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活]《魔法使之夜》拉丁語咒語優(yōu)化嘗試
前言
《魔法使之夜》這部視覺小說本身的優(yōu)秀人盡皆知,但美中不足的是其第三章出現(xiàn)的拉丁語咒語文本不甚通順(甚至包括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錯誤(滑稽))。
筆者不清楚這些拉丁語咒語是否出自原作者之手,但可以肯定它們沒有借鑒任何著名的拉丁語詩歌或散文(筆者在Perseus網(wǎng)站上各種搜索無果)。不妨姑且認為原作者一時疏忽把這些咒語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寫工作交給了某位拉丁語初學者。(?)
本文旨在對這些拉丁語文本按照以下原則進行修改或重寫,使之盡量符合古典拉丁語的語法與習慣:
1. 對于句子的結(jié)構(gòu),在不違反語法規(guī)則的前提下參考原句,盡管這樣寫出來的句子仍然缺少“古風”。這是為了尊重作者,他選用這樣的結(jié)構(gòu)應(yīng)當有其考慮。
2. 對于句子的意思,更多參考日語譯文(譯者為A.T.Field漢化組),其次參考原句。因為日語譯文無疑更能還原原作者的意思。
3. 筆者給出優(yōu)化處理的理由,主要是針對詞義和句意,對于原句中直接明顯的語法錯誤不予指摘。本文的重點是優(yōu)化后的結(jié)果,而非教學式的糾錯或批評。

1. Vivimus in somnus. Solitari putris in inferos.
我一直在沉眠中存活。又獨自在土地中腐朽。
優(yōu)化:Vivo in somne. Solitarius et putris in infernis.
注:
1. 謂語應(yīng)是單數(shù),in接奪格表位置。
2. inferi(m.p.)指“下界之物,逝者”,而inferna(n.p.)指“下界,地府”。
?
2. Hodie mea obit die, et mea natus die. Te obire.
我的忌日是我的生日。來,請讓我與你相會。
優(yōu)化:Hodie, diem obeo in meo natali. Te obeam.
注:
1. hodie是副詞,不像英語那樣可以充當名詞。
2. diem/mortem obeo是習慣用法,意味“迎接命運/終結(jié)”,“生日”習慣用natalis而不是詞組。參考了原文和譯文后筆者決定用較為折中的方式處理。
3. 虛擬式比不定式更能表達祈愿。
?
3. Mea anima immortalitas. Autem mea futura necata eram.
我的生命雖然不朽,但我的未來已被謀殺。
優(yōu)化:Mea anima immortalis. Autem meum futurum necata erat.
注:
1. 形容詞immortalis比名詞immortalitas更適合句意。
2. 名詞“未來”一般用futurum表示。除非是強調(diào)主語和“我本人”為一體,否則謂語不用第一人稱,不知作者本意為何?
?
4. Manes sum. Animae definire ambiguous est.
我是亡靈。生命的定義是模糊的。
優(yōu)化:Manes sum. Vitam definire ambiguous est.
注:
1. anima有“呼吸,精神”之義,為了和肉體的生命相區(qū)別使用vita可能更好。
2. 使用形容詞+不定式結(jié)構(gòu)時,不定式支配賓格,而且definire也沒有支配屬格/與格的常見用法。這一句也可改用更直接的動名詞+形容詞,筆者按原文處理。
?
5. Te odi, et te amo. Conveniebamus in somnium ipsa.
可憎、可愛的你。請在,夢中相見吧。
優(yōu)化:Te odi, et te amo. Conveniamus in somnum ipsum.
注:
1. 使用虛擬式的理由同3.3。感覺作者可能偏好使用in+賓格(笑),同時convenio比起單純的相見更有“同去”這種暗示運動的含義,因此使用in+賓格(“一同入夢”)。
?
6. Proximum mihi neglegentia. Omina nos peccatoribus,
Et omnia nos homos,?et omnia nos peccatores.
旁人對我毫不關(guān)心。我們中任何一個都罪孽深重,都是同類。我們是罪人。
優(yōu)化:Proximum mihi neglegens. Omnis nos similis,
Et omnis nos mortalis, et omnis nos peccatores.
注:
1. 使用形容詞neglegens的理由同3.1。
2. 由于原文謂語動詞的省略,peccatoribus這一與/奪格的具體意義相當模糊,在譯文和上下文中也找不到對應(yīng)。同時,homos的意義不明(它本身甚至不是一個拉丁詞,可能作者想用homines而筆誤?)。因此,筆者按譯文將整句改寫,添上similis(“同類”),用mortalis代替強調(diào)生物本身的homines,與peccatores呼應(yīng)。
?
7. Venite mea domus. Luto similis somnium,
Et pulvi similis cottidie.?Cordem privo.
請來我家吧。將沉泥一般的死,化作塵土而竊竊。剜出離開胸口的心臟。
優(yōu)化:Venite meam domum. Facio mortem sicut limum verbi sicut pulveri. Cordem desertum a pectore privo.
注:
1. Luto...cottidie一句與譯文意思完全不符,原文可能的意思(修正相關(guān)錯誤后)是:“我每天用相似的塵土,粉刷相似的夢”。筆者按譯文改寫整句。
2. Cordem privo一句與譯文相比部分缺失,予以補全。
?
8. Iudicare tibi.
你們,去死吧。
優(yōu)化:Moriendum est tibi.
注:
1. iudico只有“審判,檢查,決定”之義,并無“殺,死亡”之義。(iudico+賓格+與格表示審判某人的某種罪行,某人用與格,某罪用賓格)
2. 此句的改動空間很大,筆者使用了被動迂說法,也可以直接用命令式(tu, morere)。
?
9. Nemo mea funus meminit, cui dolet exstinctus.
已經(jīng)沒有人記得我的葬禮。悲傷的人也全部消失了。
優(yōu)化:Nemo meum funus meminit, qui dolens exstinctus est.
注:
1. 原文cui...exstinctus的先行詞是funus,doleo接與格表示“給予痛苦”。原文大意為:“沒有人記得那場,消逝者給予其痛苦的葬禮?!?,與譯文出入較大。筆者改寫了定語從句。
?
10. Initio erraveramus. Dum vivimus doloris.
從一開始我們就錯了?;钪峭纯嗟摹?/p>
優(yōu)化:Initio erraveramus. Dum vivere est dolere.
思考:
1. “活著是痛苦的”也可用動名詞表示。原文搭配意思不符且不符合習慣。
?
11. Nemo iuvarem est.
誰來,救救我。
優(yōu)化:Quis me iuvet?
思考:
1. 原文搭配有錯,難以理解(可能是“我救不了任何人”或是“誰也救不了我”)。筆者按譯文改寫,用疑慮虛擬式應(yīng)該很合適。
?
這些句子事實上還有很大的優(yōu)化空間,本文主要還是拋磚引玉。如果有精通拉丁語詩律的朋友不妨進一步把它改寫為嚴格的古典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