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先老腿,40歲以后更應該重視腿部訓練,對抗衰老保持健康體態(tài)
衰老是自然規(guī)律,誰都無法回避,不過,我們卻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延緩衰老的進程,當然,不管你所選擇的方法是什么(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只要不影響自身的健康都不算是錯誤,因為方法的選擇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不過,對于更多的朋友來講,運動則是最被建議的方法,因為運動簡單方便,幾乎適合所有人,并且它的好處不言而喻,即使你可以通過某種外在手段來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但是內在的方法依然不可或缺,而運動所起到的作用則是從內到外。

同樣,說到衰老這件事,我們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外在的變化(也不應該是外形的衰老,比如皮膚松弛、身材走樣等),而是由內到外地保持,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拋開外形的影響,腿部的健康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大家都在說的“人老先老腿”,腿部的衰老并不特指疼痛這一現象,而是包括更多的內容,比如靈活性的下降、平衡以及穩(wěn)定性的降低、雙腿無力等等。這些都是腿部衰老的表現,那么,導致腿部衰老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何改變現狀來維持腿部健康呢?

第一:導致腿部衰老的原因
如果拋開傷病等因素,對于大多數人群來講,造成腿部衰老的原因就是肌肉量的下降,我們都知道,腿部屬于大肌群,全身很大比例的肌肉都在腿部,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不進行積極的干預,肌肉的流失也是必然的現象,而腿部肌肉流失的比例就會更大,隨著腿部肌肉量的減少,身體的穩(wěn)定性、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以及整體代謝水平都會受到影響。
當我們步入中年之時,肌肉流失的速度就會加快,此時不但容易變胖,身體的平衡能力與穩(wěn)定性等各方面也都會衰退的比較明顯,對于腿部而言,隨著肌肉的流失,關節(jié)也會失去肌肉的保護而變得相對脆弱,如果不進行積極的干預,隨著年齡的進一步增加,當我們步入老年之時,即使有著健康的身體,也會因為腿部力量較差而影響到整體的生活質量。

第二:如何維持腿部的健康
當了解到腿部衰老的原因之時,想要改變現狀就會變得有針對性,既然腿部肌肉流失是導致腿部衰老的重要原因,那么增加腿部的肌肉量就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現象的發(fā)生,當然,在方法的選擇上,就是重視腿部訓練,尤其是在中年以后,因為在40歲以后,如果不進行積極的干預,肌肉流失的速度就會加快,所以訓練腿部肌肉對于中年以及中年以上的人群則更加重要。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肌肉的生長與年齡無關,而是在于是否對肌肉形成有效且規(guī)律的刺激,也就是為肌肉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所以,不管你處在什么樣的年齡階段,只要重視相關的訓練,肌肉都會有所生長,另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保證蛋白質的攝入,比如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1.2-2克/每千克體重。所以,無論你是否年輕,什么時候開始相關的訓練都不晚。

第三:腿部訓練動作分享
在以上內容當中提到腿部訓練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進行腿部訓練呢?首先要評估自己的能力,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動作,從基礎動作做起,慢慢提升,因此,下面分享一組自重腿部訓練動作,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感受動作、熟悉動作模式,提高自己的能力,隨著能力的提高再嘗試負重訓練,當然負重方法有很多種,如果不能去健身房,使用啞鈴、彈力帶等小器械同樣可以。

動作一:深蹲
作為下肢訓練的經典動作,在練腿過程中,深蹲幾乎不能回避,不管是深蹲還是寬距深蹲都能對下肢形成相對全面的刺激,即使是在寬距深蹲過程中,會對臀部肌肉刺激比較多,同時也會對大腿內側肌肉形成更好的刺激,同時可以改善髖關節(jié)與踝關節(jié)受限而影響到下蹲幅度的問題,不但如此,寬距深蹲對大腿前側的刺激并不比常規(guī)深蹲要少,所以很多朋友更喜歡選擇寬距深蹲(雙腳1.5-2倍肩寬)來鍛煉臀腿部。
雙腳1.5-2倍肩寬站立,腳尖微朝外,背部挺直,腹部收緊,雙臂根據自己習慣調整位置(或者是雙手叉腰、或者是隨著動作自然前后擺動)
保持背部挺直,保持核心全程收緊,臀部向后坐屈膝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或者是稍低(注意不要因為過于追求動作幅度而出現屁股眨眼的問題),然后起身站起至身體直立
注意動作全程都要保持背部挺直,保持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雙膝不要內扣),起身時膝關節(jié)不要鎖死

