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工廠】中華第一槍 漢陽造/老套筒/委員會1888式步槍 (三)漢陽造對中國的意義
原視頻發(fā)布于油管與隔壁某站(評論區(qū)說),大家可以去關(guān)注(強烈推薦)五七工廠,“五七”哥講解槍械的歷史與構(gòu)造講得非常好!??

往期傳送門:
中華第一槍 漢陽造/老套筒/委員會1888式步槍 (一)研發(fā)背景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787459?
中華第一槍 漢陽造/老套筒/委員會1888式步槍 (二)中國的引進與爭議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795302
好嘞我們話不多說開始吧??!

大家好,前一集我們聊了委員會步槍國產(chǎn)化變成漢陽造的大致經(jīng)過講錯了一個地方,進士第三名是探花,榜眼是第二名,所以張之洞是探花不是榜眼,不小心把名次給提前了一個。希望老人家在天之靈不要介意,在這里特別感謝指出這個錯誤的朋友。

今天這把真的是漢陽造,不是前兩集的拿來冒充漢陽造的委員會88土雞(土耳其)改。五七哥還在憋這一集的時候,槍店的M國朋友突然給他發(fā)短信,說有人來店里賣漢陽八八,這個槍品相很差,槍托也開裂了,問他有沒有興趣收。既然這把槍是冥冥中注定來找他的,五七哥就收下啦。心想還啥品相呢有就不錯啦。這是他拿回來的樣子。咱把它全拆了,做些文物保護工作,這個過程就做這期的背景視頻吧。(我沒用多少維修畫面的圖所以有興趣就去看原視頻吧?。?/p>
我們這一集,就探討一下委員會八八步槍國產(chǎn)化的意義。比較有意思,最早見識委員會吧,步槍厲害的還不是法國人,日本人。

我們前一集也說,前幾集也說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部分清軍卻是使用了原裝進口的,委員會把步槍和拿著這個村田單發(fā)黑火藥步槍的日軍,在朝鮮交火。

這下面是日文維基百科,德國無煙火藥連珠槍對日本黑火藥單發(fā)槍,其實沒有什么懸念,這個代差是非常的大,可惜那時候委員會88式?jīng)]有在清軍中普遍裝備,不然還有機會在朝鮮戰(zhàn)場上叫小日子怎么做人。當然歷史是沒有假設,這里只能意Y一下。


大受刺激的日本人,從此就徹底拋棄了村田步槍,以這個有坂成章牽頭開發(fā)了新一代無煙火藥的步槍,這就是日本的三零式步槍,在我們中國,叫金鉤步槍,日俄戰(zhàn)爭的時候正好趕上。


后來日本人又不爽三零式步槍,找來這個南部麟次郎,重新設計新款,這才有個三八大蓋兒。

所以說清朝一八九幾年用上了委員會88式和后來國產(chǎn)化的漢陽造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遙遙領(lǐng)先的。1892年,美國陸軍,在比較了德國毛瑟,瑞士的施密特-魯賓步槍,奧地利的曼利夏一大堆新型步槍以后,

最后選了個最不靠譜的(比較前衛(wèi))來自挪威的克拉格-約根森步槍。它比委員會88式步槍差好大一截了。這些新興工業(yè)國家的職業(yè)軍官應該是挺懂搶了吧,其實都是二五眼。

關(guān)于這款槍的爭議,除了技術(shù),技術(shù)層面,很大程度上是現(xiàn)在很多中國人糾結(jié)這款槍它不是毛瑟生產(chǎn)的,說這個洋務派,還是太迷信毛瑟,德國奸商欺騙我們,硬把委員會步槍說成毛瑟槍賣給我們。在這里,五七哥和我只想提醒大家一件事,在舊中國,槍的叫法其實都很隨意,


