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扔掉是為啥

有太多的舊東西,我總是舍不得扔掉。妻怪我,這是有??;女兒笑我,這是背時;朋友說我,‘這叫做人想不透’……說起來,還是我老母親的話實在:“舊東西總會有派用的辰光?!?/p>
她話是這般說的,做也是同樣。比如,粽子剝出了,她會洗凈裹棕子的棉線;東西買回來了,她會收藏起各類包裝物;液體日用品用光了,她會攏集各種空罐瓶……總之,在我母親眼里,新舊東西的使用價值都是一個樣。裹棕子的舊線,可以扎新粽子;陳舊的包裝物,能夠裝新物品;那空罐瓶的用途更是多到數(shù)不清了……
于是,年復一年,我父母家變成了雜物攤。不!按我弟妹的說法,更像廢品倉庫。不過,他們也太夸張了些,還是我老父的比喻稍稍事實些:“像舊品展覽。”我母親聽不出這些話里的調侃味,所以,每當家人提及,她都會樂意地把它當作補藥來享用。
確實,在我父母家里,隨處都能看到從前的舊東西,那口停擺的老式自鳴鐘,是我外婆家留傳下來的;那對銹跡斑斑的鐵皮水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用具,還有那臺琴身破裂的手風琴,那張漆面剝落的梳妝臺,那把早已轉不動的華生電扇……盡管這些舊時物品早已不能使用了,但我母親依然舍不得扔。弟妹勸她扔,她說:“不!”;我父親讓她扔,她也說:“不!”,并且還為此向老頭子發(fā)了脾氣。
我從沒勸她扔過家里的陳舊物品,因此,她就時??湮遥骸斑€是你最像我了?!钡仪宄?;雖說我也舍不得隨意扔掉過時的舊物品,但我這種留戀舊物的心情,多少還是有別于她的。我覺得;像我父母這一輩老人,他們舍不得扔掉舊東西,就像省吃儉用的習慣一樣,都是前輩人世代遺留下來的傳統(tǒng)生活理念。對他們來講,不浪費錢物,勤儉節(jié)約,是必須秉承的生活準則。所以“舊東西總會有派用的辰光”實際上也是“節(jié)儉發(fā)家,浪費敗家”這種觀點的另一種體現(xiàn)。
而我的不舍舊時物品,并不僅僅是為了舊物的使用價值,或是為了節(jié)省些許的錢財,更多的,是我留戀與舊時物品關聯(lián)的那段歲月、那些故事,以及那份割舍不掉的情感。我能說那些曾伴隨自己度過許多歲月的舊物沒有靈性嗎?不曉得他人感想如何,但在我心目中,那些舊時物品,就像我舊時朋友那樣地可近可親。(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有一只使用了二十多年的商務拉桿箱,那是我從事外貿初期添置的必需品。深藍色的牛津布箱體,牌子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流行的皇冠牌。當年我相中它的時候,由于標價太高,我曾在那家箱包店旁來回徘徊多時。至今我還記得,當時裝模作樣跟店家砍價的情景,盡管我并不知道它的底價是多少…… 后來,這嶄新的深藍拉桿箱隨我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后來,它又陪著我聽了一通我妻的埋怨責備,說它的“貨品不值賣價”,唉,那天它應該替我承擔了不少委屈。
但它不介意那些貶損話,自此以后,這深藍拉桿箱就成了我忠實的伙伴。二十多年來,天南海北,它隨我跋涉了無數(shù)地方;風風雨雨,它也見證了我這些年來的喜怒哀樂…… 如今,就像變老的我一樣,它也陳舊過時了。我增添了白發(fā),它褪落了色澤;我衰退了健康,它也磨損了箱體……因此,常有人建議我換掉這個‘老伙伴’,但我怎能拋棄它呢?那次,我隨朋友閑逛廣州桂花崗箱包城,面對滿目的新款拉桿箱,朋友建議我買一個時尚大氣的。然而,選來挑去,最終還是沒買,雖說有只瑞士軍刀牌的商務拉桿箱,無論是造型,還是價格,都很符合我的要求。哪為何不買呢?是的,我不舍扔掉‘老伙伴’!
我并不認為這是自己‘有病’或是‘背時’和‘小氣’;我也愿相信,除了我老母親,必定還會有人能理解我這種‘不舍舊物’的心情。我曾讀過松浦彌太郎的《戀物物語》,從這位日本作家的文章中,我能感受到跟我相似的那種戀舊心態(tài)。比如,一把瓦格納的Y舊椅,會讓他想起當年跟他妻子的美好約定;一只陳舊的“七十年代和平微笑”的笑臉餅干罐,會令他憶起在美國跟海關官員的一段愉快對話;一件過時的Hofer提洛爾外套,不禁使他想起了那個寒冬雨夜的情景……
由此,我也聯(lián)想到我父母家里的那些舊時物品。雖然我從沒問過我母親,她為何舍不得扔掉那些停擺的老式自鳴鐘、生銹的鐵皮水桶、破損的手風琴、陳舊的梳妝臺,以及那把變形的華生電風扇?或許,我可以這樣猜想;在這些不起眼的陳舊或破損的往昔物品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回憶珍藏在老人的心頭,就像我那個忠實的‘老伙伴’,以及松浦彌太郎珍惜的那些舊時物品那樣......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舍不得扔掉舊物,就是因為舍不得割斷與這些舊時物品相連在一起的那份真誠美好的感情。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ibi/vssh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