動作二:早安式體前屈
可以說早安式體前屈這個動作是一個鍛煉身體后側鏈的基礎性動作,通過這個動作不但可以鍛煉到臀大肌以及大腿后側的腘繩肌,從而讓大腿前后側肌肉均勻發(fā)展(多數人群大腿后側肌群都相對薄弱),更可以提高基礎能力,為以后的訓練打好基礎,比如硬拉、杠鈴劃船等動作。
雙腳分開約與肩同寬站立,腰背部挺直,核心收緊,雙手叉腰、或者是雙臂交叉置于體前(選擇自己舒服的方式)
保持身體穩(wěn)定,保持背部挺直,核心全程收緊,屈髖(臀部向后推)向前俯身,雙腳微屈,俯身至感覺到大腿后側肌肉有明顯的牽拉感
然后腳跟蹬地,臀部收緊,髖部向前推,起身站起至身體直立
注意全程保持背部挺直,保持核心收緊,起身時背部不要反弓
動作三:臀橋
臀橋是鍛煉臀部肌肉的經典動作,這個動作不但可以激活并鍛煉臀部肌肉,還可以對大腿后側以及核心都形成很好的刺激,并且,在下肢訓練過程中,臀部訓練同樣重要,因為如果臀肌薄弱就會發(fā)生腰背部或者是腿部肌肉的代償,這樣就會對這兩個部位形成過多的壓力,所以從腿部健康的角度來看,不但要練腿,還要練臀。
仰臥,雙腿屈膝,雙腳微微分開與肩同寬,調整雙腳位置,找到適合的位置(可以更好地感覺臀肌發(fā)力的角度),上背部及頭部支撐身體,雙臂置于身體兩側,臀部下沉懸空
保持身體穩(wěn)定,保持腹部收緊,臀部肌肉發(fā)力向上推起,至大腿與軀干處于同一平面
動作頂點稍停,收縮臀部肌肉,然后主動控制速度慢慢還原,注意全程保持臀部肌肉緊張,還原時臀部不要坐實在墊子上

動作四:側弓步
側弓步可以有效鍛煉臀大肌、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和內收?。ù笸葍葌龋?,當然這個動作也可以提高核心能力,在腿部訓練過程中,大腿內側肌肉同樣要重視,而側弓步不但可以鍛煉到大腿內側肌肉,還可以對大腿內側肌肉起到拉伸的作用,從而改善其柔韌性。
雙腳微微分開站立,腰背部挺直,核心收緊,雙手叉腰或者是選擇自己舒服的方式
保持身體穩(wěn)定,保持背部挺直,向側方邁出一大步,同時重心側移,臀部向后向側坐,并順勢下蹲,至屈膝一側大腿與地面平行,另一條腿伸直并有強烈的牽拉感,然后起身站起還原
一側完成預期次數后再完成另一側,當然也可以雙側交替進行
全程保持背部挺直,保持核心收緊,保持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

動作五:原地箭步蹲
說起來箭步蹲可以是重點鍛煉臀部肌肉的動作,也可以是重要鍛煉腿部肌肉的動作,兩者的不同在于動作模式及細節(jié)的不同,對于腿部動作來講,基本要求是上半身直立,讓重心處于雙腿中間的位置(下圖),當然如果重點鍛煉臀部肌肉,上半身需要前傾,讓重心落于前側腳后跟處。
雙腳前后開立,雙腳橫向間距約與肩同寬,雙腳縱向間距不小于下蹲時雙腿大小腿垂直的狀態(tài),上半身直立,背部挺直,核心收緊,雙手叉腰或者是側平舉,如果不能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可以一只手扶住固定物體來輔助完成
保持身體穩(wěn)定,保持背部挺直,保持核心全程收緊,保持髖部穩(wěn)定朝前,控制速度屈膝下蹲,至前側大腿與地面平行的角度,然后起身站起
注意動作全程保持身體穩(wěn)定,背部挺直,保持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下蹲時前側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后側膝蓋不要跪地,一般是讓膝蓋達到后側腳跟位置

通過以上5個動作可以對腿部肌肉形成相對完成的刺激,在訓練初期,先放棄對動作次數與組數的要求,先從自己可以做到的動作開始,來熟悉動作模式,當然,如果有些動作有困難,可以通過輔助物的方式完成,比如在深蹲、箭步蹲、側弓步的動作過程中,都可以用手扶住固定物體來輔助完成。
隨著對動作的熟悉與能力的提高再嘗試整組訓練,比如每個動作做到15-20次,每次3-5組,每周2-3次,然后隨著能力的進一步提高,當感覺這樣的訓練方式比較輕松之時,可以嘗試負重進行,比如使用彈力帶、啞鈴(水瓶)等小器械進行,要知道,力量訓練并不特指去健身房使用專業(yè)的器械,肌肉也不會區(qū)別器械,而是會接觸對它的刺激,所以只要把動作做好,能夠規(guī)律訓練,不管是自重訓練還是使用器械訓練都可以給我們帶來相關的好處。
作者:十月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