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芬兒:我是個奇女子!

狂放不羈注定命運不凡。
乍聽上去像是在說武俠小說里的人物,但我們要說的,其實是關(guān)于一只大熊貓的故事。


她命中注定屬于這片山林。
2018年12月27日上午,和成都往年的冬季一樣,這時候的氣溫驟降。在離成都市區(qū)不遠的郊外,位于都江堰的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qū),海拔近1800米的地方,比市區(qū)又要冷一些。

成都郊外的原始森林難得聚集這么多人,他們都為我們故事的主角而來。
這天是大熊貓“琴心”放歸野外的日子,和她一起的還有一只名叫“小核桃”的大熊貓。
她們倆是歷史上首次在成都片區(qū)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qū)放歸的人工圈養(yǎng)繁育的大熊貓(我國迄今放歸的11只圈養(yǎng)大熊貓中,有8只的放歸地位于四川雅安栗子坪自然保護區(qū))。
從今天起,她們就要回歸到這片山林生活。
這片山林聯(lián)系著岷山山系和邛崍山系兩個世界最大的大熊貓野生種群,是大熊貓生存和繁衍的關(guān)鍵區(qū)域和“天然走廊”。她們的成功回歸,將為大熊貓野外種群的發(fā)展帶來新的希望。
10點44分,第一個籠子打開,小核桃觀察一會兒,就扭著屁股跑向山林。

10點51分,琴心的籠子被打開。
和小核桃不同,琴心仿佛從夢中突然驚醒,在籠子里站了起來。

在場的人,都被琴心這一舉動震懾住了。她奔向記者所在一側(cè)圍欄,就在大家還來不及考慮后退時,又扭頭一轉(zhuǎn),迅速向大山深處跑去。

“只是嚇嚇你們。我,琴心,是一只野熊貓”。她仿佛在宣示著。
在“歸隱竹林”的最后時刻,她還不忘給人們留下這濃墨重彩的一筆。

琴心的不簡單,還要從出生說起。
2016年7月16日,大熊貓淑琴首次當(dāng)上了媽媽。雖然是第一胎,淑琴就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母性,迅速叼起寶寶摟入懷中。
小家伙叫聲洪亮,是個健康的女孩寶寶。

由于四川方言里有素芬一詞,表示小姑娘之意;也是李伯清散打評書中常用的女性人名,更有四川話歌曲《素芬》,開口第一句的“素芬兒,我們兩個擺一哈嘛”和那句“你是天上的丁丁貓兒”在早些年間巴蜀地區(qū)的火爆程度,不亞于《兩只蝴蝶》里的“親愛的,你慢慢飛~”
因此, 淑琴的寶寶便有了“淑芬”這個昵稱。
而這位淑芬,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琴心。
因媽媽淑琴帶崽能力出眾,被選中參加野化放歸計劃。飼養(yǎng)員又給她起名琴心,“琴”取自媽媽的名字,“心”代表“中心”。
留名于歷史的人物,總是要換個有來頭的名字。
琴心小時候,一副老是“氣鼓鼓”的模樣,人見人愛。
也正如她方言版的小名和頗具素雅格調(diào)的大名一樣,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美女。

出身名門,顏值高就是她的家族特征。
她們家族的顏值,放在大熊貓圈養(yǎng)種群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媽媽“淑琴”和“萌萌”(京城名熊萌蘭的媽媽)、“仙女”(旅居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的明星熊)是姐妹。那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模好忍m、大白兔、福星(胖大海)、福雙等長相可愛的熊貓們,也都來自這個大家族。






? ??

《肖申克的救贖》里說:“有些鳥兒是關(guān)不住的”。
這話,放在琴心身上,再合適不過。
開始進行野化放歸訓(xùn)練時,琴心和媽媽被轉(zhuǎn)運到天臺山,工作人員每天會在定點的幾個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她們的活動。
而就在轉(zhuǎn)運到天臺山不過3天的時間,工作人員們就與琴心“失聯(lián)”了!


當(dāng)時還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降溫,使天臺山冰封雪凍,更難以搜尋琴心的信號和蹤跡。大風(fēng)大雪大雨對圍欄的破壞,有可能讓琴心跑出隔離區(qū),而她還不具備應(yīng)對天敵的能力。
工作人員立即向中心核桃坪基地求助,基地安排了琴心的飼養(yǎng)員及其他工作人員,組成搜尋小組立即上山,和天臺山的工作人員們一同兵分兩路尋找。
一方面是加大范圍搜尋GPS信號,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回捕媽媽淑琴,取下她項圈里的錄音筆,期望捕捉到琴心的聲音。


就像電影主角的驚險奇遇——不走尋常路,卻總能避禍就福。琴心可以說是拿了主角劇本。
緊鑼密鼓的搜尋,終于在媽媽項圈里的錄音筆里聽到了頭天晚上十一點多琴心和媽媽交流的聲音。

這個還在吃奶的娃娃、還不具備應(yīng)對天敵能力的娃娃,就獨自跑出去浪了3天呀!
安全歸來,但這讓琴心更向往自由的野外。她經(jīng)常在圍欄下,偷偷地刨地、打洞,想要偷溜出去。
說“經(jīng)?!?,是這樣的行為不止一兩次。
工作人員不禁感嘆,“看她長得這么乖,沒想到性格卻野得很,像個假小子”。
這個“假小子”琴心,在天臺山生活了一年多后,順利通過了野化放歸訓(xùn)練的評估,被放歸山林。
今年1月,四川都江堰國有林場工作人員在開展巡護行動時,在同一位置的紅外相機中發(fā)現(xiàn)連續(xù)4天拍到了一只大熊貓,最終確定這是2018年放歸的“小核桃”。

10多天后,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整理紅外相機時,又發(fā)現(xiàn)了另一只大熊貓的身影。
特殊的是,這只大熊貓頸部毛發(fā)有壓痕,初步判斷為曾經(jīng)佩戴GPS項圈留下的痕跡。根據(jù)放歸記錄和其他證據(jù),專家初步判斷這只大熊貓很可能為“琴心”。

時隔三年,終于看到她們能在野外健康地生活,讓大家充滿了希望、激動和欣慰。
從短暫的影像中,我們仿佛看到了更遠的未來。那個狂放不羈又命運不凡的琴心,在山林之中,開拓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資料參考:
1.新聞《大熊貓琴心、小核桃正式放歸成都野外》
2.《熊貓“琴心”“小核桃”走向山林 聽它們“自述”熊貓生活史》作者:姚雯君、鄭海浩
3.CCTV10節(jié)目《講述》 20180803 尋找琴心
4.新聞《首次拍到野化放歸大熊貓“小核桃” 三年過去它很好》
5.新聞《紅外相機拍到大熊貓 疑似2018年野化放歸的“琴心”》



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B站|抖音
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微信視頻號|小紅書
商務(wù)合作:pandapia@sina.com

本帳號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包括圖片、文字、視頻、產(chǎn)品形象等),著作權(quán)均歸品牌“pandapia熊貓烏托邦”所有,僅供閱讀傳播,未經(jīng)許可,請勿用于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