個鏡頭女主角就在飛機上了
這個處理辦法真的很奇妙,而且這個地方的鏡頭轉(zhuǎn)換也很有趣
我在這個劇里發(fā)現(xiàn)的第二個加快故事節(jié)奏的方法,其實這是這個劇的一個缺點
暴力刪除所有不必要的鏡頭
所有電視劇里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節(jié):
這個場景的戲要結(jié)束了,演員講完了這個場景里最后一句臺詞,再給演員一個特寫,停頓一下,然后轉(zhuǎn)到下一個場景,再繼續(xù)講別的劇情(三國演義舉例子)
這個特寫加停頓可以在場景和劇情轉(zhuǎn)換的時候停一下節(jié)奏,特別是前面的劇情信息量很多的時候,即使信息量不多,這個停頓多出這幾秒也能展現(xiàn)角色的內(nèi)心活動,在感官上會稍微好點
但是《雍正王朝》這個劇不存在這個,一個場景的戲演完了,不留絲毫的余地,該切就切,演員說完臺詞最后一個字立馬就切場景,好多時候演員說完臺詞之后臉上的表情很值得給個特寫,能更好的表現(xiàn)角色的內(nèi)心戲,但是他就不
?這種情況很明顯是后期刪減導(dǎo)致的,據(jù)說這個劇原本50集,可能就把這些邊邊角角都給刪除了,這個辦法用起來并不好,我覺得有點過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