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之姿』榮耀 Magic V2 折疊屏手機有多強?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生時代,有這樣一名同學,一開始你并不覺著他出眾,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尤其是在初三高三這樣競爭異常激烈的時候,他會以黑馬之姿躍出,驚艷眾人。
當時的老師們都會以『開竅了』形容這名同學,但是之后歐如果你回想起這位同學的往常,你會發(fā)現(xiàn),思路打開是必須的,但是扎實的積累也必不可少。
看Magic V2發(fā)布會的時候,就給我這樣的一種感覺,榮耀同學正是那匹黑馬,讓所有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以折疊屏這個品類來說,Magic V2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全能發(fā)展優(yōu)等生。
我們都知道,做產(chǎn)品某種程度上是妥協(xié)的藝術,對于手機來講,你需要在性能,影像,續(xù)航,屏幕,設計,尺寸上做割舍,盡量達到一個平衡,而這個平衡的方向,就體現(xiàn)了不同的產(chǎn)品策略。
但是在Magic V2上,你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一件事情,它的產(chǎn)品策略,更像是四個字:絕不妥協(xié)。
9.9mm,231g的重量,這樣的參數(shù)直接殺入了直板旗艦的戰(zhàn)場。

如果你用過之前大多數(shù)的折疊屏產(chǎn)品,當你真正上手Magic V2之后,絕對會體驗到驚喜兩個字,因為驚喜這個東西,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預期管理。你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個折疊屏似乎比常見的直板都要更加輕薄,尤其是展開之后。

所以我強烈建議,如果有條件,一定要去線下門店去看看,體驗這種極致的輕薄感。
輕薄其實是個表象,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這背后有無數(shù)的技術難點。
展開后只有4.7mm,電池怎么做?
那電池做薄不就行了么?不行,太薄的話,你整個容量就上不去,續(xù)航可是一切體驗的前提。
那么實際上呢,Magic V2把電池容量做到了5000mAh,這個成績甚至都超越了一些比他更重更厚的折疊屏產(chǎn)品。
不能增加體積,不能減少容量,那么只有一條路了,提升電池密度。
但是你我也知道,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jīng)到達了一個瓶頸,要想獲得明顯的提升,背后一定是12分的努力,現(xiàn)在我們也知道了,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青海湖技術。

左邊是身份證加房卡的厚度,右邊是Magic V2電池包的厚度,厚度為2.72mm。你猜這塊電池的容量是多少?
2870mAh。
如果你對于這個數(shù)字沒有感覺的話,作為參考,iPhone14的電池容量,是3227mAh。
在Magic V2有兩塊這樣的電池(另一塊由于主板和模組占據(jù),稍微小一點),所以達成了5000mAh的成績。

折疊屏上,還有一個我們應該關注的,就是鉸鏈。
如何用更輕的材料,實現(xiàn)更高的強度。
其實材料問題的選型,參考航天行業(yè)就行,因為這個行業(yè)天生對于重量和強度敏感。
用鈦合金,但是鈦合金的加工又是問題,榮耀給出的答案是高溫3D打印。3500度這個溫度值,我十分熟悉,因為乙炔在氧氣中燃燒的火焰溫度可達3500攝氏度,而乙炔是用來干嘛的,搞金屬焊接的。

這背后的工業(yè)實現(xiàn)難度,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
發(fā)布會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就是趙明總感謝研發(fā)團隊,從整個研發(fā)團隊的氣氛來看,他們對于自己的這款產(chǎn)品是相當滿意的。
屏幕依舊是榮耀的亮點,尤其是護眼這個特性,似乎已經(jīng)刻在了榮耀的產(chǎn)品基因里,內(nèi)外屏一致的3840Hz高頻護眼調(diào)光,助眠顯示,2500nit亮度。這塊屏幕,你挑不出什么刺,甚至你也找不到第二塊這樣的屏幕。

最重要的是,雙屏都支持手寫筆,其實之前我對于用手寫筆在光滑屏幕上寫東西這件事情是有抵觸的,因為效率不高,整個輸入的體驗也不盡人意,但是當我強迫自己使用這樣的方式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他有很大的正向意義。
電子時代,學習的過程,其實更像是一個『收藏』的過程,看到有用的東西,就保存下來,或者只是簡單的Mark,直到要用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不但沒有記住,甚至可能都找不到了。之前我會要求自己定期的復習那些收藏的東西,很簡單的就是『再看一遍』,閱讀的記憶效率是很低的。
對著用鍵盤敲一遍?很蠢,但是如果你用筆做一遍批準,完整的過一遍的話,收獲是完全不一樣的。
性能上,第二代驍龍8領先版,沒有任何閹割,也沒有任何縮水,這就是一塊旗艦芯片。

當然也有自己C1芯片的支持,在Magic5上,我們都已經(jīng)領略這塊芯片的實力。
影像層面:
5000萬像素廣角攝像頭(f/1.9光圈,OIS光學防抖)
50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f/2.0光圈)
20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f/2.4光圈,OIS光學防抖)
可能有同學要抬杠了,這不明明閹割了,為什么超廣角攝像頭沒有OIS防抖?
我們都知道安全快門的這個概念,也就是焦距的倒數(shù),也正是因為如此,廣角的安全快門天生就有優(yōu)勢,有可能1/15的速度對于主攝來說不可接受,但是對于廣角來說,哪怕是沒有任何防抖,也沒有問題。
所以你很少在超廣角的配置上看到OIS的選項,原因也很簡單,真的必要性不大。
至于實際的表現(xiàn)如何,我看看過兩天能不能搞到個機器,拍一些圖給大家看看。
目前來看,如果你有購入一個折疊屏手機話,Magic V2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但愿別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