毛瑟槍那時候其實是個步槍的通稱,有時候還叫來福槍呢。所以很難講,是進口商故意騙你呢,還是人家只是入鄉(xiāng)隨俗地迎合你。五七哥個人覺得,其實哪個廠出的槍不重要,好使就行。
力坲槍廠就一定不如毛瑟嗎?只要價格公道就好啦。有人說引進這款槍,這款槍引進的時候就落伍了,這話倒是沒毛病。張之洞1891年拍板委員會88式的時候,毛瑟確實有更好用的這個毛瑟1889型步槍,和從1889型衍生的1890型和1891型。

1888年到1898年是栓動步槍發(fā)展的黃金十年,進展非???。其實在這段時間里,不管你引進什么槍型,都是投產(chǎn)前就過時的命運,那怎么辦呢?你可以選擇不停的跟進就像土耳其一樣,毛瑟出了什么新鮮玩意兒它都要買。從1871型,到1890型,1893型到1903型,每次都是幾十萬只,幾十萬只的,而且他不只限于步槍。

盒子搶(c96)的第一批軍方訂單,就是土耳其訂了1000只。土耳其是毛瑟最好的客戶,沒有之一。毛瑟兵工廠專門建了一個小樓兒,他就叫土耳其樓。

就是為了安排這個土耳其過來驗收的軍代表和來訪的軍政要人專門蓋的。保羅毛瑟自己光土耳其親自跑了四趟,還榮獲了20幾個土耳其的重大獎項和榮譽稱號,所以說土耳其和毛瑟是非常相親相愛的甲方和乙方。但是土耳其沒啥高追求,它只買槍,不引進生產(chǎn)線畢竟生產(chǎn)線多貴啊。

要是像他這樣不停地引進新槍的生產(chǎn)線的話,誰財政上都受不了。當然啦,你也可以選擇等。等到這個科技樹爬到頭了,再大規(guī)模的換裝新槍。這個呢是法國的路子。

在換裝了這個勒貝爾l步槍以后,法國就不怎么這個研發(fā),裝備新型步槍,在明知勒貝爾步槍和子彈同時落伍的情況下,還是堅持用,打完了一戰(zhàn)。

二戰(zhàn)早期也有些用,中間只推出了這個貝蒂埃只比勒貝爾強一點吧,用于補充。而不是大規(guī)模的替換勒貝爾步槍。

當然土耳其和法國是兩個極端啦,正常點兒的國家像德國和美國,無煙火藥的栓動步槍其實都換裝兩次的。中國也是同樣的計劃,1907年,清政府是準備引進基于這個毛瑟98式設計的新式步槍和生產(chǎn)線。

毛瑟特意應大清的要求設計出了6.8毫米口徑的子彈(縮了個口徑而已),這種槍呢,叫光緒三三十三年式。

可惜這個光緒步槍和光緒皇帝一樣短命。四年后,國內(nèi)還沒怎么開始國產(chǎn)化呢,就爆發(fā)了辛亥GM。在MG時代,這槍就改名為元年式步槍,采用Min國紀年,

因為6.8毫米子彈太非主流了,中國自己沒有生產(chǎn)能力,后來又改膛成了德國的七九口徑。就改名也叫就Min國四年式在MIn國四年開始改膛,一開始是廣東兵工廠做。

引進的工作做得不個漢陽式做的充分細致。產(chǎn)量高的時候一年也做不到1萬只,后來廣西和河南的鞏縣兵工廠也做了一些,生產(chǎn)標準不一樣。
產(chǎn)量更低所以遠遠不如漢陽造。動蕩年代資金有一搭沒一搭兒,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工作是做不好的所以中國就一把漢陽造一直用到上個世紀的50年代(當然還有中正和各地兵工廠生產(chǎn)的各式步槍和進口的各種步槍)。

