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長期主義來短線割韭菜,妙~
我發(fā)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圈子混久了,什么樣的割韭菜手法都能見識到,目前見識到比較高級的,還得數(shù)用長期主義來短線割韭菜。
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有一種風向,那就是都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要終生學習,投資自己,投資有價值的標的,不看短期成敗,只看長期效益。
理論上來說,這樣是好事。
把眼光放長遠,立足當下,放眼未來,這不就是我們希望的嗎?
但是有些人明顯被帶偏了。
他們是怎么玩的呢?
用一個沒法被證偽的話題,然后列出一些名人來背書,來證明自己沒有瞎說,接下來就是讓學員接受自己的觀點,去買入他希望的內(nèi)容。
比如說,在投資領域。
入門級的玩法是,教月薪三千的人去理財,雖然現(xiàn)在本金比較少,但是要相信復利效應,你的錢財將會多到超乎你的想象,財務自由不是夢。
實際上呢?你不理財,財不離你,離開的離。交了高額學費,再買了錯的標的,他要真有能通過理財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法子,交什么理財呀,直接拿杠桿去買標的,自己賺不是更好?
高級的玩法是,拿出一些歷史數(shù)據(jù),證明自己推理的可能性,也指出現(xiàn)在一些標的的優(yōu)越性,用較低的門檻,讓無數(shù)人有跟投的機會。
實際上呢?跟投的組合中,就有他自己發(fā)行的標的,他這是拿別人的本金,保自己的不崩盤,怎么玩都是賺,韭菜還跟的特別虔誠,認為自己撿到了便宜。
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就更亂了,尤其是知識付費領域。
他們既吹噓“短期內(nèi)看到學習成果”,又安撫學員“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堅持做下去”。
比如說,自媒體培訓。
大把的培訓都在用類似“做自媒體月入過萬”一類的廣告在招生,給人一種短期暴富的錯覺。
加進去之后呢?又告訴你一兩個月看不到成績很正常,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打造個人IP,以后廣告接到手軟。
然而絕大多數(shù)人,在一兩個月看不到足夠正反饋的情況下,是堅持不下去的,那這件事就是沒法證偽:他說了,你沒照做,你賺不到錢,是你自己的事。
拿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是妄想,來勾起人的欲望,然后用長期主義的幌子,來吊住這個欲望,剩下的,就是瘋狂從你兜里掏錢。
反正未來尚未到來,他說的話,你沒法證偽,而他又把自己包裝的那么成功,這么成功的人,理論上來說應該不至于騙自己這個小韭菜的,那就相信他唄。
最后的結果就是,被割完一茬,還要再被一茬。
這像極了殺豬盤。
給你一個能賺大錢的欲望,然后讓你拿不回本金來吊住你,直到你徹底被騙到拿不出錢,也就失去了一顆韭菜的價值。
套路是一樣的,不過長期主義這個幌子實在是太好用了,大多數(shù)人難辨真假,沉迷其中,甚至被割了還要感謝鐮刀,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