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回顧】憶童芷苓老師說《尤三姐》(明原)

在上中學時迷上京劇,當時買了一些京劇唱片,其中就有<尤三姐>,這也是我笫一次看到童芷苓的大名,而<尤三姐>那行云流水、聲情并茂的唱腔一下子就吸引住我了,當時連<紅樓二尤>是何劇情還沒弄明白,就禁不住反復聽學<尤三姐>中?“那一日呀..”的四平調,還有二六“果然是..”,沒幾天的工夫整張唱片的腔都能朗朗上口了。當時童芷苓三個字對我而言如同天上的星星,想不到在幾年后我能親眼見到這位巨星偶像;因此在見到童師后不久我就大膽的提出要學?<尤三姐>,童師給我說的第一出戲就是<尤三姐>,這真是少年時做夢也想不到的。
面部肌肉訓練
童師先把<尤三姐>的腔理了一遍,說戲前先要我做“面部肌肉的訓練”,這在一般京劇老師教戲中似乎很少有的,童師說:“跟我學戲主要學表演,學內心的東西…,尤三姐中表情很豐富,要會“變臉”.. ”童師的“變臉”是有名的,在<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中的“變臉”令多少人拍案叫絕啊!童師要我練習臉上的“笑肌”,嘴角上揚后再迅速松下來,由慢到快反復練習。還有眼睛周邊的肌肉訓練,反復一緊一松使眼睛能張能虛應運自如。后來能真正體會到這個面部肌肉訓練的重要,在臺上一化樁一吊眉,似乎那兒都發(fā)僵,如果平時沒有好好的練習,能使面部肌肉有效的“放松”,那么喜,怒,哀,樂的表情似乎也不那么聽大腦的控制了。
出淤泥而不染
童師在說戲的時候總會不厭其煩的解析人物,童師說當時在排<尤三姐>的時候,田漢先生就跟他說:“尤三姐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要掌握這個線條發(fā)揮”。尤三姐對賈珍、賈璉因為是姐夫要應付又不好當面得罪但又十分厭惡,因此常有對著他們假笑,背過頭馬上有痛惡的表情,這就是“變臉”的要求了?!坝热闶欠浅0V情的死心眼兒,怎么會有這樣癡情的..”童師說這話時我忽然一愣,因為我早把尤三姐與童芷苓劃上等號了。
那一日呀..
“那一日呀..,日字要使勁,賴(哎)家(婀)盛(恩)宴開…,開字要用力但要有彈性,一般人以為唱荀派不要用勁,其實我唱還是很用力的…,尾音落音時上提一些…,像梅派一樣尾音有些往上揚的感覺,梅派好聽就是勁頭用的好…”才唱一句四平調就體現(xiàn)童師“荀腔梅唱”的特色了。“柳..湘蓮,柳字別唱成柳..哦哦哦,像數(shù)著板唱那就傻了,只是拉長它的字頭、字腹,字尾…”,“落音要乾凈,該甩的就甩,不要拖泥帶水”。這些以往光聽錄音是聽不出來的,自己唱荀派腔以為嗲、媚就對了,其實唱的都是“沒骨頭”。童師所說的這幾點,就是一般人所言的演唱的基本“修養(yǎng)”如何了。
鬧酒
<尤三姐>中的“鬧酒”一場是重點,這一場也可當折子戲演。當尤三姐保護二姐,出門看見賈珍時的對話,臉上表情的變化是較豐富的,先是冷冷的表情問賈珍為何深夜至此“不怕感冒傷風嗎?”語氣,表情都平靜些,其實是心里壓著火,眼晴釘住賈珍,再冷嘲熱諷的假笑說:“你這個人可真是太好了….”,到最后把賈珍用力往外一推?“你給我出去吧!”這時是真氣急了。如果掌握不好太過、太兇或太逗、太油都有失這個人物性格。
童師要求演戲要有準確、豐富的“譖臺詞”,心里有了臉上才會有戲,在“鬧酒”中尤其重要,幾秒中的內心獨白就是畫龍點睛的效果。當賈璉要求三姐留下喝酒的時候,童師表情先是一楞,火氣上升再壓下來,心中有盤算后再虛情假意笑的說:“好極了,我正想喝酒了…”,這中間二秒鐘的停頓必需要交待清楚層次分明?!棒[酒”中的表演許多地方如同電影手法中的“分鏡”,因為尤三姐的內心世界與應付賈珍、賈璉的虛假表情要同時交待給觀眾,京劇中常用“打背工”來和觀眾交流內心的想法,但在“鬧酒”中常常沒有時間“打背工”,因此如何掌握之間的立即變化的分寸是極要緊的。童師要求喝酒感覺要真實,如同真的喝烈酒一般,這真實感是在一飲而盡后的表情,有烈酒的辛辣,還有“我豁出去了”的意思。在賈璉說:“與大哥飲個雙杯吧”,這時也先一驚然后說:“好哇啊!”這時三姐心里想“果然得寸進尺了”,但在賈珍、賈璉聽來似是三姐同意了,而他們倆人在“打背工”意思是成功了。而在三姐對賈珍說“喝雙杯”的時候,先是假裝嫵媚,等?到潑酒的同時又一“變臉”。脫帔、轉帔、扔下,這個動作童師說是化自?<天霸拜山>?武生的動作,而跳桌子、扯甩發(fā)、蹺腿亮相都要求乾凈力落配合鑼鼓。?