我們上集也簡單講了毛瑟1889型的技術(shù)特點是比委員會88式好一些。毛瑟1889型的用戶是比利時。毛瑟兵工廠,自己沒有生產(chǎn),而是授權(quán)比利時的lFn公司生產(chǎn)。FN今天還很有名,他們就是靠這款毛瑟1889型步槍起家的。為什么這毛瑟有錢不掙呢?就是因為沒有產(chǎn)能,
因為大概在1886年左右吧,土耳其定了55萬支毛瑟1871型步槍(超級大單)。真是三年不開工,開工吃三年。這時毛瑟工廠還在趕工,所以沒產(chǎn)能給比利時做毛瑟1889型。后來土耳其看到毛瑟開始出無煙火藥槍了,他就讓毛瑟停止生產(chǎn)1871型(打黑火藥的)步槍,剩下沒有交付的,就改成新式步槍了。
新式步槍就是毛瑟1890型,專攻土耳其。這個比比利時的1889型稍有改進但是大致都差不多的。后來西班牙和一些拉美國家像阿根廷,也定了這幾十萬只的毛瑟1891型。91型比土耳其的1890型稍有改進,都是這個1889型的衍生型號。

這些西班牙的1891型步槍,基本上毛瑟也沒有做因為它還在幫土耳其做1890型的大單呢。所以這些毛瑟1891型是毛瑟的母公司力坲公司做的。

沒想到吧,盛名在外的毛瑟兵工廠竟然還有個母公司。關(guān)系就像現(xiàn)在的a站和快手,油管和谷歌。雖然毛瑟工廠享譽海內(nèi)外但很早就被外來資本(指其他企業(yè))給控制了因為威廉和保羅毛瑟兄弟二人是白手起家。
軍工業(yè)前期必須得重金投資廠房和機器。他倆沒錢所以就賣了很多股份給銀行自己成了小股東。后來銀行一轉(zhuǎn)手,再把股份賣給了力坲公司。這樣保羅毛瑟就成了自己創(chuàng)立企業(yè)的高級打工仔,想想就是一個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悲劇。所以毛瑟的頂尖設計力坲可以堂而皇之的過來分他一杯羹。其實力坲當時還控股了比利時FN。(這是真正的歐洲乃至世界第一大槍支生產(chǎn)托拉斯)

不要因為不經(jīng)常聽說這個力坲槍廠就埋汰張之洞不懂搶,人家懂得很勒。后來不怎么聽說力坲槍廠是因為它改名叫DWM(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了再到后來就沒了。

我們假設如果張之洞想引進的不是委員會88式而是毛瑟1889型系列會怎么樣呢?首先問題就是人家賣不賣你生產(chǎn)線。這些槍,當時才剛剛開始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的。(就是頭現(xiàn)金牛)好多個國家,下單一下子就是好幾十萬只的大單。在德國之外就是比利時有生產(chǎn),但是那還是力坲控制的FN。而且FN的槍,只能供比利時是不可以出口的。海外需求一直很旺盛,一直到1896年力坲改名叫DWM的時候,都還在給阿根廷生產(chǎn)1891型毛瑟步槍。所以你覺得中國要想買生產(chǎn)線的話,能談下來嗎?

爆款的毛瑟槍生產(chǎn)線,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相比之下,到了1891年,這個委員會吧88式步槍的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其實已經(jīng)進入尾聲了。力坲公司因為這款槍搞得一身騷,而且現(xiàn)在還要騰場地和人員給毛瑟1891型的生產(chǎn)。

所以他們應該有很強的出售欲望(出售委員會88的生產(chǎn)線)。中國派人一提這事兒,他就半推半就就賣了。還有另一點就是毛瑟1889型系列的槍一個都沒有被德軍采用。因為他們這些槍的彈藥口徑是毛瑟自己開發(fā)的7.6毫米口徑也不算很主流了。

現(xiàn)在看網(wǎng)上說這個張之洞引進了被德國淘汰的槍。五七哥和我覺得吧,雖然每個人的知識水平或多或少都有局限,但你阿拉伯數(shù)字總是要認的吧?。德軍的下一款制式步槍是毛瑟九八式,是1898年才定型的。在1891年時委員會88式步槍絕對是德軍的一線裝備。

其而且其實毛瑟98式在德國換裝的速度也比較慢,因此委員會88一直到1907年之前都是德國陸軍的一線主力步槍。(1907年才完成一線換裝)

作為一個不是特別懂槍的人吧,你覺得張之洞是跟著德國走靠譜呢,還是跟著一些二流三流等不入流的國家走靠譜?

