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論語》·連載172
張說《論語》·連載172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釋——桓魋(tuí):宋國的司馬,主管軍事。本名向魋,因為是宋桓公的后代,又叫桓魋??鬃又苡瘟袊?jīng)過宋國,和弟子在大樹下演習(xí)儀禮,桓魋來砍倒大樹,并想殺孔子。弟子們催他快些走,孔子說了這番話。)
(白話)孔子說:“老天讓我找到了順應(yīng)天道的行為方式(仁道),桓魋能把我的仁德怎樣呢?”
(張說)過去對著刷總是不理解,覺得孔子好像太自大了,而且也是在說大話?;隔s不會殺你嗎?你覺得桓魋拿你沒辦法,為什么要逃呀?孔子是不是有點像阿Q,一邊抱頭鼠竄,一邊罵追打的人“兒子敢打老子”?
現(xiàn)在看來,這是一種拘泥于字面意義的誤讀。(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天生德于予”,是孔子的一個自我判斷。過去解釋為:我天生就是有德行的人。這是錯誤的。正確的解讀是:德——要解讀為“符合規(guī)律的行為方式”,不要僅局限于“品德優(yōu)良”。不是任何人能找到這種行為方式的,而能找到這個方式的人,必定是上天眷顧的人?!疤焐掠谟琛保侵干咸爝x擇我來找到這個行為方法(仁德),所以我代表著自然意志?!盎隔s其如予何?”——你桓魋逆潮流而動,縱然殺了我,但想消滅我發(fā)現(xiàn)的仁道,也是做不到的!
這么一解讀,意思豁然開朗,不禁令我想起一首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后來人”?!疤焐掠谟琛?“只要主義真”;“桓魋其如予何”=“砍頭不要緊……自有后來人”。相隔2千5百年的兩個人,信仰給予的堅定自信與沖天浩氣,何其相似乃爾!其表述方式也是一脈相承,實令人嘆為觀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efolxx85b.com/suibi/vntqskqf.html