罵賈珍、賈璉的大段念白語氣強弱節(jié)奏的安排十分重要,要緊湊又不能像背書,荀派念白特色的氣音、破音都得用上。在對毋親、姐姐唱搖板唱到“他名喚那湘..,喂呀兒的娘啊…”這時才露出害羞的表情,之前唱的感情都是在贊頌柳湘蓮的,表情也有隨之響往的意思。而流水那段最后唱到“他若是天涯長流?浪..”這時表情先是一楞,心里想著,“我也沒想到這種情形該怎么辦?”,而后再下決心唱:“我情愿終身屑發(fā)奉高堂”,再拿下發(fā)簪折斷丟地,表示心意已決。雖然這些往往很小、很短的心里思想過程,如果不表現(xiàn)出來戲就不足,就“水”了。演員表演就是在收、放、?緊、松、拉的過程中和觀眾互動的。
數(shù)年幻夢竟成真
“南梆子”這場是極盡抒情之美,和前幾場緊弦張弓的口味大不一樣,觀眾似乎可以舒緩心情,享受一下優(yōu)美的歌舞,這不得不佩服編劇的高明,唱腔編得也是難得的上品佳作悅耳難忘。在<尤三姐>?電影與柳湘蓮夢會中處理得如畫如詩,在舞臺上氣氛就必需有所烘托,童師曾設計與柳湘蓮的劍舞,并加上電子琴伴奏,但童師并不滿意,后來也有用水袖舞多些,這段伸縮性較大,但啞劇部份的感情要交待清楚,相逢后的喜悅及悲訴離情,到拜天地時的羞澀,這時尤三姐溫柔的性情和前幾場應是判若兩人。
還君寶劍悲聲哽
最后一場“明貞”殉情,我覺得是相當感人的,感染力是很大的,因尤三姐多年也是唯一的希望遭到無情的破滅,且被自己心愛的人冤枉又有苦難辨,真是天大的委屈而導致最后絕望走上死路。童師的要求表現(xiàn)是先據(jù)理力爭、悲憤、失望而自殺的。在唱到“流言誹語無憑證”時仍報一線希望,在唱到“證”一?半時逼向柳湘蓮,柳湘蓮一甩袖,尤三姐表情是先發(fā)楞,頓一下再極度失望的唱下半個“證”的尾音,這個音必須忽然轉弱,似乎是強忍著哭泣聲,到“姐姐呀…”才渲拽出來,舞臺上的表演應要比電影中強烈的多。在賈璉說:“還他寶劍”,配合著音樂,三姐把寶劍順勢往左手一推藏,木訥的看著賈璉再看看柳湘蓮,再看看手中的寶劍并用手撫摸著寶劍,心想我盼望多年的心愿一切成空了,再把寶劍緊緊抱到懷里,做悲哭狀嘴角抿緊些頭微上揚,搖著頭心想我不甘心,后再思想一轉,收住悲痛擦拭一下眼淚,一跎腳,往前走幾步唱快板“榮寧二府人多少…”。這些思想程序其實就在一個起頭音樂拉子、大鑼“望家鄉(xiāng)”中完成,時間很短的但十分感人,記得我當時排戲時都忍不住流淚,這里一定要掌握分寸交待明白。在尤三姐拔劍自吻后,柳湘蓮有一抱跪喊:“三姐我妻”,此時尤三姐要微睜雙眼做微笑狀而去,畫下句點。
江上青峰不見人
<尤三姐>這出戲的成功,除了童芷苓的天賦、努力,再加上當時天時、地利、人和的優(yōu)秀編、導、演群,因此重新塑造的尤三姐,是一個更鮮活、個性更明朗的人物,其表演要求的深度、細度、力度已超過了老的<紅樓二尤>的要求,甚至其人格的層次超過了<紅樓夢>書中的尤三姐。在近代京劇新、改編的劇目中也算得是難得的上乘佳作。童師曾感慨又激動的對我說過:“要是沒有<尤三姐>電影,我這輩子就完了!”雖然我不能完全了解童師的意思,但這確是我們?能領略童師盛年風采的最佳紀錄。許多優(yōu)秀的老藝術家雖風云一世,卻沒有吉光片羽傳世而留下千古遺恨。<尤三姐>中的表演精彩可書之處甚多,本想好好記錄,但當一動筆才知難處,一來本身學藝不精,二來筆拙無法真切表現(xiàn),三來許多支節(jié)只能會意無法言傳。此文只盼望對<尤三姐>、對人物表演、對童師藝術有興趣的前輩方家、朋友同好提供參考、共同研討。童芷苓老師留給我們的藝術寶庫,如果不好好珍視活學活用,已入寶山而空手回,那實在是太浪費、太可惜了。(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