今天的輕武器采購很多國家也是唯美國馬首是瞻,所以五七哥認為1891年引進委員會88式步槍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也是一個幸運的選擇。漢陽兵工廠建成的同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賠款兩點三億兩白銀,今天是接近500億人民幣。

引進漢陽造的時候,花個區(qū)區(qū)五十萬兩白銀,中央政府撥款都不到位,張之洞還要大力搜刮武漢當?shù)馗簧蹋愕眠@個商人們也是怨聲載道。甲午戰(zhàn)爭以后再引進新槍生產(chǎn)線的話,中央zheng fu應該是出不起什么錢了。到了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還得再賠一次。

光緒33年式步槍也只從毛瑟定了區(qū)區(qū)2萬只,最后交付了才幾千只,剩下的一萬多只由于中國ZF沒錢就一直在毛瑟的倉庫里蹲著,一直到一戰(zhàn)爆發(fā),改唐后被德軍征用。



清朝末年局勢動蕩,建設軍工業(yè)的窗口,其實也就是甲午戰(zhàn)爭前有限的那么幾年。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所以說漢陽造的引進投產(chǎn)是抓住了歷史的機遇。

要是少了這幾十萬瓦的漢陽造,十四年抗戰(zhàn),多少人真的是要拿著鳥槍上。而且借這款槍引進,建立的漢陽兵工廠,不僅生產(chǎn)漢陽造盒子槍,輕重機槍,火炮、各式彈藥都有所生產(chǎn)。而且它建立了配套的工業(yè)體系,是抗戰(zhàn)之前。中國最重要的也是技術(shù)水平最高的軍事工業(yè)基地。

一開始引進的這個槍彈,還是用進口的無煙火藥和鋼才,后來無煙火藥完成了國產(chǎn)化。當然,期間發(fā)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首席化學家徐建寅和其他的16位員工就因為事故當場身亡了,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徐建寅的父親,是中國早期的化學家徐壽(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我們今天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中文名,像鈣,鉀,鈉呀。這些都是徐壽給起的名兒。

比建兵工廠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人才隊伍。從這個漢陽兵工廠走出的軍工專家,又去中國其他地方建設了新的兵工廠,比如說河南的鞏縣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在Min國時代的第一任總辦就是廠長劉慶恩,還在1916年開發(fā)出一款半自動步槍(被稱為劉將軍式步槍)。

當時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是非常前沿的??上④娙ナ赖谋容^早,他的半自動步槍就沒能繼續(xù)完善下去,也是歷史上的一個遺憾。到了1935年,鞏縣生產(chǎn)中正式步槍的時候,GM政F其實沒有像當年引進漢陽造一樣,引進德國全套生產(chǎn)線,并雇傭德國的技術(shù)人員。只是從毛瑟要來了圖紙和生產(chǎn)樣板。中國的技術(shù)人員就可以逆向仿制了。

不夸張的講,漢陽造是中國軍工的種子。在它被引進后的這幾十年間,雖然時局還是動蕩不安,但中國軍工業(yè)還是有了長足的進步。

所以說,張之洞引進委員會88式步槍啊,不僅不像現(xiàn)在網(wǎng)上說的是一個看走眼的悲劇,正好相反,五七哥覺得這是國家和民族的大幸,真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以上僅是五七哥的個人的觀點,您覺得有沒有道理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qū)討論。

我們下期本來是漢陽造的最后一期但是由于主要是拆解和講解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在專欄太難搞了所以就請有興趣的朋友去看原視頻吧!關(guān)于這把在抗戰(zhàn)老照片中最常出現(xiàn),在影視劇中少有鏡頭的“中華第一槍”的前世今生就是這樣子的啦,講得可能沒有那么詳細,想深入研究的可以去看看牛戈文草。好嘞這個系列完結(jié)了!我們下期毛瑟1891再見!
漢陽造老照片:



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